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總是在「等一下」的朋友
我有一個朋友,我們叫他 Mark 好了。Mark 是個典型的高薪族,年薪優渥到讓人稱羨,但他總說自己還在「拼」,等賺夠了就帶家人環遊世界。但你知道嗎?每次約他出來,他永遠在看手機,回覆永遠充滿焦慮。
「不好意思,老闆一個急件。」
「等等,我得先處理個客戶訊息。」他的身體雖然坐在我們面前,但他的心靈、他的注意力,卻像被一條無形的鎖鏈,拴在了公司那張冰冷的辦公桌上。他賺到了可觀的金錢,卻成了自己時間和情緒的「貧困人口」。每次看到他,我總在想:我們到底在用什麼,交換我們口中的「財富自由」?
重啟你的財富排序 — 注意力才是稀缺貨幣
長久以來,社會給我們的財富排序是:金錢 > 時間 > 注意力。我們相信「金錢萬能」,願意犧牲時間去換錢,再犧牲情緒和注意力去熬時間。
但或許,是時候徹底翻轉這個排序了。
真正的財富新排序,應該是:注意力(與情緒) > 時間 > 金錢。
你想想,金錢可以再賺,時間可以管理,但你的注意力與情緒,是不可再生且極度稀缺的資源。
當你為了「高薪」而進入一個讓你情緒內耗、每天處於戰鬥狀態的環境時,你犧牲的就不只是下班後的時間,更是你處理一切事務的品質。你的思考變得鈍化,陪伴家人的時間充滿煩躁,連帶影響你的健康。這就像你拿著一把生鏽的刀,去砍一棵你以為是黃金的樹。
一個真正有價值的選擇,不應該是「賺很多錢」,而是「既賺錢又開心」。它讓你賺的錢,成為你人生加速的燃料,而不是腐蝕你心靈的毒藥。重點不是你擁有多少資產,而是你是否擁有支配自己情緒和專注力的主權。
從「擁有」到「成為」的轉變
我們被訓練成金錢的奴隸,卻忘了我們是情緒和時間的君主。
選擇一份工作或一項投資,如果你只看到數字,忽略了它對你情緒的磨損,最終你就是在用你最寶貴的「人生高光時刻」去換取一堆銀行數字。這種交換,長期來看絕對是虧損的。
所以,下一次當你面臨選擇時,請不要只問:「我能賺多少?」
請多問一句:「為了賺這些,要耗損我多少『注意力』?」
金錢的自由只是幻象,注意力與情緒的自主,才是你人生真正的疆土。
現在,請你檢視一下你的生活:你覺得自己正被什麼所綁架?你犧牲了哪一項「財富」去換取另一項?
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或者你是否有一個「既賺錢又開心」的選擇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