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程式碼:關於決策,我們總是用錯了力氣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那個「想太多」的朋友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一位朋友:買杯咖啡要查三家評論,選個晚餐要滑十分鐘菜單,更別提換工作或買房這種大事,他能把優缺點列成一張像學術論文一樣的 Excel 表格。我們笑他「想太多」,但潛意識裡,我們都覺得這才是「負責任」、「聰明」的決策方式

但你沒想過,可能你最耗費心力的那些「深思熟慮」,正悄悄地耗盡你面對真正人生路口時的決策能量。我們總以為,面對所有不確定性,都要投入 100% 的腦力。


從「思維內耗」到「決策分級」的轉向

不是所有決定都值得你「用生命去思考」

心理學和決策科學裡有個殘酷的觀察:對於那些每天重複、「機械式」的決策,例如銀行審核信用、公司大量招募新人、甚至你每天早上該穿哪件衣服——人類的判斷力會被情緒、疲勞和認知偏見嚴重拖累

這時候,簡單的「簡潔模型」或一條清晰的決策規則,反而表現得更穩定、更有效率。它沒有人類的「內耗」。這就像你不需要為每個月的通勤路線,重新進行一次 GPS 運算

相反地,對於那些「獨特決策」,例如選擇人生的伴侶、職涯的轉折點、或一項重大的投資,這些影響人生軌跡的時刻,我們才真正需要系統性的「深思熟慮」。你需要騰出足夠的心智能量來產生替代方案,並客觀地用「3A 原則」(例如:Assessment、Alternative、Action)去面對真正的不確定性

所以,問題不在於你是否「愛思考」,而在於你是否「會分配思考」。 把你寶貴的「深思熟慮」,留給那些真正能重塑你人生的關鍵路口。別讓對咖啡的優柔寡斷,消耗了你對人生的清晰判斷


留存心力,做出好決定

我們的社群媒體充斥著各種焦慮,教我們如何「不犯錯」。但一個真正成熟的決策者,並不是「不錯」的人,而是「懂得在對的地方犯錯」的人

將重複性的日常決策「外包」給簡單規則,釋放出你稀少的專注力和精神彈性,去面對那些真正需要人性溫度和複雜權衡的獨特挑戰。這是讓你在高壓生活中,依然能保持心流和清晰思維的秘密。這就是一個「決策分級制」的意義,它讓你活得更像一個掌握全局的導演,而不是一個疲於奔命的演員

