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正跨越想像的邊界——從醫療到地球科學,從實驗室走進社會。 史丹佛大學運用AI設計能對抗「超級細菌」的專屬病毒,開啟個人化醫療新時代; 加州研究團隊讓AI偵測微型地震,準確度超越人類; 而微軟最新全球報告則揭示AI普及的版圖:台灣位列第22,展現強勁成長潛能。 AI不只是科技工具,而是全球智識的擴張。
影音版
🔹 AI設計「專屬病毒」擊潰超級細菌 史丹佛開啟醫療新時代

🔍 知識補充
.噬菌體(bacteriophage)是一種專門感染細菌的天然病毒,具選擇性殺菌特性。
.AI模型能在分子層級預測噬菌體與細菌的結合位點,提高精準度。
.個人化噬菌體療法(Phage Therapy)被視為抗生素後時代的新武器。
.此技術可望重建抗藥性疾病的臨床策略,並降低醫療成本。
💬 生活化說法 AI現在不只會寫文章,還能設計「病毒」去打壞菌。
🏭 產業鏈角度 AI藥物生成市場正興起,從分子設計、臨床模擬到藥理驗證皆可自動化。 生技公司、雲端運算商與醫療數據供應商正形成新生態鏈。
💰 投資角度 AI藥物研發(如Insilico、DeepMind AlphaFold)被視為醫療創投新風口, AI製藥ETF與生技基金可望受益。
🔹 全球AI採用現況:台灣排名22

微軟公布最新《AI擴散報告》,分析全球 148 國的 AI 採用狀況。 結果顯示,全球約有 15% 的勞動力 已使用 AI 工具, 阿聯酋與新加坡 以 59% 的採用率領先全球, 台灣以 26.4% 排名第 22,高於全球平均。 報告指出,AI普及度與國家數位基礎建設高度相關, 經濟體的「網路滲透率」與「教育AI素養」成為關鍵推力。
🔍 知識補充
.AI採用涵蓋辦公自動化、客服系統、決策支援與行銷生成等應用。
.AI普及與GDP成正比,顯示經濟結構與教育普及密切相關。
.東南亞國家因政府AI策略與數位化基礎建設迅速成長。
.全球已有8億人使用ChatGPT,成長速度超越當年網際網路。
💬 生活化說法 AI不再只是科技圈的話題,而是每天都在你我工作裡運作的工具。
🏭 產業鏈角度 AI普及帶動雲端、教育、API與自動化平台市場成長。 台灣在半導體、資安與生成AI應用三領域具戰略優勢。
💰 投資角度 AI普及率成為國家競爭力指標,投資焦點可關注台灣雲端運算與AI應用服務商, 如Appier、KKCompany、緯創AI事業群等。
🔹 AI偵測微型地震超越人類 地震研究精準度大躍進

加州地震研究團隊宣布,AI系統能在大量雜訊中偵測出人類無法察覺的微震。 這項技術可在普通電腦上運行,並即時識別數據異常, 讓地震分析從人工標記邁入全自動化時代。 雖然AI仍無法預測地震發生時間, 但已能在地殼變動前提供更密集的監測資訊, 被視為地震學研究的關鍵突破。
🔍 知識補充
.AI可分析連續地震波形資料,比傳統人工標記快百倍。
.機器學習能從微震信號中找出地層結構異常。
.地震AI技術正推動「智慧監測網」,實現即時地球觀測。
.此類模型也被應用於火山活動與海嘯預警系統。
💬 生活化說法 AI能聽出人耳聽不到的「地球心跳聲」。 XD
🏭 產業鏈角度 AI地震監測促進感測器、雲端分析與地理資料平台整合, 形成新一代地球數據產業鏈。
💰 投資角度 地球觀測與環境AI成為新興投資主題, 相關企業如Planet Labs、Descartes Labs與地理AI新創值得關注。
💡 我們的觀察
AI的進展正同時改變三個維度: 在醫療,它開始「創造生命守護者」; 在社會,它加速「智慧勞動的普及」; 在科學,它讓我們「聽見地球的低語」。 AI不再只是輔助,而是成為人類認知與行動的延伸。 這場革命的本質,不在於取代,而在於啟發。 當AI能設計藥、偵測震、改寫世界, 我們也必須思考—— 人類的智慧,將如何與它共生。
歡迎訂閱我們,掌握最新AI資訊^^也歡迎與我們進行更多合作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