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配方:法蘭酥
成分:辦公室誤會、情感漣漪、甜點社交學
風味:酥脆、尷尬、回味無窮

某日,我正要丟小紙屑,眼角瞄到垃圾桶裡有一張吃完的法蘭酥包裝紙。 我心頭一震,立刻大叫:「誰吃了法蘭酥!」 意思很明顯——怎麼吃法蘭酥不揪我?
我用眼神掃射現場,第一位同事立刻擺出無辜臉:「我沒吃呀。」 第二位同事則一臉茫然,彷彿剛登入現場:「什麼事?」 就在我懷疑人生的時候,遙遠的一端傳來一聲低語:
「是我吃的啦,我在 COSTCO 有買,下次帶來給妳吃。」
是醫師。 我當場尷尬到想鑽進垃圾桶裡與那張包裝紙共度餘生。
更尷尬的是,隔一兩天,這位醫師真的帶了一包法蘭酥給我。 從此,法蘭酥成了我在辦公室的代名詞。
昨天,同事 A 拿了四包法蘭酥給我,我感動地說:「謝謝。」 (心裡想:這件事大概永遠不會被遺忘了吧。)
同事 B 只拿到兩包,忍不住問:「為什麼我只有兩包?」 同事 A 淡定回:「因為她比較喜歡吃。」
我想,我的法蘭酥形象已經深植人心。 垃圾桶裡的一張包裝紙,竟然成了我與法蘭酥的緣分起點。
有時候,辦公室的社交不是靠對話,而是靠一片餅乾。 而我,就是那個因為法蘭酥被記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