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科技碎碎念 傳送門
Youtube 傳送門
「大肚報報」社群傳送門
快速重點摘要
- 企業虛擬化基礎設施正經歷重大變革
- 博通(Broadcom)收購威睿(VMware)後大幅提高授權費用和最低核心數要求,導致中小企業急於尋找替代方案,包括遷移至 Hyper-V、Nutanix 或雲端環境。
- 開源方案 Proxmox 雖然被視為潛力股,但因缺乏企業級的 24 小時全年無休服務水準協議(SLA),難以全面進入大型企業市場。
- 人工智慧(AI)代理人與應用進入實用化階段
- Anthropic 推出「Claude 技能」(Skills for Claude),透過簡單的 Markdown 檔案和 YAML 中繼資料,大幅提高 AI 代理人在特定工作環境下的自動化和效率,預期將引發相關應用爆發式成長。
- AI 大幅降低了維基百科(Wikipedia)的人類瀏覽量,頁面瀏覽量較 2024 年同期下降約 8 %,這對該資源的長期永續性構成威脅。
- 蘋果產品策略重大調整與市場趨勢
- 據報導,蘋果計劃在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推出配備 M6 晶片、OLED 螢幕和觸控功能的 MacBook Pro 機型,這與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過去反對筆記型電腦觸控螢幕的立場相悖。
- 蘋果已簽署為期 5 年、每年 1.4 億美元的協議,自 2026 年起在 Apple TV 獨家播放所有一級方程式(Formula 1)賽事。
- 開源軟體供應鏈的安全性挑戰極為嚴峻
- 針對 XZ Backdoor 事件的分析顯示,此類精心策劃的惡意行為,即使是嚴謹的 Debian 套件開發者,也難以在常規稽核中發現,凸顯了軟體供應鏈潛在的未檢測威脅。
- 科學界重要發現與社會經濟壓力增加
- 最新的諾貝爾科學獎頒給了對量子力學、沙漠空氣取水分子結構,以及調節免疫系統預防自體免疫疾病的調節性 T 細胞等基礎研究。
- GoFundMe 執行長指出,由於持續的通貨膨脹和高昂的生活成本,越來越多美國人透過群眾募資來支付日常雜貨費用,這反映了家庭預算和基本需求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
資訊科技基礎設施與產品策略
- 威睿(VMware)虛擬化平台大批客戶遷移
- 由於博通(Broadcom)收購威睿(VMware)後,大幅提高了授權費用,且增加了最低核心數要求,導致其中小企業客戶的年度授權成本最低約為 2 萬美元,迫使許多企業考慮轉換平台。
- 客戶選擇的替代方案十分多元:
- 約有一半客戶轉向 Hyper-V,主要是因為 Hyper-V 的授權成本通常已包含在 Windows Server 授權中,且功能已足夠應付關鍵需求。
- 部分客戶遷移至 Azure 或其他代管環境,這對沒有主要辦公室檔案伺服器或要求不高的業務應用程式來說,是相對容易的步驟。
- 其他企業則擴大使用或轉向 Nutanix,尤其是針對虛擬桌面基礎建設(VDI)或傳統的三層式應用程式工作負載。
- 在 KVM 生態系統中,客戶也在嘗試 OpenNebula、CloudStack、Proxmox、OpenStack、HP VME 和 Oracle Virtualization 等多種方案。
- 開源虛擬化方案的企業級挑戰
- Proxmox 在技術上被認為足以取代威睿(VMware),但在推向企業市場時面臨重大障礙。
- 企業通常要求 24 小時全年無休的服務水準協議(SLA),但 Proxmox Server Solutions GmbH 提供的支援服務在商業日內的回應時間為 2 小時。
- 對於任何規模的公司而言,沒有 24 小時全年無休的支援,幾乎不可能取代威睿,因為關鍵任務系統需要隨時待命的專家支援。
- 不過,Proxmox 的金級合作夥伴如 croit.io,則透過「跟隨太陽」(follow the sun)支援團隊提供 24 小時全年無休的企業支援。
- 蘋果硬體發展方向的重大轉變
- 彭博社(Bloomberg)報導指出,蘋果計劃在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於部分 MacBook Pro 機型中導入觸控螢幕。
- 新的筆記型電腦預計將配備 M6 晶片、OLED 螢幕,以及為提高穩定性而設計的強化鉸鏈和螢幕硬體。
- 機身將更輕薄,顯示器頂端的「瀏海」設計將被「挖孔」(hole punch)設計取代,環繞前置鏡頭。
- 這些變革預計會增加成本數百美元,蘋果計劃先在高階 MacBook Pro 上推出這些功能,並根據市場需求來決定是否擴展到低階選項。
