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這首饒富意義的歌曲《童年》,是多少人共同的回憶。
猶記 2010 年出席台北小巨蛋舉行的「快樂天堂滾石三十」演唱會上,我清楚記得鄰座觀眾默默掏出面紙拭淚,而我也在那一刻體會了「噙淚」的感覺。那些旋律,輕輕喚醒了童年的一切。
從刑務所到漫畫館的再生故事
走一趟台中《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想要實地見證漫畫博物館的樣貌,卻驚訝地發現這塊園區基地的前身,竟是日據時期的《臺中刑務所》建築群。
老舊紅磚屋舍在歲月中褪色,如今卻以另一種姿態重生。歷史的氣息與漫畫的創造力交融,讓人彷彿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穿梭。喜的是,漫畫終於被正視。有了一處專屬基地,讓不同世代的漫畫迷都能相聚暢談。從小孩到長者,免門票參觀,適合親子同遊玩樂,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共鳴。

漫畫:想像力的養分
小學時期翻漫畫曾被視為「不務正業」的象徵。如今觀念雖轉變,但家長們仍少鼓勵。
殊不知漫畫蘊含的分鏡、構圖與敘事技巧,是培養視覺思考與創意的絕佳工具。它以圖片說故事,潛移默化地傳遞觀點與情感。
透過《課長島耕作》,我學到職場人際間的進退拿捏;在《柴門文》的愛情世界裡,我隨著角色的情緒起伏,感受那份難以言喻的心動;還有林政德筆下未竟的《藍衫 YOUNG GUNS》,那份「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青春遺憾,仍讓人念念不忘。
重新賦予建築生命力
整合營運開放後的休閒去處,全區基地土地與建築(共2.75公頃),包含市定古蹟臺中刑務所典獄官舍、演武場與浴場,以及官舍群,分別於門口設立牌解說,提供旅客認識這片園區的前世今生,感受建築場域與時空對話。
穿梭遊走於這15棟建築之間,戶外水池、老樹綠蔭、牆上彩繪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觀看不同展間的主題,與過往回憶產生共鳴。
最讓大、小朋友開懷的莫非於現場展示收藏了上千本來自台灣、日本的經典漫畫,如《火影忍者》《鬼滅之刃》《怪醫黑傑克》《七龍珠》等,這裡全都能免費翻閱,也因此為了安全起見門口需要人流管制。
園區邀請漫畫家阮光民現地創作後展覽,一格格水墨媒材作品結合日據時期發生的故事,透過人物、場景的描繪,生動呈現當下時空的畫面。
成長的畫格
漫畫曾經陪伴我走過漫長歲月,開啟未知世界的想像。
它是我理解人生、感受情感、學會觀看的啟蒙者。 回首那些被紙張與墨線包裹的時光,如同凝視池面水光的倒影,才明白這是一段值得反覆咀嚼、再三玩味的美好旅程。
歡迎前往【 NOWA 50+ 的風景 】與我進一步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