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視覺1]模擬考題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建議先看完影片在做題目,效果加倍https://youtu.be/wgPvMB4anV8

問題 1 (中級)

------------------------------

題目: 在深度學習的卷積神經網路 (CNN) 中,卷積層 (Convolutional Layer) 的核心作用為何?

選項:

A) 主要用於降低特徵圖的維度,減少計算量。

B) 透過滑動濾波器 (filter) 自動提取影像中的空間特徵。

C) 負責在模型訓練過程中調整學習率,以加快收斂。

D) 確保所有輸入影像尺寸一致,以便於模型處理。


答案: B) 透過滑動濾波器 (filter) 自動提取影像中的空間特徵。

解析: 卷積層是CNN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透過卷積核(濾波器)在輸入影像上滑動,自動且分層次地提取影像中的局部空間特徵,例如邊緣、紋理等,而非降低維度或調整學習率。


問題 2 (中級)

------------------------------

題目: 一家物流公司希望開發一套系統,不僅能識別出包裹上的所有商品條碼,還能精確地用邊界框標示出每一個條碼的位置,即使有多個條碼也能區分。請問,實現此功能最適合的電腦視覺任務是下列何者?

選項:

A) 影像分類 (Image Classification)

B) 物件偵測 (Object Detection)

C) 語義分割 (Semantic Segmentation)

D) 姿勢估計 (Pose Estimation)


答案: B) 物件偵測 (Object Detection)

解析: 物件偵測的目標是在圖像中識別出所有感興趣的物件,並用邊界框標示其位置和類別,符合題目中「識別出所有商品條碼」並「精確地用邊界框標示出每一個條碼的位置,即使有多個條碼也能區分」的需求。影像分類僅判斷圖像整體類別,語義分割和姿勢估計不符合標示個別物件位置的需求。


問題 3 (中級)

------------------------------

題目: 相較於傳統電腦視覺方法,深度學習在電腦視覺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什麼?

選項:

A) 深度學習模型所需的訓練數據量遠少於傳統方法。

B) 深度學習模型能夠自動學習和提取高層次的影像特徵,無需人工設計。

C) 傳統方法無法處理彩色影像,而深度學習可以。

D) 深度學習模型的計算效率遠高於傳統方法。


答案: B) 深度學習模型能夠自動學習和提取高層次的影像特徵,無需人工設計。

解析: 深度學習,尤其是CNN,最主要的優勢在於能夠從原始像素數據中自動學習和提取分層次的抽象特徵,極大地減少了人工特徵工程的複雜性,這是其超越傳統方法的關鍵因素。


問題 4 (中級)

------------------------------

題目: 在進行醫療影像分析時,若要精確地標註出腫瘤的不規則邊界,以協助醫生進行診斷,下列哪種影像標註方式最能滿足此需求?

選項:

A) 邊界框 (Bounding Box)

B) 關鍵點標註 (Keypoint Annotation)

C) 多邊形標註 (Polygon Annotation)

D) 影像分類標註 (Image Classification Annotation)


答案: C) 多邊形標註 (Polygon Annotation)

解析: 多邊形標註能用一系列頂點精確勾勒出不規則物件的輪廓,非常適合標註如腫瘤邊界這類形狀複雜、需要高精確度的醫療影像目標。邊界框是矩形,不夠精確;關鍵點適用於姿勢;影像分類只給整體標籤。


問題 5 (中級)

------------------------------

題目: 在影像資料前處理中,執行資料增強 (Data Augmentation) 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選項:

A) 降低影像的解析度,以減少模型的計算負荷。

B) 縮減數據集大小,提高訓練速度。

C) 透過引入隨機變換來擴充訓練數據,增強模型的泛化能力並減少過擬合。

D) 將所有影像的像素值標準化到相同的範圍,以穩定梯度。


答案: C) 透過引入隨機變換來擴充訓練數據,增強模型的泛化能力並減少過擬合。

解析: 資料增強是透過對現有影像進行隨機轉換(如旋轉、翻轉、縮放等)來擴充訓練數據集,其核心目的是增加數據的多樣性,讓模型見識到更多樣的樣本,從而提高其泛化能力,減少模型在未見過數據上的表現不佳(過擬合)。


問題 6 (中級)

------------------------------

題目: 將影像的像素值從 [0, 255] 範圍正規化 (Normalization) 到 [0, 1] 範圍,對深度學習模型訓練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選項:

