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的天色有些灰,細雨如絲。大阪城的天守閣在遠方靜靜矗立,宛如歷史的守望者,凝視著這座現代城市的喧囂與變遷。

我撐著傘,沿著護城河緩緩前行,雨點落在傘面上,發出輕柔的節奏,像是時間在訴說古老的故事。


我想起幾年前曾在這裡速寫過那座天守閣——那時陽光明媚,遊人如織,而今天的畫面卻添了一層淡淡的憂鬱與詩意。

那時邊上有小賣店,現在不在了。

大阪城的外牆厚重而雄偉,石塊之間的縫隙仍能看出歲月的痕跡。這座由豐臣秀吉所建的城池,曾是權力的象徵,也曾見證無數戰火與興衰。

如今,它安靜地成為城市的地標,承載著歷史,也融入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遊客們撐著傘在雨中拍照,有人站在天守閣下仰望,有人只是沿著護城河散步,彷彿在尋找某種與過去的連結。

我已登過城,這次自然沒有登城。或許是雨的緣故,也或許是心境的變化。旅行久了,越來越懂得,有些地方不一定要走到最高點,反而在距離之中,能感受更深的意境。遠遠望著天守閣,反而更能想像那昔日的風光與榮耀。

雨漸大,樹葉被打得沙沙作響。地面上的積水映出一層薄霧般的光,城牆、護城河、遊人與傘影都交織成一幅流動的畫。

有人說,下雨天的大阪城最有味道,少了陽光的明媚,卻多了份沉靜與詩意。那種感覺,就像在閱讀一本泛黃的舊書,每一頁都藏著歷史的氣息。

我收起相機,只留下一兩張雨中的剪影。對我來說,這座城不只是觀光景點,而是一種時間的印記。每一次再訪,都是與過去的自己對話——曾經的速寫、那年的陽光、如今的雨聲,都在心裡靜靜重疊。

離開時,雨勢仍未停。回望大阪城,層層石牆之上,雨霧繚繞,宛如夢境。有人說:「登城是為了俯瞰風景,而不登城,是為了讓風景進入心裡。」這一刻,我終於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