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台籍老兵的血淚恨》──〈一粒有根無土的芋仔蕃薯〉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林清標

四十餘年來,由於兩岸長期隔絕,音信不通,親友都認為我已去世。這次突然回來,親戚朋友難免驚奇地跑來看我,表示關心。他(她)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問我:「為什麼會去當國軍?」「為什麼會去大陸作戰?」

他(她)們的這些疑問,使我感啼笑皆非,同時勾起我滿肚的辛酸。

去學國語變成當兵

台灣「光復」初期,台灣人的生活普遍都很困苦,失業失學青少年很多,加上物價飛漲,許多青年人都急於尋找出路謀生,我也是其中之一。

在這種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下,國民黨為補充兵員,宣傳說:「台灣光復了,為了保衛台灣,建設台灣,台灣青年應積極學習國語。學習三個月後,想升學的可以繼續升學,想工作的可以分配工作」。

當時我只有十六歲,沒有社會經驗,思想簡單,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因此報名,詎知竟被送入軍營,被編入整編七十師一三九旅二七八團二營四連當兵!

懲罰逃兵殺雞儆猴

進了鳳山兵營,我才知道受騙,但後悔已來不及了。頭一次點名的時候,連長對我說:「過兩天上面要來點名,你以後就叫「李宜生」這個名字」。

當時我莫名其妙,以為是軍中的規矩,糊里糊塗地答應了。

在軍營接受軍訓的日子裡,常聽有人逃跑。有一天,二營七連的一個台灣兵逃跑沒有成功被抓回來。第二天,全團集合在大操場,被抓回來的逃兵,被五花大綁,站在司令台上,團長以嚴厲的口吻向全團士兵訓話說:「誰想逃跑是絕對跑不掉的,跑到那裡都要把你抓回來。今後誰敢逃跑,抓回來要以軍法論罪槍斃!」

接著派七、八個人把逃兵強壓在司令台上,另外叫兩個大漢各拿著扁擔毆打逃兵的屁股。團長站在司令台邊,不斷地嚷道:「用勁打!」結果,把那逃兵打得死來昏去!

後來,部隊開到大陸,有一個台灣兵逃跑被抓回來了,連長逼著這個逃兵自己挖坑要活埋他。全連的台灣兵都跪下來向連長求情,但狠心的連長還是不肯寬恕,結果,可憐,那位台灣兵被活埋了!

初嚐當「國軍」滋味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我們被騙行軍到高雄港,在槍刀壓迫下登上輪船。要開船前一天晚上,勇敢的台灣兵冒險從錨鏈孔泅水逃走了!二十九日開航時,又有一些人不顧ㄧ切,從甲板上跳入海中。長官發現後,命令用機槍掃射,究竟打死了多少人,也沒有人去追問。

民國三十六年的元旦,我們在上海碼頭的倉庫內過年。倉庫空無一物,裡面陰森,空氣污濁,只有幾盞暗暗的電燈。我們把麥桿舖在地上當做床舖。中午,每個班分到一盆葫蘿蔔燒豬肉,另外一盆湯,十幾個人圍著這一菜一湯,就這樣過新年元旦。這是我們在大陸渡過的第一個元且,沒有放假,也沒有人來關心、過問!

台灣人幾乎都受「勞改」

我們從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十二月二十九日離開台灣,到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一月十一日徐蚌會戰結束,僅二年零十三天,由於大陸局勢的急變,最後,我們全軍覆沒,連軍長也被共軍俘虜。而我們炮火餘生的台灣兵,也都成為俘虜而滯留大陸四十多年!

解放後的大陸,在毛澤東「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路線政策指導下,政治運動一波波連連不斷,台灣人幾乎都被懷疑。尤其是原國軍被俘台灣兵更是成為「審查」、「批判」、「鬥爭」的主要對象。有的甚至被下放到農村或邊遠的山區去勞動改造,生活極為艱難。在大陸,政治上的歧視必然帶來經濟上的差距,特別是台籍老兵大多數文化較低,所以生活水準都較差。

直到後來,形勢轉變,統戰上需要台灣人,因此,處境才略有改善。

讓我們倖存得有意義

我們台籍老兵當年都是被國民黨用欺騙和強迫的方法,送往大陸的,因此思鄉之心情極為強烈。莫不盼望有生之日能返回故鄉台灣。但回來一看,情形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單純。

難怪我們都感嘆:「回故鄉難,返鄉要定居下來更難!」

難在哪裡呢?由於兩岸長期隔絕,音信不通,家人都以為我們已戰死異鄉。加上幾十年的變遷,父母先後去世,原來的家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回家後,已經沒有自己的根基,雖然有兄弟姊妹及親友,但畢竟是暫時的同情而已。至於產權,則完全沒有份。