- 蘋果也正在開發折疊式 iPhone,但預計發布時間可能會延遲到 2027 年,主要原因是需要更多時間來完成關鍵設計元素,特別是裝置的鉸鏈。
人工智慧(AI)與數位生態系統
- 人工智慧(AI)代理人技術的最新突破
- Anthropic 推出了「Claude 技能」(Skills for Claude),允許使用者建立包含說明、腳本和資源的 Markdown 檔案夾,以根據特定任務優化 Claude 的性能。
- 這項功能利用 Claude 的編程環境來建立能夠自動執行電腦任務的代理人。
- Mind Space 應用程式中集成了 Gemini AI,讓使用者可以利用 Google 的 AI 模型來參考儲存的內容。
- Anthropic 產品負責人表示,「技能」的重點在於提供一種方法,讓組織能夠教導 Claude 在其特定情境中完成工作,而非追求任意的基準測試。
- 「技能」概念極為簡單,僅需數十個代幣(tokens)的 YAML 中繼資料,即可讓模型在需要時載入完整的技能細節,具有很高的代幣效率。
- OpenAI 產品與溝通上的爭議
- OpenAI 研究人員錯誤宣稱 GPT-5 找到了 10 個愛多士問題(Erdős problems)的解決方案,但事實上該模型只是找到了數學家湯瑪斯·布魯姆(Thomas Bloom)未知的現有研究成果。
- Deepmind 執行長德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批評此事為「尷尬」,指出 OpenAI 在溝通上過於草率。
- 數學家認為,人工智慧(AI)目前最有用的潛力是作為研究工具,加速耗時的文獻回顧等基礎研究任務,而非獨立解決複雜的數學問題。
- OpenAI 暫時停止了 Sora 影片模型中,生成馬丁·路德·金恩二世(Martin Luther King Jr.)影像的功能,以回應其遺產委員會提出的「不敬描繪」問題。
- 人工智慧(AI)對知識共享的衝擊
- 維基媒體基金會表示,由於生成式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和搜尋引擎摘要直接使用維基百科的內容,卻沒有導引用戶點擊回原始來源,導致維基百科的人類瀏覽量顯著下降約 8 %。
- 維基媒體基金會認為,流量損失威脅到該資源的長期永續性,因為這會減少志工加入並豐富內容,同時減少個人捐款。
- 儘管如此,維基百科的資料對於訓練大型語言模型(LLM)和提供搜尋引擎摘要來說,仍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價值。
- Meta 在人工智慧(AI)安全和產品上的行動
- Meta 正在為其平台上的未成年人實施新的安全功能,包括允許家長停用子女與合成角色的私訊聊天、封鎖特定人工智慧(AI)角色,並檢視與聊天機器人討論的一般主題。
- 這些更新計畫於 2026 年初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洲實施,以應對監管機構對聊天機器人可能對未成年人產生負面影響的審查。
- Meta 將逐步淘汰適用於 Mac OS 和 Windows 的 Messenger 應用程式,並將桌面用戶引導至網路版本或 Windows 上的 Facebook 應用程式來存取聊天功能。
軟體供應鏈安全與工程管理
- XZ 後門事件揭示的稽核困難性
- 2024 年春季發現的 XZ Utils 後門(版本 5.6.0/5.6.1)震驚了開源社群,幸運的是該惡意程式被安德烈斯·弗羅因德(Andres Freund)及時發現,並迅速移除。
- 後門由兩部分組成:偽裝成測試檔案的二進位檔案,以及修改建置腳本(m4/build-to-host.m4)以將後門植入到建置的二進位檔案中。
- 惡意攻擊者精心策劃,預料到所有典型的稽核方法,這使得即使是使用 git-buildpackage 最佳實踐的開發人員,也難以在導入新上游版本時察覺。
- 由於 Autotools 檔案(例如 m4/build-to-host.m4)通常充滿客製化 M4 語法和 Shell 腳本,且充斥著執行變數內容的子 Shell,使其代碼審查異常困難。
- 開源軟體供應鏈的結構性挑戰
- 目前在 Debian 中,只有 93 % 的原始碼套件在 git 上進行追蹤,且重要的套件如 Coreutils 和 Bash 並未使用版本控制,這使得全面稽核變更極為困難。
- 由於缺乏統一、共享的工作流程和政策,導致判斷套件中的「正常」偏差與惡意偏差變得過於困難。
- 作者認為,應鼓勵更廣泛地使用合併請求(Merge Requests)和程式碼審查文化,以取代目前單獨的套件開發工作,從而增強信任和安全性。
- 作者堅信,我們只能信任開源軟體,因為閉源軟體無法被稽核,使用者只能信任廠商的說法,無法確認軟體庫是否被清理乾淨或是否有意圖性的後門。
- 資深工程師失去信任的行為模式
- 資深工程師往往因沿用初級階段被讚揚的行為,而在職涯後期失去信任,因為對他們的期望發生了轉變。
