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陽風「手撕」彗星尾巴!天文攝影師捕捉到宇宙級「爆燃畫面」,11月這顆彗星要「亮瞎」夜空?
最近天文圈炸鍋了!著名天文攝影師布倫南·吉爾摩(Brennan Gilmore)用望遠鏡拍下一幕讓人窒息的畫面:太陽風像兇猛的宇宙剃刀,硬生生從彗星C/2025 A6(Lemmon)的尾巴上「撕下一塊」——綠色彗核周圍的彗髮飄逸,長長的尾巴被吹得彎曲扭曲,看起來像彗星突然「斷尾逃生」!
這顆來自宇宙深處的「冰雪遊俠」,即將在今秋邁向地球,甚至可能成為近年來少有的「裸眼可見彗星」——天文愛好者們,準備好數星星了嗎?
🚀【事件核心:太陽風「暴力撕尾」,彗星Lemmon的「宇宙瘋狂時刻」】
10月4日,吉爾摩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Cismont天文臺,用Takashashi Epsilon 130D牛頓望遠鏡連拍60分鐘延時影像,結果驚見驚悚一幕:彗星Lemmon的尾巴突然「開裂」,一大塊尾巴物質被太陽風「剝離」,彷彿彗星在太陽風中「忍痛斷尾」!
這次「斷尾事件」並非偶然——科學家解釋:
彗星尾巴其實是「太陽風的作品」:彗星靠近太陽時,表面冰層受熱蒸發,釋出塵埃和氣體(稱為「彗髮」),太陽風會以每秒400公里的速度「推」這些物質,形成永遠背對太陽的尾巴。這次太陽風異常強勁,才會把尾巴「撕開一道口」,創造出這絕世畫面!
👀【彗星Lemmon檔案:1350年一遇的「夜空遊客」,11月要來地球「打卡」!】
彗星Lemmon自今年初被發現以來,就備受矚目——它的軌道週期長達1350年,相當於人類文明從古埃及時期走到現在,這次來到內太陽系,可謂「千載難逢」!
▶️ 關鍵時間線:絕對不能錯過!
- 10月21日:接近地球:彗星將飛掠地球,與我們的距離僅約1.03億公里(比月亮到地球的距離遠270倍);
- 11月8日:達到「近日點」:彗星飛到太陽最近點(約1.18億公里),此時太陽的熱能會讓彗髮和尾巴「膨脹到最大」,亮度也會達到巔峰;
- 視星等+5.1:裸眼可見!:根據斯洛維尼亞Crni Vrh天文台的數據,彗星亮度已達+5.1——在理想的黑暗夜空(遠離城市燈光),用肉眼就能輕鬆看到一團「模糊的綠光」,即使視力一般也不會錯過!
🔭【怎麼看?天文愛好者的「彗星觀測完全指南」】
想親眼目睹這場「宇宙奇觀」?幾個關鍵技巧讓你輕鬆捕獲彗星蹤跡:
1. 最佳觀測時間:日出前1小時
彗星Lemmon位於「小獅座」方向,日出前1小時(約清晨5點至6點),它會從東北方天空升起,此時天氣較冷但視野清晰,是拍照攝影的黃金時段。
2. 設備選擇:從裸眼到專業望遠鏡都適用
- 裸眼觀測:找一個光害少的地方(如鄉下、山上),朝東北方看,會看到一團「發綠的模糊光斑」——就是它!
- 新手級設備:雙筒望遠鏡(7x50或10x50)能放大彗髮細節,看到尾巴的輕微彎曲;
- 專業級:用天文望遠鏡(如吉爾摩的Takashashi Epsilon 130D)搭配CCD相機,能拍攝到彗髮中的氣體釋放和尾巴的流動動態。
3. 避開光害:遠離城市是關鍵!
城市的燈光會「蓋過」彗星的微弱光輝,建議開車到郊外或山上,最好選擇「無人區」——當你看到星空像「倒扣的銀河」時,就說明光害夠少了!
🧬【科學冷知識:彗星尾巴為什麼總是「背對太陽」?】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彗星尾巴不跟著彗星飛,反而背對太陽?」
答案很簡單:太陽風是「宇宙級推土機」!太陽會不斷噴射出帶電粒子(稱為「太陽風」),速度可達每秒400-800公里,這些粒子會「推開」彗星釋放的氣體和塵埃,讓尾巴永遠指向與太陽相反的方向——就像你在風中騎車,頭髮會被風吹向後面一樣!
💡【最後提醒:這顆彗星可能是「近年最值得看的」!】
彗星Lemmon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的軌道週期長達1350年,上一次來內太陽系還是「南宋時期」——對現代人來說,這幾乎是「一生一次」的機會!
而且,它的亮度會隨著接近太陽而不斷提升:11月上旬,即使在光害較輕的城市,用肉眼也能看到;如果天氣好,甚至能看到彗尾的細微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