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風猛吹!彗星Lemmon尾巴被「撕斷」驚現壯觀奇景,11月裸眼就能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當太陽風「手撕」彗星尾巴!天文攝影師捕捉到宇宙級「爆燃畫面」,11月這顆彗星要「亮瞎」夜空?

最近天文圈炸鍋了!著名天文攝影師布倫南·吉爾摩(Brennan Gilmore)用望遠鏡拍下一幕讓人窒息的畫面:太陽風像兇猛的宇宙剃刀,硬生生從彗星C/2025 A6(Lemmon)的尾巴上「撕下一塊」——綠色彗核周圍的彗髮飄逸,長長的尾巴被吹得彎曲扭曲,看起來像彗星突然「斷尾逃生」!

這顆來自宇宙深處的「冰雪遊俠」,即將在今秋邁向地球,甚至可能成為近年來少有的「裸眼可見彗星」——天文愛好者們,準備好數星星了嗎?

🚀【事件核心:太陽風「暴力撕尾」,彗星Lemmon的「宇宙瘋狂時刻」】

10月4日,吉爾摩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Cismont天文臺,用Takashashi Epsilon 130D牛頓望遠鏡連拍60分鐘延時影像,結果驚見驚悚一幕:


彗星Lemmon的尾巴突然「開裂」,一大塊尾巴物質被太陽風「剝離」,彷彿彗星在太陽風中「忍痛斷尾」


這次「斷尾事件」並非偶然——科學家解釋:


彗星尾巴其實是「太陽風的作品」:彗星靠近太陽時,表面冰層受熱蒸發,釋出塵埃和氣體(稱為「彗髮」),太陽風會以每秒400公里的速度「推」這些物質,形成永遠背對太陽的尾巴。這次太陽風異常強勁,才會把尾巴「撕開一道口」,創造出這絕世畫面!


👀【彗星Lemmon檔案:1350年一遇的「夜空遊客」,11月要來地球「打卡」!】

彗星Lemmon自今年初被發現以來,就備受矚目——它的軌道週期長達1350年,相當於人類文明從古埃及時期走到現在,這次來到內太陽系,可謂「千載難逢」!

▶️ 關鍵時間線:絕對不能錯過!

  • 10月21日:接近地球:彗星將飛掠地球,與我們的距離僅約1.03億公里(比月亮到地球的距離遠270倍);
  • 11月8日:達到「近日點」:彗星飛到太陽最近點(約1.18億公里),此時太陽的熱能會讓彗髮和尾巴「膨脹到最大」,亮度也會達到巔峰;
  • 視星等+5.1:裸眼可見!:根據斯洛維尼亞Crni Vrh天文台的數據,彗星亮度已達+5.1——在理想的黑暗夜空(遠離城市燈光),用肉眼就能輕鬆看到一團「模糊的綠光」,即使視力一般也不會錯過!

🔭【怎麼看?天文愛好者的「彗星觀測完全指南」】

想親眼目睹這場「宇宙奇觀」?幾個關鍵技巧讓你輕鬆捕獲彗星蹤跡:

1. 最佳觀測時間:日出前1小時

彗星Lemmon位於「小獅座」方向,日出前1小時(約清晨5點至6點),它會從東北方天空升起,此時天氣較冷但視野清晰,是拍照攝影的黃金時段。

2. 設備選擇:從裸眼到專業望遠鏡都適用

  • 裸眼觀測:找一個光害少的地方(如鄉下、山上),朝東北方看,會看到一團「發綠的模糊光斑」——就是它!
  • 新手級設備:雙筒望遠鏡(7x50或10x50)能放大彗髮細節,看到尾巴的輕微彎曲;
  • 專業級:用天文望遠鏡(如吉爾摩的Takashashi Epsilon 130D)搭配CCD相機,能拍攝到彗髮中的氣體釋放和尾巴的流動動態。

3. 避開光害:遠離城市是關鍵!

城市的燈光會「蓋過」彗星的微弱光輝,建議開車到郊外或山上,最好選擇「無人區」——當你看到星空像「倒扣的銀河」時,就說明光害夠少了!

🧬【科學冷知識:彗星尾巴為什麼總是「背對太陽」?】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彗星尾巴不跟著彗星飛,反而背對太陽?」


答案很簡單:太陽風是「宇宙級推土機」!太陽會不斷噴射出帶電粒子(稱為「太陽風」),速度可達每秒400-800公里,這些粒子會「推開」彗星釋放的氣體和塵埃,讓尾巴永遠指向與太陽相反的方向——就像你在風中騎車,頭髮會被風吹向後面一樣!


💡【最後提醒:這顆彗星可能是「近年最值得看的」!】

彗星Lemmon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的軌道週期長達1350年,上一次來內太陽系還是「南宋時期」——對現代人來說,這幾乎是「一生一次」的機會!

