書名:有錢人教我的致富心態:學有錢人這樣想錢、生錢、存錢、花錢,他從月光族變身資產3億富翁!
作者:立川健悟
譯者:林信帆
出版商: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4年11月

用錢方式
1、富人只會在「物超所值」時掏錢
富人只要商品物超所值就會掏錢,不在乎價格高低;但如果「不划算」,他們一毛錢都不會付,這就是富人。
2、不停思考是否「物超所值」是成為富人的分歧點
不隨便亂買東西,就算是便宜的商品,也會以多元且長期觀點思考利害得失,且只買對自己有價值的商品。能這樣做的人,才能有效使用金錢。
3、不讓自己陷入「被迫購買」的窘境
促銷活動的定價雖然便宜,但有可能因為被推銷而亂買東西。
富人認為打從一開始就不要靠近這種危險情境比較安全。
4、錢要花在無法直接購買的事物上
時間或知識都是沒有標價,無法直接用金錢購買的東西,人生要活得更安全和有優勢,這類「無標價之物」相當重要。
金錢要花在這些東西上,不要覺得可惜。
5、錢買不到「健康」但買得到「不健康」!?
健康是花錢也買不到的寶貴之物。富人有時會刻意選擇些許不便,避免習慣以性價比優先的思考方式套用在這類無價的珍貴事物上。
6、為維持人脈,購買、餽贈吃完就沒有的伴手禮
有些富人會購買旅遊景點限定的知名點心或餅乾當成伴手禮,投資在建立人脈上。因為金額不大,所以一般人也容易模仿。
7、注重高價品的維護費或轉售價值,購買非為了炫耀或眼前價格
8、以「這個好」而非「湊合著用」來減少支出
因為便宜而「湊合著用(妥協)」就買下,到頭來只會讓支出增加。
把「這個好(價值)」當成挑選基準,喜愛程度和滿足感都會提升,進而避免浪費。
9、首先購買「每天長時間使用的物品」,提高生活滿意度。
排列出一天待最久的場所和用最久的物品,然後依序花錢。
這樣不僅生活滿意度會提升,還能度過舒適的每一天。
富人思維
1、富人能理性判斷和行動,不受行為經濟學左右
「損失之痛」是「獲利之喜」感受的兩倍。
在不確定的狀況下進行決策時,會產生認知偏誤。
富人把金錢當成普通的「數字」,而相對於此一般人則認為金錢是珍貴的「物質」
富人大多能跳脫行為經濟學的理論,做出理性的判斷或行動。
把金錢當成「數字」,會比較容易控制情感上的偏誤。
2、富人不會被「大家都有」的流行牽著鼻子走
發送廣告或激起排隊人潮是意圖引發「從眾效應」的銷售策略。
控制自己的情緒,徹底執行「自發性購物吧」(承解讀:目的性購物)
3、店家打「期間限定」旗幟來吸引人時,不隨之起舞。
「錯過可惜」的想法很危險
花錢前先再度思考自己是「現在」或是「絕對」需要那樣東西嗎?
這麼做就能大富減少被廣告擺布而浪費金錢的行為。
4、錢花了就別想著「把本賺回來」
避免落入「沉沒成本效應」
對富人來說,時間比金錢更重要,他們把花錢當成達成目的的對價,只會花在自己認同的事物上,不會想著花自己的時間賺回本。
思考今後計畫支付的金錢,而非已經支付過的。
投資未來而非過去,才能得到更多好處。
5、以商品價值看清楚降價品,別看一般售價
避免落入「錨定效應」
使用金錢時,不要被最初的資訊所迷惑。
看清楚商品的適當價格,思考這筆金額是否能另外做什麼,就比較容易做出理性的判斷。
6、用相同的感覺掌握「成功率90%」和「失敗率10%」
避免落入「框架效應」
解讀廣告的「反面」,就能看清商品或服務的真正價值。為了守住金錢,必須具備解讀銷售者意圖或手法的技巧。
7、注重「折扣金額」,不被折扣率迷惑
當金額愈大,有時會縮小人對得失的印象,避免落入「敏感度遞減」
要用「金額」,而非「百分比」來思考金錢。
特別是購買金額較大的商品時,要注意別讓自己的金錢感受鈍化了。
8、支出不隨收入上升而增加
在提升生活水準前,先思考如何維持提升後的滿意度與花費之間的平衡。提升生活準不見得能使你感到幸福。
人生規畫
1、想自由使用金錢的第一步是粗略掌握生涯的收入與支出
「沒有人生規畫,無法正視金錢的人一輩子都會為錢所苦,而且因為無法有效使用金錢,所以會更加為錢所困」
制訂人生規畫,明白未來的收支狀況,就能理性「用錢與儲蓄」
2、制訂人生規畫的重點
收入:盤點、試算一生能賺多少錢。
「少估」收入金額,讓未來更安心。
提早知道「你這輩子錢包裡有多少錢」吧!