話說回來,我們幾十年在外,對父親未曾盡孝,對家庭沒有任何貢獻,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回來的主要目的,是要實現我們幾十年的心願,回來看看親人,看看故鄉,不是想回來要什麼。我們都老了,還計較什麼呢?當然,如果條件好,能夠適應,我們還是想「落葉歸根」,不甘心把這一把老骨頭丟在異鄉。

由於兩岸經濟的差距,我們回來的台籍老兵,可以說都是兩手空空一無所有。何況,我們都六十多歲了,有的已經七十。要我們從頭開始白手起家,談何容易!

台灣,畢竟是我們台籍老兵出生和生長的地方,我們熱愛故鄉。我們在異鄉漂泊了四十多年,在無倚無靠的艱難環境下拚命掙扎,已耗盡了我們的青春和精力。我們今天會落到這種悽慘的地步,完全是國民黨一手造成的。我只希望國民黨給我們這些台籍老兵,在精神上和經濟上惠予補償,使我們能夠在生長的故鄉繼續生存下去,不要讓我們成為「一粒有根無土的芋仔蕃薯」,不要再迫害我們漂落異鄉,至少要讓我們活存得更有尊嚴。



  • 《台籍老兵的血淚恨》,p.363–367,許昭榮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abriel Lux
0會員
29內容數
對我們的生活世界、生命的遭遇進行反思
Gabriel Lux的其他內容
2025/10/26
John Stanley在《修辭的陷阱》(How Propaganda works)一書中指出: (一)在民主社會中,政治宣傳如何有效地影響人們的認知,並且這種在民主國家的政治宣傳與極權國家的政治宣傳相當的不同; (二)種種的政治宣傳之所以有效,原因在於社會中存在許多「有問題的意識形態」
Thumbnail
2025/10/26
John Stanley在《修辭的陷阱》(How Propaganda works)一書中指出: (一)在民主社會中,政治宣傳如何有效地影響人們的認知,並且這種在民主國家的政治宣傳與極權國家的政治宣傳相當的不同; (二)種種的政治宣傳之所以有效,原因在於社會中存在許多「有問題的意識形態」
Thumbnail
2025/10/22
從去年開始我就一直對《聖經》中的〈約伯記〉非常感興趣,但一直沒有時間去好好細讀這卷書,終於在最近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好好細讀了這卷被堪稱為「智慧文學」[1]之一的經典。 對〈約伯記〉的興趣其實始於去年開始的信仰反省:到底在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是個怎麼樣的上帝?我們對這位上帝的認識又是如何?
Thumbnail
2025/10/22
從去年開始我就一直對《聖經》中的〈約伯記〉非常感興趣,但一直沒有時間去好好細讀這卷書,終於在最近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好好細讀了這卷被堪稱為「智慧文學」[1]之一的經典。 對〈約伯記〉的興趣其實始於去年開始的信仰反省:到底在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是個怎麼樣的上帝?我們對這位上帝的認識又是如何?
Thumbnail
2025/10/19
信仰如何偏離它的本質且變成一種壓迫人的「異己」力量? 以色列人出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安營在以便以謝;非利士人安營在亞弗。非利士人向以色列人擺陣。兩軍交戰的時候,以色列人敗在非利士人面前;非利士人在戰場上殺了他們的軍兵約有四千人。
Thumbnail
2025/10/19
信仰如何偏離它的本質且變成一種壓迫人的「異己」力量? 以色列人出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安營在以便以謝;非利士人安營在亞弗。非利士人向以色列人擺陣。兩軍交戰的時候,以色列人敗在非利士人面前;非利士人在戰場上殺了他們的軍兵約有四千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師長張靈甫殉職,遺下一門孤兒寡母,蔣宋美齡要接見殉職將領遺孀
Thumbnail
師長張靈甫殉職,遺下一門孤兒寡母,蔣宋美齡要接見殉職將領遺孀
Thumbnail
【原來他們都是同學】  1941年(昭和十六年),戰爭已開打了四載,日本當局對於臺人的社會活動愈加限縮,不但加強逮捕異己入獄的力道,甚至一反前例的不願告知逮捕理由。在這個動輒得咎的動盪時代,一場臺灣在地青年的聚會是談何容易,更何況他們是一群醫學校畢業的知識份子;然而詹作舟、賴和、杜聰明的醫學校
