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樹 vs 紅黑樹:AI 與資料科學中的兩種「樹」結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我的新公司專門做 AI model 結合 HVAC 系統,結果在入職第一周就鬧了笑話:同事介紹AI 的決策樹,我就立刻反應「阿~我知道,我學過紅黑樹」。欸,結果紅黑樹是資料科學的!

真是太尷尬,所以我需要重新整理筆記來:

理解進階資料結構(一):B樹 |B+樹

理解進階資料結構(二):AVL樹 |紅黑樹

演算法與資料結構:圖和樹的定義 | 遍歷 | 最小生成樹 | 堆積排序 | Stack & Queue

決策樹 vs 紅黑樹:AI 與資料科學中的兩種「樹」結構

在人工智慧與資料科學的世界裡,「樹」這個詞常常出現,但它的意義可能大不相同。本文將簡要介紹兩種常見的樹結構:決策樹(Decision Tree)與紅黑樹(Red-Black Tree),並說明它們的差異與應用場景。

🌳 決策樹(Decision Tree):AI 的分類與預測工具

用途:用於機器學習中的分類與回歸任務。

結構:每個節點代表一個特徵的判斷條件,葉節點代表分類結果或預測值。

特性:易於理解與視覺化、可以處理數值與類別型資料。

應用場景:信用評分、醫療診斷、客戶流失預測等。

🧠 舉例:若要預測一位顧客是否會購買產品,決策樹可能會依據「年齡」、「收入」、「是否有小孩」等特徵逐層判斷,最後給出「會」或「不會」的預測結果。

🌲 紅黑樹(Red-Black Tree):資料結構中的平衡二元搜尋樹

用途:用於程式設計與資料庫系統中,維持資料的有序性與快速查找

結構:一種自我平衡的二元搜尋樹(Binary Search Tree),每個節點有紅或黑兩種顏色。

特性:插入與刪除操作後能自動維持平衡。保證最壞情況下的操作時間為 O(log n)。通常是設計系統時,需要在記憶體中快速查找、插入、刪除並保持資料有序,就會使用紅黑樹這種底層的搜尋樹。


其他之前學過的「樹」

「*]代表用蓋資料城市比喻

電腦科學中的「樹」
├── 資料結構用途
│ ├── 搜尋與排序
│ │ ├── 二元搜尋樹(BST)*人工找資料
│ │ ├── AVL Tree(自動平衡)*道路系統快速找地址
│ │ └── 紅黑樹(自動平衡)*同上
│ ├── 區間查詢
│ │ ├── Segment Tree *統計局
│ │ └── Fenwick Tree(BIT)
│ ├── 字串處理
│ │ └── Trie(字典樹)*找人名
│ └── 大量資料儲存
│ └── B 樹 / B+ 樹 *圖書館
├── 演算法用途
│ └── 圖論
│ └── 生成樹(Spanning Tree)*用最少的電纜連接城市
└── 機器學習用途
└── 決策樹(Decision Tree)*市長做決策

1. 看用途分類

資料結構用途 → 幫助「查找、排序、儲存」資料

演算法用途 → 幫助「圖論、網路設計」

AI 模型用途 → 幫助「做決策與預測」

先問自己:「這棵樹是用來幹嘛的?」就能快速歸類

結語

雖然決策樹與紅黑樹都叫「樹」,但它們的設計初衷與應用場景完全不同。前者是 AI 模型的一種,用來做決策與預測;後者則是資料結構中的利器,用來高效管理與查找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越南放大鏡 X 下班資工系
50會員
98內容數
雙重身份:越南放大鏡 X 下班資工系 政大東南亞語言學系是我接觸越南語的起點,畢業後找越南外派工作的生活跟資訊時,發現幾乎都是清單式的分享,很難身歷其境。所以我希望「越南放大鏡」可以帶讀者看到更多細節和深入的觀察。 - 下班資工系則是自學資工系的課程內容,記錄實際操作的過程,學習理論的過程。希望可以跟讀者一起成長。
2025/10/07
作者分享轉職到陌生產業後面臨的挑戰,從無法快速上手、自認經驗卻不懂問問題,到產業邏輯不同無法套用舊技能,作者如何放下過往光環,重新學習並找回自信,成功轉譯經驗,開啟第二職涯旅程。
Thumbnail
2025/10/07
作者分享轉職到陌生產業後面臨的挑戰,從無法快速上手、自認經驗卻不懂問問題,到產業邏輯不同無法套用舊技能,作者如何放下過往光環,重新學習並找回自信,成功轉譯經驗,開啟第二職涯旅程。
Thumbnail
2025/08/28
為什麼瀏覽器一直問你 Cookie 要不要開? 你一定看過這種提示:「我們使用 Cookie 優化使用者體驗,是否允許所有 Cookie?」 這不是在煩你,而是在問你:願不願意讓網站在你的瀏覽器裡「留下記號」,記住你是誰、你做過什麼。 這些「記號」就是 Cookie,它是瀏覽器儲存資料的一種方
Thumbnail
2025/08/28
為什麼瀏覽器一直問你 Cookie 要不要開? 你一定看過這種提示:「我們使用 Cookie 優化使用者體驗,是否允許所有 Cookie?」 這不是在煩你,而是在問你:願不願意讓網站在你的瀏覽器裡「留下記號」,記住你是誰、你做過什麼。 這些「記號」就是 Cookie,它是瀏覽器儲存資料的一種方
Thumbnail
2025/08/26
在寫程式的世界裡,最怕的就是「我以為沒問題,結果一堆 bug」。這篇筆記要帶你認識如何用「測試」和「CI/CD」幫助我們自動檢查錯誤、提升開發效率! 🧪 測試是什麼?為什麼要測試? 測試就是「寫程式來測試程式」,聽起來有點繞,但其實很簡單: 你寫了一個功能,接著寫一段測試程式來確認它真的能正
Thumbnail
2025/08/26
在寫程式的世界裡,最怕的就是「我以為沒問題,結果一堆 bug」。這篇筆記要帶你認識如何用「測試」和「CI/CD」幫助我們自動檢查錯誤、提升開發效率! 🧪 測試是什麼?為什麼要測試? 測試就是「寫程式來測試程式」,聽起來有點繞,但其實很簡單: 你寫了一個功能,接著寫一段測試程式來確認它真的能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從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到 AI說書 - 從0開始 - 85 的說明,有一個很重要的結論:最適合您的模型不一定是排行榜上最好的模型,您需要學習 NLP 評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從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到 AI說書 - 從0開始 - 85 的說明,有一個很重要的結論:最適合您的模型不一定是排行榜上最好的模型,您需要學習 NLP 評
Thumbnail
上圖是根據彩色故事腳本生成的照片與草圖。 運用圖生圖的原理,把AI視覺故事腳本的其中一個畫面。擷取出來。 輸入重新繪製這張圖片 AI 會自然根據草圖,重新繪製元素一樣的精細畫面。
Thumbnail
上圖是根據彩色故事腳本生成的照片與草圖。 運用圖生圖的原理,把AI視覺故事腳本的其中一個畫面。擷取出來。 輸入重新繪製這張圖片 AI 會自然根據草圖,重新繪製元素一樣的精細畫面。
Thumbnail
題目給定一個布林代數的二元樹,要求我們計算最後的結果。 葉子節點都是真假值 非葉子節點都是布林運算子
Thumbnail
題目給定一個布林代數的二元樹,要求我們計算最後的結果。 葉子節點都是真假值 非葉子節點都是布林運算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