A) 主要目的是加速模型的收斂速度,因為所有特徵值都在相似的尺度上。

B) 這種正規化會增加影像的特徵維度,使模型學習更多細節。

C) 它可以有效去除影像中的雜訊,提高影像清晰度。

D) 主要用於防止模型在訓練過程中產生梯度爆炸,但對梯度消失無效。


答案: A) 主要目的是加速模型的收斂速度,因為所有特徵值都在相似的尺度上。

解析: 將像素值正規化到 [0, 1] 或 [-1, 1] 範圍,可以確保所有輸入特徵值都在相似的尺度上,有助於優化器更快地找到最佳解,從而加速模型的收斂。它並非去除雜訊、增加維度或僅對梯度爆炸有效。


問題 7 (中級)

------------------------------

題目: 在自動駕駛場景中,若AI系統需要區分道路上的每一輛不同的車輛(例如「第一輛車」、「第二輛車」),並且要精確地標示出每輛車的像素區域。請問這種需求最適合使用哪種電腦視覺任務?

選項:

A) 影像分類

B) 物件偵測

C) 語義分割

D) 實例分割


答案: D) 實例分割

解析: 語義分割將所有同類別的物件視為一個整體進行像素級標註,不區分個體。而實例分割在語義分割的基礎上,能區分同類別的不同個體(例如圖中的「第一輛車」和「第二輛車」),並進行像素級標註,完全符合題目要求。


問題 8 (中級)

------------------------------

題目: 在一個電腦視覺專案中,AI應用規劃師發現模型訓練結果不佳,即使調整了模型架構和訓練參數,表現依然停滯。在排除了程式碼錯誤後,最可能導致此問題且常常被忽略的原因是什麼?

選項:

A) 訓練集的影像解析度過高,導致計算資源不足。

B) 影像資料前處理步驟過於複雜,增加了額外雜訊。

C) 影像標註的品質低劣,存在大量錯誤或不一致的標註。

D) 選擇了不適合該任務的優化器 (Optimizer),導致梯度更新效率低下。


答案: C) 影像標註的品質低劣,存在大量錯誤或不一致的標註。

解析: 影像標註是模型學習「真值」的依據。如果標註品質低劣,模型學到的就是錯誤的模式,即使模型架構和參數再好,也無法彌補數據本身的問題,最終導致模型表現不佳。這是數據驅動AI中一個核心且常見的問題。


問題 9 (中級)

------------------------------

題目: 早期傳統電腦視覺方法在處理複雜、多變化的影像時,常常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麼?

選項:

A) 無法處理大型影像數據集。

B) 缺乏足夠的運算硬體支持。

C) 過於依賴人工設計的特徵提取器,難以應對光照、角度、形變等變化。

D) 只能處理灰度影像,無法處理彩色影像。


答案: C) 過於依賴人工設計的特徵提取器,難以應對光照、角度、形變等變化。

解析: 傳統電腦視覺方法高度依賴人工設計的特徵提取演算法(如SIFT, HOG等),這些特徵在面對光照、視角、尺度、物體形變等複雜變化時,魯棒性較差,難以泛化,這也是深度學習興起的重要原因。


問題 10 (中級)

------------------------------

題目: 在開發一個用於農作物病蟲害識別的電腦視覺系統時,若農田影像在不同時間點拍攝,導致光照條件差異極大,且部分影像模糊不清。為了提升模型的識別準確度,AI應用規劃師應優先考慮在資料前處理階段應用哪些技術?

選項:

