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省,省中有國」——初訪中興新村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台北被認為是台灣絕對的政治中心,但是在歷史上,台灣曾經擁有台北與南投兩大核心——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以及臺灣省政府,造就「國內有省,省中有國」的樣貌。

不過隨著「凍省」的歷史推移、九二一大地震的自然洗禮,南投的這個政治中心卻像被時代淘汰的豪宅,靜靜躺在那裡,等待一個不知道會不會來的「中國復興」:中興新村。

我對中興新村的印象一直只停留在歷史課本上,不過前日正好來到南投市,決定順便走訪中興新村的一小角。


「國內有省,省中有國」的中興新村

初到中興新村,只覺得寧靜而低調——究竟誰會嚮往一個「前省政府」的舊址?但是再細細品嚐,道路兩旁綠意盎然,然後是擁有前後院的獨棟房舍,鄰居們在社區中心的公園裡閒條,孩童在陽光下盪著鞦韆,那份悠閒和自在感根本是現代城市裡根本的奢侈品。

但這份悠閒,背後卻藏著一段台灣近代史最尷尬的政治角力。

1950年代國民政府遷台後,台北面臨一個極為尷尬的局面:代表中央的「中華民國政府」和轄管全島的「臺灣省政府」,竟然在同一個屋簷下辦公,行政權限大抵重疊,那到底誰才是島內的最高指揮機關?

為了這場「一山不容二虎」的政治離婚,中央政府決定把臺灣省政府從台北市「請」出去,除了政治考量外,也是基於軍事安全和防空疏散的需要,畢竟當時仍處於兩岸關係緊張的時期,分頭設立也算是多買一份保險。

最終位於南投市的營盤口雀屏中選,除了因為靠近山邊、位於縱貫鐵路以東等軍事條件外,這裡在1935年台中大地震也比較沒受到影響,具有一定的建設基礎,1956年省政府就從台北疏遷至此了,而「中興新村」這個名字,看得出來其政治意義。

雖然建村的背後擁有極強烈的政治和軍事動機,中興新村的設計卻顯得典雅。

它是台灣實施的第一個都市計畫,設計參照了英國倫敦「新市鎮」模式,核心概念就是「花園城市」,所以這裡綠地面積大,而且強調「以人為本」,將工作與住家結合在同一社區——這不就是現在我們所追求的居住環境嗎?我真沒想到早在一甲子之前,就已經存在這樣的理想社區,就算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裡依然是絕大多數社區的榜樣。

那為什麼中興新村變成如今人去樓空的景象呢?

1997年中央政府推動「臺灣省虛級化」(精省)。1998 年最後一任民選省長卸任,臺灣省政府不再是最高行政機關;而1935年躲過大地震的南投,卻在1999年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中未能倖免,這場災難讓中興新村超過一百多處房舍受損,五棟廳處大樓全數倒塌,永遠沉入了歷史回憶,這個曾經的光環之地從此開始沒落凋零。

根據統計,原本2,442戶宿舍,到了2025年9月底,使用中的只剩下1,246戶,沒人住的空屋缺乏維護,也開始引發治安和衛生疑慮,卻也保留了當時的許多痕跡,所以走進中興新村,彷彿走進一段活著的歷史。


時代的痕跡:臺灣省政府雨水蓋和臺灣省政府員工消費合作社

既然是因為軍事和政治原因而興建,可以想見這裡的路名和台北市一樣,肯定會有濃濃的「中國味」。

中山路、中正路、中華路、成功路、中興路⋯⋯,族繁不及備載,不過後來隨著時間推演,就出現了以里名、方位命名的調整,例如中華路改為「環山路」、成功路改為「中學路」、中興路改為光明四路(光明里)等。

現在的光明四路,就是過去的中興路。

現在的光明四路,就是過去的中興路。

至於人行道上的孔蓋就更有趣了——「臺灣省政府雨水蓋」這明顯跟其他地方路上的水溝蓋很不同。其實中興新村擁有全台灣第一套完整的雨、污水分流下水道系統,這套系統與道路系統環環相扣,如果道路系統有所改變,這套系統也會被破壞,因此整個中興新村的道路設計都沒有太大改變。

臺灣省政府雨水蓋

臺灣省政府雨水蓋

而這裡的道路設計就相當有趣了,因為是「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所以採行了人車分離制度,居民們可以走在人行道和家戶前的步行小徑上,穿梭其中,到處都可以串門子,這個設計也有助於形成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濃厚情誼,而且為了防空疏散需求,這裡還採取「低密度開發」,生活環境真的相當好,雲科大的學者李謁政就在節目《我們的島》上形容,調查這裡的文化資產簡直像在「挖掘寶物」。

另一方面,為了社區鄰里生活機能需要,每個里都有市場、小學、公園等,也是步行幾步就能抵達的距離,像是「臺灣省政府員工消費合作社」,如今還是一個仍然運作的市場和用餐集散地。


轉型角力與文資保衛戰:中興新村的未來是誰的未來?