Thumbnail
【原來他們都是同學】  1941年(昭和十六年),戰爭已開打了四載,日本當局對於臺人的社會活動愈加限縮,不但加強逮捕異己入獄的力道,甚至一反前例的不願告知逮捕理由。在這個動輒得咎的動盪時代,一場臺灣在地青年的聚會是談何容易,更何況他們是一群醫學校畢業的知識份子;然而詹作舟、賴和、杜聰明的醫學校
Thumbnail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陸軍第一二二師師長兼四十一軍前敵總指揮王銘章,在徐州會戰中,為保衛山東滕縣而犧牲殉國,得年四十五歲。滕縣保衛戰奠定台兒莊大捷基礎,國民政府追贈其陸軍上將,並入祀忠烈祠。
Thumbnail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陸軍第一二二師師長兼四十一軍前敵總指揮王銘章,在徐州會戰中,為保衛山東滕縣而犧牲殉國,得年四十五歲。滕縣保衛戰奠定台兒莊大捷基礎,國民政府追贈其陸軍上將,並入祀忠烈祠。
Thumbnail
國共內戰結束後,許多大陸人移居臺灣。故事以1949年國民政府搬遷到臺灣後的時空背景展開,講述了一位退伍軍官賴鳴升的故事。故事發生於除夕之夜,象徵著新舊交替,人生的轉變演化。故事展現了退休人士內心的矛盾情感,以及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與反思。
Thumbnail
國共內戰結束後,許多大陸人移居臺灣。故事以1949年國民政府搬遷到臺灣後的時空背景展開,講述了一位退伍軍官賴鳴升的故事。故事發生於除夕之夜,象徵著新舊交替,人生的轉變演化。故事展現了退休人士內心的矛盾情感,以及對過去輝煌歲月的懷念與反思。
Thumbnail
「ㄟ,師頭仔今日會來嗎?」建忠學長可熟門熟路的,一進門就跟裡頭的學長打了聲招呼。 這把台人員雖是穿了軍裝,可光瞧他熟練的在把台前雕著水果,實在是很難讓人想像,與同是大頭兵的我們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連結。
Thumbnail
「ㄟ,師頭仔今日會來嗎?」建忠學長可熟門熟路的,一進門就跟裡頭的學長打了聲招呼。 這把台人員雖是穿了軍裝,可光瞧他熟練的在把台前雕著水果,實在是很難讓人想像,與同是大頭兵的我們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連結。
Thumbnail
中國大陸當代作家史鐵生(1951-2010),文革時期以知青身份下鄉插隊,1971 年因病返京,二十二歲遭逢截癱,1979 年始正式發表文學作品,一生以思力深刻的殘疾寫作蜚聲文壇。
Thumbnail
中國大陸當代作家史鐵生(1951-2010),文革時期以知青身份下鄉插隊,1971 年因病返京,二十二歲遭逢截癱,1979 年始正式發表文學作品,一生以思力深刻的殘疾寫作蜚聲文壇。
Thumbnail
  0     我叫林博志,今年四歲,我的父親叫林峻,我的母親叫……     「你又發呆了!」     一聲稚嫩爽朗的奶音打擾了林博志腦內自我介紹,而這位不請自來者是同樣幼稚園中班的同窗,名字叫陳宥,也是這邊唯一願意和他聊天的朋友。     林博志也奶音回應,話語卻多了一層這年紀不
Thumbnail
  0     我叫林博志,今年四歲,我的父親叫林峻,我的母親叫……     「你又發呆了!」     一聲稚嫩爽朗的奶音打擾了林博志腦內自我介紹,而這位不請自來者是同樣幼稚園中班的同窗,名字叫陳宥,也是這邊唯一願意和他聊天的朋友。     林博志也奶音回應,話語卻多了一層這年紀不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Thumbnail
站在林維麒前的旗哥,聊著訓練部分,旗哥出於關心的擔心著他的體力方面,只是林維麒並不領情,他要旗哥不用擔心他的體能狀態,他不是已經及格了,他跟其他男同學一樣,沒有比較差。旗哥知道自己說的話,林維麒是聽不進去,收不到他的關心。要卸下林維麒防備的鐵壁,可能得用別的方式。旗哥注意到了林維麒濕漉漉的頭髮,一如
Thumbnail
站在林維麒前的旗哥,聊著訓練部分,旗哥出於關心的擔心著他的體力方面,只是林維麒並不領情,他要旗哥不用擔心他的體能狀態,他不是已經及格了,他跟其他男同學一樣,沒有比較差。旗哥知道自己說的話,林維麒是聽不進去,收不到他的關心。要卸下林維麒防備的鐵壁,可能得用別的方式。旗哥注意到了林維麒濕漉漉的頭髮,一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