3、制訂人生規畫的重點
支出:試算實現夢想或願望所需的金額
支出多估一成,同時盤點不定期支出。你必須檢查一生的人生事件有多少支出!
4、善用「儲蓄黃金期」,增加可用資產
黃金期
(1)、單身期間(自己能掌控所有金錢)
(2)、婚後尚無子女的期間(收入增加,但支出不變)
(3)、子女獨立後,到退休為止前的期間(收入穩定,且支出減少)
先重新審視和消減每月的固定支出,然後找出適合你的儲蓄黃金期吧。
5、有錢是好事,不把錢當成「髒東西」
擺脫對金錢的負面感受是成為富人的必要條件!
金錢活用法
1、為了將金錢價值發揮至極限,讓花錢具有多種意義
投資、消費或浪費,只選擇「投資」。
使用金錢時,不僅考慮商品本身的「價值」,從中增添各種衛生價值也非常重要。
2、【投資】花錢投資,資產和自我都成長
愈早開始長期投資,風愈小
這個時代只把錢存在銀行是不會增值的。
投資新手現在立刻買「基金」並長期持有吧。
3、【知識】花錢買知識,提升自我與美感
學習並活用最新技術是一大前提。在些基礎上,是高「美感」會成為超越知識的判斷標準。
4、【人脈】花錢在人脈上,累積名為信賴的財產
人脈的建立重「質」不重「量」。
如果能遇到你想聲援且對方也願意以聲援回應你的人,將成為你一生的財富。
5、【時間】花錢買時間,比別人多活幾倍人生
富人具強烈的「買時間」觀念。
增加時間的三個訣竅:放棄、自動化、委任。
把買來的時間投注在學習或培養愛好上。
富人透過「放棄」「自動化」「委任」,增加自由時間,並且善用這些時間來學習、發展興趣與建立人脈,進而吸引更多財富。
6、【健康】把錢花在健康上,打造能提升金錢價值的身體
富人:沒有一個會「暴飲暴食」(承觀念:吃到飽爽一時,但可能會傷一陣子)
寢具:提升睡眠品質,挑選適合自己的。
釋放壓力:不必過度壓抑喜好、適當花錢,最會促進你的健康。
(承觀念:還有「情緒管理」也很重要)
只有健康才能提升金錢的價值。因此,富人對健康的投資毫不吝嗇。試著思考該投資什麼才能讓自己的健康維持在良好的狀態吧。
7、【 風險對策】花錢買風對策,守護資產
不僅要增加資產,「保護資產」的觀感也很重要。
在決定採取什麼投資風對策前,先盤點有哪些選項吧。
8、【孩子】投資在孩子上,將家族的力量最大化
投資孩子的最佳時期是「幼兒期」。讓孩子同時挑戰學習多種才藝,觀察他們的才能和興趣吧。
購買經驗
1、 對經驗的投資效益會在晚年最大化
花錢買經驗,獲得名為「回憶」的豐厚回報,這種投資效益會在晚年最大化。
2、各世代對經驗的投資不同,應該在何時挑戰什麼?
20歲:花錢累積有助未來成功的「失敗經驗」或「知識」
30歲:花錢累積「人脈」、拓寬視野,同時開始「投資」,替未來準備
40歲:將錢用於「自己」和「家人」的成長、回憶及「風險對策」上
50歲:將金用於「健康」和「時間」,確保手頭寬裕並為老後準備
越早開始投資在經驗上,就愈能實現「低風險高報酬」。
按照人生規畫行動,不要猶豫,立刻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吧。
3、存錢鎮能累積幸福
在人生下半場持續增加資產,並不能帶來幸福。
制訂人生規畫時,也要設定資產的高峰「時期」,在那之後將有形資產轉化為無形資產吧。
4、製作死前必做的願望清單
將與人見面都當成「最後一次」並好好珍惜
把想做的事視覺化
留意到人生有終點,把事物當成「最後一次的體驗」,這麼做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變成珍貴的時間並帶來幸福感。製作遣願清單,累積大量經驗吧。
5、「活在當下」會讓用錢方式變得更理性
任何人都能做到合理使用金錢。
把今天當成人生最後一天,珍惜當下吧。
以上是我對這本書的讀書筆記,分享給大家,如果對於內容覺得有想更深入的了解,建議可以去買這本書來看,相信自己看過後,一定又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也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你看完書或是重點整理的感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