儘管如此,這裡的住戶數量降低仍是事實,究其原因還是那麻煩的產權與開發爭議。

根據2022年行政院核定的「中興新村整體規劃」,村子被劃分為三大核心:北核心是歷史文化區、中核心是休閒生活區、南核心是大學城,由國立中興大學進駐,不過哭既元素的進駐引發了污染疑慮,同時如何和這裡的文化歷史元素共存,也是值得商議的部分。

另一方面,中興新村的房舍是官方宿舍,需多住民二代在父母過世後,沒有房屋所有權,必須搬家,將房子歸還給公家,他們必須在附近買房,才能繼續留在這個美好的環境附近,這就像是他們「無法擁有的家鄉」一樣。

最後,每次提到資產保存與活化,總會出現「該怎麼開發」的討論,是該完全不動嗎?那當地住民的發展權益何在?如果要開發,又要怎麼不變成「單純的土地開發計畫」?如果是活化,那怎麼讓前來的旅去不只是單純來這裡消費跟走馬看花?畢竟,我們已經見證過無數「複製貼上」的老街案例了。

這似乎也不是我能決定的,身為一個體驗者,我只是走在這林蔭大道和社區小境內,一邊觀察、一邊感受、一邊想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懷仔的騎旅筆記
158會員
162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懷仔的騎旅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6/22
韓國女團NewJeans所推出的單曲《How Sweet》MV引爆了一個詞彙:「台灣感性」(대만감성)。「台灣感性」大意就是結合懷舊、自然與日常情感的美學,強調日常感、生活感、街頭感。但這背後的行程賣或源自於差異,以及說故事的角度。台灣人該怎麼解讀這個地方感?
Thumbnail
2025/06/22
韓國女團NewJeans所推出的單曲《How Sweet》MV引爆了一個詞彙:「台灣感性」(대만감성)。「台灣感性」大意就是結合懷舊、自然與日常情感的美學,強調日常感、生活感、街頭感。但這背後的行程賣或源自於差異,以及說故事的角度。台灣人該怎麼解讀這個地方感?
Thumbnail
2025/06/19
中央山脈被視為台灣的護國神山,卻也是東西交通的一大阻礙。中橫公路如鏡中月水中花,路在那裡,地圖上也看得見,卻難以親近。非當地人唯一能前進的方式,就是搭乘豐原客運865路公車,一睹這條柔腸寸斷的公路的壯麗峽谷、水庫和大甲溪風貌。
Thumbnail
2025/06/19
中央山脈被視為台灣的護國神山,卻也是東西交通的一大阻礙。中橫公路如鏡中月水中花,路在那裡,地圖上也看得見,卻難以親近。非當地人唯一能前進的方式,就是搭乘豐原客運865路公車,一睹這條柔腸寸斷的公路的壯麗峽谷、水庫和大甲溪風貌。
Thumbnail
2025/06/14
集集線不愧是台鐵最長支線,從鐵道風光、地震記憶、結合水果產業的冰淇淋,再到歷經木業興衰的車埕「小台北」,都讓人印象深刻,也讓人願意重遊。
Thumbnail
2025/06/14
集集線不愧是台鐵最長支線,從鐵道風光、地震記憶、結合水果產業的冰淇淋,再到歷經木業興衰的車埕「小台北」,都讓人印象深刻,也讓人願意重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活在雙北這個區域好幾年,從讀書的多數時間都在這裡,但是很少人知道在這個區域裡有一座百年老城的存在, 就是---臺北府城 這座古城當初建立的位子在大稻埕和艋舺(萬華)之間的平地。這座城1884年完工,但1904年就已經被拆除大部分城牆,五座城門裡留下四座保留到今天。   打開捷運地圖就可以很
Thumbnail
生活在雙北這個區域好幾年,從讀書的多數時間都在這裡,但是很少人知道在這個區域裡有一座百年老城的存在, 就是---臺北府城 這座古城當初建立的位子在大稻埕和艋舺(萬華)之間的平地。這座城1884年完工,但1904年就已經被拆除大部分城牆,五座城門裡留下四座保留到今天。   打開捷運地圖就可以很
Thumbnail
南海園區 嗯是台北建中對面的南海園區裡面的一個建築,台灣藝術教育館,也是宮殿式的建築,史博,工藝館都是這樣子,感覺上就像是想要重現北京的那個感覺,其實不喜歡這一帶,因為在威權的象徵與代表。其實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建築。這只是政治人物告訴妳我在這裡的一棟建築。並不是帶給人民使用的。雖然不喜歡它,但我還
Thumbnail
南海園區 嗯是台北建中對面的南海園區裡面的一個建築,台灣藝術教育館,也是宮殿式的建築,史博,工藝館都是這樣子,感覺上就像是想要重現北京的那個感覺,其實不喜歡這一帶,因為在威權的象徵與代表。其實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建築。這只是政治人物告訴妳我在這裡的一棟建築。並不是帶給人民使用的。雖然不喜歡它,但我還