- 一些從初級到資深職位的行為轉變包括:
- 「我來搞定就好」:從主動性轉變為魯莽,資深工程師被期望建立系統和流程,考慮溝通與影響範圍,而非單純的修復。
- 「夜間與週末工作」:從熱忱轉變為發出不穩定訊號,資深工程師必須以身作則,建立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可持續性。
- 「問很多問題」:從好奇心轉變為顯示知識缺口,資深工程師的問題被期望是精準的,而不是散亂的。
科學進展與全球經濟概況
- 諾貝爾科學獎的重大貢獻
- 物理學獎:頒發給對量子力學的證明,特別是量子力學穿隧效應(quantum mechanical tunneling)的原理,這項研究為現代手機和固態硬碟等技術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 化學獎:頒發給分子結構的開發,此結構能夠從沙漠空氣中收集水分子,並從空氣中提取污染物(例如:煙霧),該結構結合了金屬和有機框架,充當高效且多孔的過濾網。
- 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對免疫系統調節的研究,發現了調節性 T 細胞(regulatory T cells),這些細胞有助於防止 T 細胞攻擊自身身體組織,該發現對癌症和自體免疫疾病的療法具有重大影響。
- 諾貝爾獎的社會性問題
- 科學界普遍認為,此類獎項可以激勵人心,但大多數獲獎者並非以獲獎為主要目標,科學本身才是目標。
- STEM 領域的獎項有約 96 % 來自同一諾貝爾學術家族,且大多數集中在五個國家,這顯示出獎項存在「裙帶關係」問題。
- 獲獎標準中有一項據稱是工作成果必須被引用至少 1,000 次,然而少數族群被引用的次數較少,這可能使不平等現象持續存在。
- 預計在 20 年內,美國獲獎人數可能會大幅下降,原因在於學術資金受到影響,而中國科學家則可能會有更多人獲獎。
- 經濟壓力與民生狀況
- GoFundMe 執行長透露,美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越來越多美國家庭被迫透過群眾募資來支付雜貨費用,這標誌著該平台從應對「一次性緊急事件」轉向協助「日常生存」。
- 儘管總體通貨膨脹率從高峰期回落,但雜貨、租金和托兒服務等累積的物價上漲仍持續對家庭預算造成壓力,尤其是沒有儲蓄緩衝的家庭。
- 由於工資增長不足和借貸成本提高,群眾募資正在成為一種「平行安全網」,替代了無法完全彌補差距的公共援助和福利。
- 藥品專利與國際事件
- 山德士(Sandoz)藥廠計畫在 2026 年第 1 季在加拿大推出通用名(generic)的 Semaglutide 藥物(Ozempic/Wegovy)。
- 由於諾和諾德(Novo Nordisk)未能在 2019 年繳納 Semaglutide 在加拿大的年度維護費,導致其專利在加拿大失效,該專利無法被恢復,這被認為是一個重大失誤。
- 相較之下,Semaglutide 在美國的專利保護預計將持續到至少 2032 年。
監管與政府變革(墨西哥)
- 數位監管機構的轉型與權力集中
- 墨西哥聯邦電信研究院(IFT)終止運作,其職能大部分將由新成立的電信監管委員會(CRT)接管,該委員會將作為數位轉型電信局(ATDT)的非集中化機構。
- IFT 的關閉被認為反映了現任政府集中控制權力的意願,該機構曾負責促進競爭、連結性和保護消費者權益。
- 此類獨立監管機構的存在是與加拿大和美國自由貿易協定的要求之一,IFT 的消失在競爭和避免壟斷收費方面造成了空白。
- 財政監管和數位平台資料存取
- 墨西哥批准了《聯邦財政法》改革,允許稅務管理局(SAT)永久、線上且即時存取數位平台(從串流服務到交通或銷售服務)的內部營運資料。
- 此措施旨在現代化稅收徵收,但因賦予當局過多權力並允許其在平台拒絕提供存取時,可以暫時封鎖服務,而引發對隱私權侵犯的質疑。
- 針對暴力電子遊戲的徵稅
- 墨西哥批准了 2026 年預算案,將對被認為是「暴力」的電子遊戲徵收 8 % 的稅。
- 財政部長表示,此措施的目的不是為了增加稅收,而是為了減少暴力,儘管預計將帶來 1.83 億披索(約 1,830 萬美元)的收入。
- 批評者認為,將暴力與電子遊戲相關聯是一種「找替罪羔羊」的行為,忽略了更嚴肅、長期的研究結果,並且這是一種缺乏媒體和行業知識的表現。
軟體架構與設計原理
- UNIX 管道的架構突破與優勢
- UNIX 管道(Pipelines)的核心價值在於實現了真正的隔離(True Isolation),這使得軟體具有高度的可組合性(Composability)。
- 資料隔離:程序之間僅透過明確的資料流進行通訊,每個程序擁有獨立的記憶體,消除了共享狀態問題。
- 控制流隔離:預設為非同步執行(Asynchronous by Default),發送者(Sender)不會等待接收者(Receiver)處理完資料才繼續工作,打破了同步執行的限制。