人生的難,不在於你做得不夠多,而在於你思慮得不夠精準

你不是不夠努力,你只是用錯了決策的力氣

你同意嗎?回頭看看,你最近一次為「小事」而煩惱,耗盡心神,但為「大事」卻倉促做出決定的經驗是什麼?留言分享你的「思維內耗」時刻,我們一起把決策力用在刀口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閒人,閒語
26會員
26內容數
閒人,閒語
閒人,閒語的其他內容
2025/10/15
這篇文章透過朋友阿哲的故事,探討人生價值的評估標準。作者認為,社會常以「最高峰」來衡量成就,卻忽略了每個人的「起跑線」。他主張,人生的價值應看「總距離」,即使起點是巨額負債,憑自身努力達到穩定生活,其前進的總距離可能比順遂登上高峰者更遠。文章鼓勵讀者將「遺憾」視為「隱藏資產」,是獨立解決問題能力、責
Thumbnail
2025/10/15
這篇文章透過朋友阿哲的故事,探討人生價值的評估標準。作者認為,社會常以「最高峰」來衡量成就,卻忽略了每個人的「起跑線」。他主張,人生的價值應看「總距離」,即使起點是巨額負債,憑自身努力達到穩定生活,其前進的總距離可能比順遂登上高峰者更遠。文章鼓勵讀者將「遺憾」視為「隱藏資產」,是獨立解決問題能力、責
Thumbnail
2025/10/14
本文從日常對話的「帕金森定律」出發,探討現代人常陷入「收入-費用=淨利」財務陷阱。作者提出創新的「獲利優先」原則(收入-淨利=費用),鼓勵讀者將儲蓄視為成本,先為未來預留資金,再分配剩餘的可支配所得。此觀念有助於釐清支出優先級,由「被動理財」轉變為主動掌握財務,真正為「未來的自己」負責,實現財富累積
Thumbnail
2025/10/14
本文從日常對話的「帕金森定律」出發,探討現代人常陷入「收入-費用=淨利」財務陷阱。作者提出創新的「獲利優先」原則(收入-淨利=費用),鼓勵讀者將儲蓄視為成本,先為未來預留資金,再分配剩餘的可支配所得。此觀念有助於釐清支出優先級,由「被動理財」轉變為主動掌握財務,真正為「未來的自己」負責,實現財富累積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以「做好自己的功課,別人怎麼對待你那是他的功課」為核心,探討了人際關係中的心理界線。它指出過度討好與迎合他人會導致內心空洞,強調應專注於自我成長與責任。文章鼓勵讀者拿回人生主權,將「被討厭」視為展現獨特自我的證明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以「做好自己的功課,別人怎麼對待你那是他的功課」為核心,探討了人際關係中的心理界線。它指出過度討好與迎合他人會導致內心空洞,強調應專注於自我成長與責任。文章鼓勵讀者拿回人生主權,將「被討厭」視為展現獨特自我的證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自我省思的四個步驟:客觀紀錄、分析總結、提出解法、結果分享。通過紀錄事情緣由、分析和總結,提出改進方法,並對結果進行分享,以避免再犯類似的問題。詳細分析了心態問題和做事方法方面的缺陷,並提出改進對策。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自我省思的四個步驟:客觀紀錄、分析總結、提出解法、結果分享。通過紀錄事情緣由、分析和總結,提出改進方法,並對結果進行分享,以避免再犯類似的問題。詳細分析了心態問題和做事方法方面的缺陷,並提出改進對策。
Thumbnail
"高效率"一詞,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以"事半功倍"的方式, 讓自己在相同的時間裡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任務", 而且質量更好、更出色? 那麼你每天都有好好休息嗎? 人的每一天都在做選擇,這些選擇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嗎?
Thumbnail
"高效率"一詞,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以"事半功倍"的方式, 讓自己在相同的時間裡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任務", 而且質量更好、更出色? 那麼你每天都有好好休息嗎? 人的每一天都在做選擇,這些選擇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嗎?
Thumbnail
研究指出,每天超過三萬五千個決定會導致決策疲勞,影響判斷和自控能力。學習如何識別重要和不重要的選擇,並使用時間管理技巧來降低決策疲勞。建議建立生活習慣、簡化衣著選擇和標準化流程,以減少不必要的決定。設定優先順序和使用決策矩陣來專注於重要問題。
Thumbnail
研究指出,每天超過三萬五千個決定會導致決策疲勞,影響判斷和自控能力。學習如何識別重要和不重要的選擇,並使用時間管理技巧來降低決策疲勞。建議建立生活習慣、簡化衣著選擇和標準化流程,以減少不必要的決定。設定優先順序和使用決策矩陣來專注於重要問題。
Thumbnail
我們花錢時都非常謹慎,但我們卻時常在浪費時間。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忙,我們有帳單要付,家裡要整理,孩子要照顧,當然還有工作要在期限內完成。太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反而讓我們沒有把有意義的時間留給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與他人的有意義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 “時間不夠” 時,我們真正的意思是
Thumbnail
我們花錢時都非常謹慎,但我們卻時常在浪費時間。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忙,我們有帳單要付,家裡要整理,孩子要照顧,當然還有工作要在期限內完成。太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反而讓我們沒有把有意義的時間留給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與他人的有意義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 “時間不夠” 時,我們真正的意思是
Thumbnail
好的策略思考,取決於反直覺的智力運用方式。傑出的策略思考者能容忍模糊性、察覺微弱信號、定義核心挑戰,並設計有效對策。本書透過實例解析致勝策略的邏輯,協助讀者獲得能應用在組織建構及個人發展的精微技巧。
Thumbnail
好的策略思考,取決於反直覺的智力運用方式。傑出的策略思考者能容忍模糊性、察覺微弱信號、定義核心挑戰,並設計有效對策。本書透過實例解析致勝策略的邏輯,協助讀者獲得能應用在組織建構及個人發展的精微技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