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沒繳清的學費與那棟「永遠無法完工的房子」
我認識一位朋友,我們叫他阿哲。從小到大,阿哲的成績都是頂尖,他的夢想是考上頂尖大學的法律系,成為一名律師,不僅為了自己,也想幫家裡解決那些似乎永遠繳不完的「債」。
高中畢業那年,他收到了夢寐以求的錄取通知。但就在開學前夕,家裡做生意徹底失敗,一筆沉重的債務像黑洞一樣吞噬了所有希望。
他記得父親當時紅著眼眶說:「兒子,家裡真的沒錢供你讀了。你能不能…先去工作?」阿哲的法律夢就這樣像一棟永遠無法完工的房子,停在了那個夏天。他沒有抱怨,直接進入工廠當了幾年的「輪班星人」,用汗水一點一滴填補家裡的債務黑洞。現在他是一名穩定的工程師,收入不錯,但每當聽到「律師」兩個字,眼神中總會閃過一絲微不可見的落寞。
社會只看「最高峰」,但你該看「總距離」
最近看到讀者私訊,認為他的人生是被家庭的經濟拖累,覺得「如果不是那筆債,我的人生可以很不一樣」。這讓我想起了阿哲。
社會總是用一把尺衡量成就:誰唸了名校、誰當了律師、誰爬到了高位——這是看你攀爬的「最高峰」。但這個標準,完全忽略了每個人的起跑線在哪裡。
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個更深刻的觀點:人生的價值,不該只看你攀爬的「最高峰」,而應該看你前進的「總距離」。
一位富二代從起點(平地)爬到「頂尖律師」(珠穆朗瑪峰),這是一種成就。但像阿哲這樣,他的人生是從「鉅額負債」(馬里亞納海溝)這個起點,憑一己之力,爬到了「穩定生活」(平地),他的實際前進總距離,很可能比那位爬到高峰的人還遠。
你失去的學業夢或音樂夢,固然令人心痛,但你因此獲得的責任感、抗壓性、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是你在順遂的路上永遠學不到的。這些艱難的經歷,是你的隱藏資產。
從「遺憾」到「昇華」的轉折
我們總會美化那條沒走的路,總覺得如果當年踏進了法律系,人生就會變得光芒萬丈。但你現在的穩定、你對家庭的支持、你沒有崩潰反而奮力前進的每一步,都是一場貨真價實的勝利。
這不是一句輕飄飄的「你很棒」就能帶過的,這是一個深刻的洞察:你的起點比別人低,所以你前進每一步所需要的努力和能量,都是別人的好幾倍。那些你稱之為「遺憾」的缺口,其實是社會目光看不到的、你獨自一人扛下的重量訓練。
你的遺憾,是社會為你的成就所設定的「隱藏難度」;而你沒有被它壓垮的每一天,都是一次偉大的逆風高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