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地6》還在為「服務器穩定」焦頭爛額時,Embark Studios的新遊《Arc Raiders》卻用一場「服務器大滿貫」測試,直接在Steam上砍下189,668人同時在線峰值——這不僅讓它成為周末Valve平台的「流量王者」,更讓整個射擊圈對這款「撤退射擊遊戲」刮目相看:10月30日即將發布的它,到底能不能攪動當前的遊戲格局?
🌪️ 核心炸彈:19萬人同時在線,Steam周末「最靚的仔」不是《戰地》?
週末(10月14-15日)舉行的《Arc Raiders》「服務器大滿貫」測試,無疑是近期遊戲圈最驚人的事件之一——作為發售前的最後一次公測,這款「撤退射擊」(Ext extraction shooter)遊戲在Steam上的並發玩家數,直接衝上189,668人峰值!
要知道,這個數據放在整個Steam歷史中都屬「第一梯隊」:
- 相比於《戰地6》8月公測的50萬峰值,《Arc Raiders》的數據看似「稍遜」,但卻要知道——前者是「傳統大製作射擊遊戲」,而後者是「類《逃離塔科夫》的小眾類型」,能吸引19萬人,說明它已經抓住了一批「願意為新類型買單的死忠粉」;
- 連《逃離塔科夫》官方都悄悄轉發了測試報道:「看來即將登入Steam的我們,要加把勁了……」
🔧 為什麼這場測試如此重要?發售前的「最後驗證」
對Embark Studios來說,這場「服務器大滿貫」絕不是「走過場」——它的核心目的是「壓測服務器極限」,為10月30日的正式發布「掃清障礙」。測試中,玩家真實體驗了遊戲的核心內容:
- Dam Battlegrounds地圖:佔地數平方公里的廢墟城市,滿布敵人、陷阱與寶藏,撤退時必須面對「敵軍圍追堵截」;
- 進程與製作系統:玩家需在有限時間內收集資源、製造裝備,並在「撤離點」生成前離開,錯過就只能重來;
- 任務系統:從「偷取敵方資料」到「營救隊友」,每個任務都充滿隨機性,甚至會觸發「敵人增援」劇情。
Embark工作室負責人直言:「我們要確保發布當天,服務器不會因為玩家湧入而崩潰——這次測試的數據顯示,我們已經做到了。」
🆚 對比《The Finals》:Embark的“服務型遊戲”之路走得怎麼樣?
提到Embark,很多人會想起他們的上一款遊戲——《The Finals》(免費競技射擊)。2023年12月發布時,該遊戲Steam並發峰值曾達80萬,創下當年競技遊戲記錄,但後續玩家數量卻銳減,被指「內容更新過慢」。
這次《Arc Raiders》的測試,無疑是Embark的「翻盤戰」:
- 類型轉型:從「瞬間對決的競技射擊」轉向「長時間線的撤退生存」,更能吸引「喜歡沉浸體驗」的玩家;
- 預售布局:遊戲尚未發布,Steam預購量已突破50萬,遠超《The Finals》發布前的預期;
- 服務器承諾:測試中加入「動態載入」技術,即使玩家數量暴增,也不會出現「卡頓掉線」問題。
🎯 10月30日:《Arc Raiders》能成為「撤退射擊」新標杆嗎?
當前,射擊遊戲市場已被《戰地6》《絕地求生》等「大廠製作」壟斷,《Arc Raiders》要想闖出一片天,必須憑藉「獨特賣點」:
1. 「撤退機制」的創新
不同於傳統射擊遊戲的「勝負定局」,《Arc Raiders》的核心是「在敵人圍剿下安全撤退」——玩家即使戰敗,也能保留部分資源,下次繼續挑戰,這種「進化式體驗」讓人上癮。
2. AI敵人的「智慧」
測試中,玩家反饋「敵人不像腳本,會偽裝、會包抄」——據悉,遊戲採用了Embark自研的「生成式AI」,敵人行為會根據玩家動態調整,再也沒有「站著挨打的傻對手」。
3. 跨平台對戰的實現
Steam、Epic、PS5、Xbox Series X/S四平台同時測試,玩家無論用什麼設備,都能匹配對戰——這對「想和朋友跨平台玩」的用戶來說,無疑是「殺手鐧」。
💬 最後問你:你會在10月30日入手《Arc Raiders》嗎?
無論是被「19萬人峰值」震撼,還是被「撤退機制」吸引,《Arc Raiders》的到來,都將為射擊遊戲市場注入一絲新鮮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