A) 僅進行影像重塑大小 (Resizing) 和色彩空間轉換為灰度圖。

B) 著重於資料增強 (Data Augmentation) 中的亮度/對比度調整、模糊處理,並結合去噪 (Denoising) 技術。

C) 僅對影像進行正規化 (Normalization) 和邊界框標註。

D) 使用多邊形標註來精確標記病蟲害區域,並忽略影像品質問題。


答案: B) 著重於資料增強 (Data Augmentation) 中的亮度/對比度調整、模糊處理,並結合去噪 (Denoising) 技術。

解析: 針對光照條件差異大,亮度/對比度調整的資料增強能讓模型學習應對不同光照,而模糊處理也能增加模型對模糊影像的魯棒性。此外,影像模糊不清的情況下,去噪技術能有效提升影像質量,幫助模型更好地辨識病蟲害特徵。僅重塑或正規化不足以解決這些問題;標註是另一環節,不能取代前處理對品質的改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PAS AI 自學路
1會員
22內容數
我是一位正在追求職涯升級的 40 歲非本科系上班族。我會將自己摸索出的高效白話筆記與聽覺學習法無私分享,助你:克服術語障礙、利用零碎時間學習、系統化整理考點。 也歡迎到我的頻道逛逛https://www.youtube.com/@ipasstudybuddy
iPAS AI 自學路的其他內容
2025/10/16
建議先看完影片在做題目,效果加倍https://youtu.be/FP8g2kFMTOo
2025/10/16
建議先看完影片在做題目,效果加倍https://youtu.be/FP8g2kFMTOo
2025/10/16
建議先看完影片再考,成效更好https://youtu.be/LeaacbEw6Fc
2025/10/16
建議先看完影片再考,成效更好https://youtu.be/LeaacbEw6Fc
2025/10/15
建議看完影片再考,成效更好 https://youtu.be/ACY1IswFOJU
2025/10/15
建議看完影片再考,成效更好 https://youtu.be/ACY1IswFOJU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PyTorch構建和訓練圖神經網絡(GNN),並使用Cora資料集進行節點分類任務。通過模型架構的逐步優化,包括引入批量標準化和獨立的消息傳遞層,調整Dropout和聚合函數,顯著提高了模型的分類準確率。實驗結果表明,經過優化的GNN模型在處理圖結構數據具有強大的性能和應用潛力。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PyTorch構建和訓練圖神經網絡(GNN),並使用Cora資料集進行節點分類任務。通過模型架構的逐步優化,包括引入批量標準化和獨立的消息傳遞層,調整Dropout和聚合函數,顯著提高了模型的分類準確率。實驗結果表明,經過優化的GNN模型在處理圖結構數據具有強大的性能和應用潛力。
Thumbnail
本文參考TensorFlow官網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的程式碼來加以實作說明。 示範如何使用深度卷積生成對抗網路(DCGAN) 生成手寫數位影像。
Thumbnail
本文參考TensorFlow官網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的程式碼來加以實作說明。 示範如何使用深度卷積生成對抗網路(DCGAN) 生成手寫數位影像。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訓練GAM模型,這次我們讓神經網路更多層更複雜一點,來看訓練生成的圖片是否效果會更好。 [深度學習][Python]訓練MLP的GAN模型來生成圖片_訓練篇 資料集分割處理的部分在延續上篇文章,從第五點開始後修改即可,前面都一樣 訓練過程,比較圖 是不是CNN的效果比MLP還要好,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訓練GAM模型,這次我們讓神經網路更多層更複雜一點,來看訓練生成的圖片是否效果會更好。 [深度學習][Python]訓練MLP的GAN模型來生成圖片_訓練篇 資料集分割處理的部分在延續上篇文章,從第五點開始後修改即可,前面都一樣 訓練過程,比較圖 是不是CNN的效果比MLP還要好,
Thumbnail
本文將延續上一篇文章,經由訓練好的VAE模型其中的解碼器,來生成圖片。 [深度學習]訓練VAE模型用於生成圖片_訓練篇 輸入產生的隨機雜訊,輸入VAE的解碼器後,生成的圖片
Thumbnail
本文將延續上一篇文章,經由訓練好的VAE模型其中的解碼器,來生成圖片。 [深度學習]訓練VAE模型用於生成圖片_訓練篇 輸入產生的隨機雜訊,輸入VAE的解碼器後,生成的圖片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介紹,如何利用VAE變分自編碼器來訓練生成圖片。 訓練集資料將採用TF影像資料庫中的fashion_mnist VAE變分自編碼器簡單介紹 •VAE(Variational Auto-Encoder)中文名稱變分自編碼器,主要是一種將原始資料編碼到潛在向量空間,再編碼回來的神經網路。
Thumbnail
本文主要介紹,如何利用VAE變分自編碼器來訓練生成圖片。 訓練集資料將採用TF影像資料庫中的fashion_mnist VAE變分自編碼器簡單介紹 •VAE(Variational Auto-Encoder)中文名稱變分自編碼器,主要是一種將原始資料編碼到潛在向量空間,再編碼回來的神經網路。
Thumbnail
本篇文章專注於消息傳遞(message passing)在圖神經網絡(GNN)中的應用,並以簡單的例子解釋了消息傳遞的過程和機制。
Thumbnail
本篇文章專注於消息傳遞(message passing)在圖神經網絡(GNN)中的應用,並以簡單的例子解釋了消息傳遞的過程和機制。
Thumbnail
GNN發展背景 傳統的深度學習模型如在計算機視覺(CV)和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中極為成功,主要是處理結構化數據如影像和文本。這些數據類型通常具有固定且規律的結構,例如影像是由有序的像素點組成。然而,在真實世界中,許多數據是非結構化的,如化合物結構(原子和分子)。這些數據雖然具有一定的規則性,
Thumbnail
GNN發展背景 傳統的深度學習模型如在計算機視覺(CV)和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中極為成功,主要是處理結構化數據如影像和文本。這些數據類型通常具有固定且規律的結構,例如影像是由有序的像素點組成。然而,在真實世界中,許多數據是非結構化的,如化合物結構(原子和分子)。這些數據雖然具有一定的規則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