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正在改變創作、監管與資訊流動的核心結構。 Google 將影像生成模型 Nano Banana 整合進搜尋與NotebookLM,讓創意編輯更自然流暢; OpenAI 則成立 AI福祉委員會,關注AI互動帶來的心理健康風險; 而全球開發者正辯論AI是否正在「封閉網路」, 當Perplexity與ChatGPT成為主要資訊入口, 我們正走進一個「AI既是畫筆,也是守門人」的新時代。
影音版
🔹 Google整合Nano Banana AI技能

🔍 知識補充
.Nano Banana專注於「即時影像生成」與「輕量化風格轉換」,主打行動端流暢體驗。 .整合至Search象徵Google正式將AI創作納入搜尋生態。
.NotebookLM的Video Overviews可將文件內容轉為短影片,用於教育與簡報。
.Google正在推行「多模態搜尋」策略:文字、語音、影像同時查找與生成。
💬 生活化說法 以後搜尋「如何做簡報」,AI不只給你答案,還直接幫你產一支影片。
🏭 產業鏈角度 AI影像生成正滲入雲端應用與內容生產鏈, Google此舉可能改變Canva、Runway等工具的市場位置。
💰 投資角度 AI多模態生成技術成為新戰場, 可關注Google、Adobe與生成式影像新創(如Recraft、Pika Labs)間的整合競局。
🔹 OpenAI設立AI福祉專家委員會

聚焦青少年互動安全 OpenAI 成立 「AI福祉與人機互動委員會」, 由心理學、精神病學與人因工程領域專家組成, 目標在於促進健康、安全的AI互動環境。 此舉源於近期部分使用者與AI互動後產生心理依賴或情緒風險的事件。 OpenAI表示,青少年版ChatGPT將加強內容篩選, 針對色情、自殘等敏感話題採「限制回應」與「主動通報」機制; 而預定12月推出的成人版ChatGPT則將開放更自由的內容取向。
🔍 知識補充
.AI互動帶來「情緒投射效應」,用戶易將AI視為情感對象。
.AI福祉(AI Well-being)研究正成為人機倫理新領域。
.青少年版ChatGPT採用強化篩選與行為監控技術,符合法規要求。
.成人版ChatGPT將採年齡驗證與分級機制,類似串流平台制度。
💬 生活化說法 OpenAI開始做心理健康版的ChatGPT,讓AI更懂界線、也更有人味。
🏭 產業鏈角度 AI福祉議題將推動心理健康科技、AI輔導系統與倫理審查機制產業化。 💰 投資角度 AI心理健康工具市場快速擴大, 投資焦點可留意情感AI新創(如Wysa、Replika Health)及AI倫理治理解決方案。
🔹 AI時代網路第三次變局

從Comet到ChatGPT Apps AI正重塑資訊傳播的規則。 隨著 Perplexity推出Comet瀏覽器、OpenAI開放ChatGPT Apps, AI平台正取代傳統搜尋引擎與網站,成為資訊流入口。 Reddit與開源社群掀起辯論: AI是否正在「封閉開放網路」? 批評者指出,AI過濾後的內容雖便捷, 但可能削弱使用者的選擇權與資訊多樣性; 支持者則認為AI是促進普及、打破壟斷的力量。 這場拉鋸,正在重新定義「誰擁有知識」。
🔍 知識補充
.網路三次變局:第一次為搜尋時代(Google),第二次為社交媒體時代(Facebook),第三次是AI平台時代(ChatGPT)。
.AI中介化(Mediated AI)使資訊由模型過濾後呈現,提升效率但犧牲多樣性。
.Perplexity Comet主打「即時多來源整合」,被視為新型AI瀏覽器。
.AI內容治理將成為全球監管焦點。
💬 生活化說法 未來上網不是打開瀏覽器,而是問AI「幫我查」,AI直接給你答案。
🏭 產業鏈角度 AI搜尋、瀏覽器與內容平台融合, 將重塑廣告分潤、生態合作與開源內容價值鏈。
💰 投資角度 AI搜尋平台與資訊聚合工具將成長迅速, Perplexity、You.com與DuckDuckGo等新創值得關注。
💡 我們的觀察
AI正同時改變「創作、互動與連結」。 Google讓AI成為創意引擎, OpenAI讓AI更懂倫理與心理, 而AI瀏覽器則正在重塑知識自由的邊界。 這三股力量交錯出AI文明的三個核心: 創造力 × 界線 × 自由。 科技讓人類更強,但唯有智慧, 能讓人類與AI共存於更健康、更開放的未來。
歡迎訂閱我們,掌握最新AI資訊^^也歡迎與我們進行更多合作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