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翻譯
佛陀問須菩提:「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可以通過外在的身體形相來見到如來嗎?」
須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不能以身體形相見到如來。為什麼呢?因為如來所說的身相,其實就不是真實的身相。」
佛陀告訴須菩提:「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東西,都是虛妄不實的。如果能看透一切相都不是實相,就能真正見到如來。」
內容含意解釋
這個章節叫做「如理實見分」,主要闡述了見如來的正確方法,破除對外在形相的執著:
佛陀的提問:佛陀向須菩提提出一個關鍵問題:「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這個問題直指修行者常見的誤區——執著於外在的形相和表象。許多人以為見到佛陀的色身(肉體形象)就是見到如來,但這其實是對如來本質的誤解。
須菩提的回答:須菩提明確回答「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並說明原因:「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這表示如來真正的本質超越了物質的身體形相。身相只是暫時的顯現,不是如來的真實本體。如來的真實本質是無形無相、不生不滅的法身。
「身相」與「法身」:
- 身相:指有形有相的肉體、外在形象,是無常變化、終將消逝的。
- 法身:如來的真實本質,是超越一切形相、遍及一切處的真理本身。
核心教義:「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金剛經》最著名的經句之一。佛陀指出:
- 一切我們能看到、感知到的「相」(現象、形象)都是暫時的、虛幻的,不是永恆不變的實相。
- 這些相是因緣和合而生,本質是空的,會隨著因緣變化而變化、消失。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揭示了見如來的正確方法:
- 諸相非相:能夠認識到一切相都不是真實不變的相,都是空性的顯現。
- 即見如來:當修行者能夠超越對一切相的執著,不被表象迷惑,通達諸相本空的道理時,就能見到如來的真實本性——法身。
實踐意義:這個教導告訴修行者:
- 不要執著於外在的形相,包括佛陀的形象、神通、或任何外在的顯現。
- 真正的修行是要看透一切相的虛妄本質,認識到空性。
- 見如來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智慧通達真理,體悟法身。
破除執著:這一章破除了修行者對「相」的執著。很多人修行時會執著於:
- 追求見到佛陀的莊嚴相好
- 執著於神通異象
- 被各種外在的現象所迷惑
佛陀教導我們,所有這些都是虛妄的,真正的如來是超越一切相的。不會因為你看到如來的形象跟我的不同,我就去謗毀你的如來那樣。
這一章承接前面的教導,進一步深入闡釋「無我」和「空性」的道理。通過破除對身相的執著,引導修行者認識如來的真實本質,為後續更深入的般若智慧教導奠定基礎。唯有不執著於相,才能見到真實的如來,才能真正安住菩提心、降伏妄念。
全文位置:金剛經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