而且,它的亮度會隨著接近太陽而不斷提升:11月上旬,即使在光害較輕的城市,用肉眼也能看到;如果天氣好,甚至能看到彗尾的細微結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亦幻亦真百科
3會員
470內容數
虛幻與現實的交織,聊聊虛幻幻與現實的那些事
亦幻亦真百科的其他內容
2025/10/15
當導航突然失靈、衛星「發瘋」,可能不是技術故障——而是地球磁場在「裂開」! 你每天用手機導航、刷短視頻、看衛星直播,卻從未想過:這一切依賴的「無形保護傘」——地球磁場,正在悄悄變弱。最近歐洲太空總署(ESA)的一項研究,讓一個藏在南大西洋的「地磁力漏洞」浮出水面:南大西洋異常區(SAA)11年擴大
2025/10/15
當導航突然失靈、衛星「發瘋」,可能不是技術故障——而是地球磁場在「裂開」! 你每天用手機導航、刷短視頻、看衛星直播,卻從未想過:這一切依賴的「無形保護傘」——地球磁場,正在悄悄變弱。最近歐洲太空總署(ESA)的一項研究,讓一個藏在南大西洋的「地磁力漏洞」浮出水面:南大西洋異常區(SAA)11年擴大
2025/10/15
你知道嗎?當年那場「創造月球」的巨型撞擊,並沒能抹去地球的「最初記憶」——麻省理工學院最近找到了原始地球的殘餘物,直接推翻了人類對地球起源的百年認知! 45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向剛形成1億年的原始地球,這場「災難」不僅創造了月球,還曾被認為徹底融化並混雜了地球的所有物質——科學家們一直以為
2025/10/15
你知道嗎?當年那場「創造月球」的巨型撞擊,並沒能抹去地球的「最初記憶」——麻省理工學院最近找到了原始地球的殘餘物,直接推翻了人類對地球起源的百年認知! 45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向剛形成1億年的原始地球,這場「災難」不僅創造了月球,還曾被認為徹底融化並混雜了地球的所有物質——科學家們一直以為
2025/10/15
當《回到未來》的時光機遇到Casio計算機腕錶,會擦出什麼樣的「懷舊火花」?10月21日,這款讓粉絲瘋狂的「電影級限量錶」終於要發售了! 1985年,一部《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讓全球觀眾痴狂於「時光機飛行」的夢想;40年後,Casio用一款CA-500WEBF限量腕錶
2025/10/15
當《回到未來》的時光機遇到Casio計算機腕錶,會擦出什麼樣的「懷舊火花」?10月21日,這款讓粉絲瘋狂的「電影級限量錶」終於要發售了! 1985年,一部《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讓全球觀眾痴狂於「時光機飛行」的夢想;40年後,Casio用一款CA-500WEBF限量腕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在哥白尼提倡地動說之前,便有一小群人承繼彼此的夢想與信念,他們秘密研究天文,躲避教會的異端審查,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們仍奮不顧身矢言推動地球轉動,幾世代人共同見證地動說的完成。這段充滿傷痕與熱血的歷史,成為火苗,再次燃放在所有人心中。
Thumbnail
目前地球人類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使地球環境推向數百萬年首見的高溫,並且也對生態系統產生長遠的影響。不過就現在碳排放的程度,雖然在未來部分區域可能因為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不再適合生物生存,但是大部分區域依然是適合居住的。 而隨著太陽越來越老,其體積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數十億年之後成為紅巨星並吞噬地球。在
Thumbnail
目前地球人類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從而使地球環境推向數百萬年首見的高溫,並且也對生態系統產生長遠的影響。不過就現在碳排放的程度,雖然在未來部分區域可能因為嚴重的溫室效應而不再適合生物生存,但是大部分區域依然是適合居住的。 而隨著太陽越來越老,其體積會越來越大,最終在數十億年之後成為紅巨星並吞噬地球。在
Thumbnail
「一個人用光速繞地球跑一天可以看幾次日出和日落?」,『天哪,這是一個國小生會問的問題嗎?』,那天我和小辰進行了一場痛快的物理討論,孩子跳脫框架的問題往往超乎大人的想像,這一個個天馬行空的問題,增添了學習的樂趣!
Thumbnail
「一個人用光速繞地球跑一天可以看幾次日出和日落?」,『天哪,這是一個國小生會問的問題嗎?』,那天我和小辰進行了一場痛快的物理討論,孩子跳脫框架的問題往往超乎大人的想像,這一個個天馬行空的問題,增添了學習的樂趣!
Thumbnail
我是個業餘的天文學家, 用最遠的距離觀察最愛的星體。 新恆星雖然耀眼, 但他們沒有像你一樣優雅的名字, 也沒有像你一樣溫暖的光芒。 我想靠近你, 但我太過於渺小, 深怕會被你的火焰吞噬, 深怕投入之後, 再也回不來。 只好用天文距離這個名詞, 掩飾我和你的一億四千萬公里。 有一天, 等我有勇氣的時候
Thumbnail
我是個業餘的天文學家, 用最遠的距離觀察最愛的星體。 新恆星雖然耀眼, 但他們沒有像你一樣優雅的名字, 也沒有像你一樣溫暖的光芒。 我想靠近你, 但我太過於渺小, 深怕會被你的火焰吞噬, 深怕投入之後, 再也回不來。 只好用天文距離這個名詞, 掩飾我和你的一億四千萬公里。 有一天, 等我有勇氣的時候
Thumbnail
幸好這個意外不是沒有解決方法,畢竟現在是個用手機就能連結你二十四小時私密生活的高科技社會,只是政府只把這件事情當作政治手段操弄的冷漠、觀眾比起地球毀滅,對名人的婚姻狀況更感興趣的荒唐,和如此重要的訊息淪落到只能在八卦節目公開的諷刺,都在在顯示了這個問題沒辦法那麼容易解決。
Thumbnail
幸好這個意外不是沒有解決方法,畢竟現在是個用手機就能連結你二十四小時私密生活的高科技社會,只是政府只把這件事情當作政治手段操弄的冷漠、觀眾比起地球毀滅,對名人的婚姻狀況更感興趣的荒唐,和如此重要的訊息淪落到只能在八卦節目公開的諷刺,都在在顯示了這個問題沒辦法那麼容易解決。
Thumbnail
閃爍的繁星在至黑的海裡, 交織成一張幾何圖的光網, 捕捉躲在珊瑚礁裡的石鐵橄欖。
Thumbnail
閃爍的繁星在至黑的海裡, 交織成一張幾何圖的光網, 捕捉躲在珊瑚礁裡的石鐵橄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