Thumbnail
由近年的衛星圖可以看出,整個台中市的市區包含中區、南區、北區、東區、西屯、南屯與北屯大部分區域,更延伸到大里、烏日等原台中縣區。今日的臺中市區範圍,對應到日治1920年~1945年間的行政區劃,大概就是臺中州臺中市與大屯郡西屯庄、南屯庄、北屯庄及大里庄等地。 臺中市街改正 日本治臺後,18
Thumbnail
由近年的衛星圖可以看出,整個台中市的市區包含中區、南區、北區、東區、西屯、南屯與北屯大部分區域,更延伸到大里、烏日等原台中縣區。今日的臺中市區範圍,對應到日治1920年~1945年間的行政區劃,大概就是臺中州臺中市與大屯郡西屯庄、南屯庄、北屯庄及大里庄等地。 臺中市街改正 日本治臺後,18
Thumbnail
4月3日地震席捲全臺,臺北市多處地區遭受影響,其中以南機場地區受創最為嚴重。臺北市長蔣萬安6日前往忠勤里察看地震災後屋舍受損情形,並表示將全力支援災後修復與防災工作。蔣萬安指出,地震當日他就到307巷和309巷進行實地視察,發現多處屋柱受損嚴重,隨即請專業技師現場勘查、立即啟動應變機制,預防性地
Thumbnail
4月3日地震席捲全臺,臺北市多處地區遭受影響,其中以南機場地區受創最為嚴重。臺北市長蔣萬安6日前往忠勤里察看地震災後屋舍受損情形,並表示將全力支援災後修復與防災工作。蔣萬安指出,地震當日他就到307巷和309巷進行實地視察,發現多處屋柱受損嚴重,隨即請專業技師現場勘查、立即啟動應變機制,預防性地
Thumbnail
「宜蘭不是指行政疆界,而是個狀態。」 當前最夯的便是在地學,例如:台北學、桃園學等,但台灣就這麼小,哪來的這麼多學、那麼多的差異。學跟學之間除了地域的名稱之外,除了談在地、自明性的東西之外,更重要的尋找一種不同於西方城市發展價值的台灣學的普遍價值,讓台灣學成為一論述台灣價值的基礎,再依
Thumbnail
「宜蘭不是指行政疆界,而是個狀態。」 當前最夯的便是在地學,例如:台北學、桃園學等,但台灣就這麼小,哪來的這麼多學、那麼多的差異。學跟學之間除了地域的名稱之外,除了談在地、自明性的東西之外,更重要的尋找一種不同於西方城市發展價值的台灣學的普遍價值,讓台灣學成為一論述台灣價值的基礎,再依
Thumbnail
被戲稱為天龍國的台北市,高樓林立,宛如一座都市叢林。台北市本身為一個盆地地形,市區內除了公園之外,若想要享受大自然,去踏青或是健行散步,市內其實有不少地方值得一訪。而北投從日據時期就是著名的溫泉區,除了泡溫泉外,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逛。坐上捷運,不出一個小時,就能到北投去泡湯,再來個下午茶⋯⋯
Thumbnail
被戲稱為天龍國的台北市,高樓林立,宛如一座都市叢林。台北市本身為一個盆地地形,市區內除了公園之外,若想要享受大自然,去踏青或是健行散步,市內其實有不少地方值得一訪。而北投從日據時期就是著名的溫泉區,除了泡溫泉外,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逛。坐上捷運,不出一個小時,就能到北投去泡湯,再來個下午茶⋯⋯
Thumbnail
台中 面積2,215平方公里/人口約284萬人 是臺灣第二大城市 經常與彰化縣、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 「臺中」也顧名思義「臺灣的中央」,名稱始於日治時期。 光緒11年臺灣建省,首先在中部設台灣府並設省城,日明治29年設台中州,而有了台中。 台中可以說是位於台灣西半部的樞紐位置。 大
Thumbnail
台中 面積2,215平方公里/人口約284萬人 是臺灣第二大城市 經常與彰化縣、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 「臺中」也顧名思義「臺灣的中央」,名稱始於日治時期。 光緒11年臺灣建省,首先在中部設台灣府並設省城,日明治29年設台中州,而有了台中。 台中可以說是位於台灣西半部的樞紐位置。 大
Thumbnail
臺中市 「臺中」這個名稱始於日治時期,故名思義有著「臺灣之中央」的意境。 臺中市為中華民國直轄市,是臺灣六都之一,也是中臺灣唯一的直轄市。 全市面積2,215約平方公里,設籍人口約284萬人,為臺灣第二大的城市,也擁有全臺灣第二大的港口,市內的清泉崗基地則為全台最大的空軍基地。 臺中
Thumbnail
臺中市 「臺中」這個名稱始於日治時期,故名思義有著「臺灣之中央」的意境。 臺中市為中華民國直轄市,是臺灣六都之一,也是中臺灣唯一的直轄市。 全市面積2,215約平方公里,設籍人口約284萬人,為臺灣第二大的城市,也擁有全臺灣第二大的港口,市內的清泉崗基地則為全台最大的空軍基地。 臺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