- 語言中立性:由於程序透過簡單的位元組流介面通訊,可以輕鬆組合使用不同編程語言編寫的程式。
- UNIX 管道的歷史局限性
- UNIX 管道的設計反映了 1970 年代的實現限制,包括:
- 以文字為中心的設計:Shell 語法基本上基於線性文字,限制了命令組合,使其難以表達非線性、複雜的資料流。
- 僅限線性拓撲:管道強制實行嚴格的線性流動(一個輸入,一個輸出),難以實現資料扇出(Fan-out)到多個消費者或合併多個生產者的資料流。
- 重量級實現:每個 UNIX 程序都是重量級閉包(Heavyweight Closures),涉及完整的記憶體保護、排程開銷和上下文切換成本。
- 缺乏扇出功能,加上線性文字語法,訓練了數代程式設計師以「單向資料流」思考,而忽略了許多問題可從自我修正的循環架構中受益。
- 現代系統的改進方向
- 現代系統應利用輕量級程序:大多數現代語言執行環境(例如:閉包、訊息佇列和事件迴圈)已具備比作業系統程序更高效的管道式組合能力。
- 更豐富的資料類型:應保持傳輸層簡單(位元組或訊息),同時允許在協定層上建立結構化資料(如 JSON 或 Protocol Buffers),實現「按需組合」。
- 真正的平行性:利用多核心系統,軟體架構師應將程序劃分成可以完全容納在私有快取中的小組件,或使用具有真正隔離的中央處理器(CPU)與私有記憶體,而非依賴時間共享來模擬平行性。
資料來源
- Bytes: Week in Review — Instagram to limit content for teens, Walmart lands OpenAI deal, and Apple rebrands streaming service
- Nuevos impuestos a videojuegos violentos – NTX 432
- Why We Celebrate Nobel Prize Winners – DTNS Weekend
- Wikimedia Claims AI Is Reducing Wikipedia Traffic - DTH
- MacBook Pros Might Soon Have Touchscreens – DTNS 5127
- A U.S. Representative Voiced “Very Serious” Concerns About Licensing TikTok’s Algorithm - DTH
- Skills For Claude As A New AI Paradigm?
- Ozempic's Patent Expires in January: Novo Nordisk's Canadian Mistake
- The White House is already one of the most blocked accounts on Bluesky
- OpenAI researcher announced GPT-5 math breakthrough that never happened
- What Unix pipelines got right and how we can do better
- Could the XZ backdoor been detected with better Git/Deb packaging practices?
- The Zipper Is Getting Its First Major Upgrade in 100 Years
- US Government Uptime Monitor
- Ask HN: What are people doing to get off of VMware?
- I wish SSDs gave you CPU performance style metrics about their activity
- Windows 11 25H2 October Update Bug Renders Recovery Environment Unusable
- Did Space Debris Hit A United Flight Over The Rockies Thursday?
- How Senior Engineers Lose Trust
- GoFundMe CEO: economy is so bad his customers crowdfund to pay for groceries
- X is launching a marketplace for inactive handles
- China claims the NSA conducted cyberattacks on its national time center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