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學生時期都被家長禁止戀愛,等到快要30歲了又會被家長催婚。更矛盾的是,他們口頭上說希望小孩趕快結婚,甚至還願意花大錢到婚友社找對象,但只要你真的開始戀愛,他們反而會使出各種招式阻止。

他們不是怕你孤單,是怕你被別人帶走
我曾經遇過一位客戶的媽媽,從小對女兒的交友超嚴格。放學直接回家、不能和朋友出門也不准和男生講話,有次媽媽看到她在學校和男老師講話,媽媽氣到差點中風。
等女兒快三十歲,依然是母胎單身。追她的男生,不是被嫌太矮、太窮、學歷太低,就是被罵跑。 但矛盾的是,媽媽又著急起來,逼她去婚友社:「一定要175公分以上、台灣醫學系的醫師(不能是波波)、兩家父母要合得來。」好不容易出現符合條件的醫師,媽媽卻又嫌「那個太媽寶、這個像渣男」,完全不准女兒出門。最後女兒為了穩定媽媽情緒,乾脆不戀愛,最後還被媽媽逼問是不是同志。
家管嚴的男生幾乎註定單身
很多人以為家管嚴的問題容易發生在女生身上,但其實家管嚴的男生更難談戀愛,因為同樣是媽寶,媽寶男會被罵得比媽寶女更慘,也更難找到願意忍受的對象。有位40多歲的男性,名下資產豐厚,脾氣也不錯。但他有個控制欲超強的媽媽,覺得全世界的女生都配不上她的寶貝兒子。
他歷任女友都是高社經地位的菁英,包含醫師、精算師等,沒有一個能通過那位母親的考核。她甚至自己花大錢加入婚友社,但紅娘介紹的女生全被她打槍,直接說「這種女的給我兒子當傭人都不夠格。」
真正該脫離的,是父母的執念
很多人以為自己單身,是因為條件不夠、運氣不好。但其實,有時候困住我們的,是父母的投射和恐懼。他們怕孩子受傷、怕孩子離開,於是用關心包裝控制。所以,家管嚴的人若想脫單,就得先脫離父母的執念,學會和父母「分開長大」。
家管嚴的人如何脫單
家管嚴的人想脫單,最關鍵的是:要練習為自己做決定。可以從幾個方向開始——
- 學會說「不用擔心我」。
不是頂嘴,而是溫柔但堅定地劃界。讓父母知道,你能自己處理情感與生活。 - 把愛情的主導權拿回自己手上。
不用急著煩惱「爸媽覺得這樣好不好」,先問自己:「我喜不喜歡?」 - 減少匯報式溝通。
如果每次和異性約會都要報備、解釋,父母就會越介入。學會保留生活的空間。
只要開始練習獨立,不管步伐多慢,你都會發現世界開始鬆動。因為只有當你能替自己做決定,愛情才有真正的發展空間。
💘 無論你是不是家管嚴的苦主,都請自己把握自己的幸福。
測測你的【脫單指數】👉 立即測驗你的脫單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