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9【瀬戸内国際芸術祭2025】藝術の秋:聞名全球的當代藝術聖地。直島
如今,直島因融合藝術與安藤忠雄的建築而聞名全球,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BBC也列出直島是「The 25 best places to travel in 2025」。

這次在旅程中因為日本有突如其來的颱風,行程臨時做了調整,決定提前1天來去參加人中第1次的《瀬戸内国際芸術祭2025》。

JR宇野港線藝術計劃-JR宇野站
JR宇野駅本身就是藝術祭的作品之一。

愛の女神像
宇野駅前有一座2002年設置的《愛的女神像》,雖非藝術祭的展品,但仍是此地的地標作品。

不少人是從高松作為跳島的出發點,我們則是從岡山站作為起點,搭電車到宇野站,然後步行約5分鐘到宇野港。

宇野港這區也是展區之一,在搭船之前,先把握時間逛逛宇野港周邊的藝術品。

夫智鉉-The Home

宇野港高速船乘船及售票處

宇野-直島(宮浦)
大人往復 570円,現金支付
Ferry約20分、高速船約15分
高速船的買票處就在搭船處

前往直島的主要交通方式有2種,1.是從香川的高松港出發,Ferry約50分、高速船約30分,2.是從岡山的宇野港出發,Ferry約20分、高速船約15分。

宇野港搭Ferry和高速船分別是在不同的碼頭,那天跑錯碼頭,還好讓我們半路遇到主動和我們打招呼的藝術祭志工,志工耐心地回答我們問題,還帶著我們去兌換作品鑑賞護照,真心覺得是老天爺安排來幫助我們的天使,讓誤打誤撞的我們有個不錯的開始。(深謝)

【直島。Naoshima】

草間彌生-《赤南瓜》

一進港就會看到鮮紅的點點南瓜在迎接到港的人。

3 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總共有春、夏、秋 3 個會期。2025年的秋会期則是10月3日(Fri)至11月9日(Sun)

如今,直島因融合藝術與安藤忠雄的建築而聞名全球,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BBC也列出直島是「The 25 best places to travel in 2025」。凡夫俗子的我們選擇先去名氣響亮的直島,除了是作為了解《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開端,加上每天都有注意混雜情報,瞭解直島真的是大熱門,這天剛好是平日,希望稍微避開擁塞的情況。

藤本壮介-《直島パヴィリオン》

遠處一個白色多面體也是作品,這個作品的作者就是後來接下2025大阪世博會場的設計總監-藤本壯介,藤本壯介以「大屋根」為主軸,打造世界最大木造建築物,除了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也為大阪世博寫下重要的一頁。當時漫步在「大屋根」的環狀步道,眼前劃出一道流暢的天際線,真的是超美的。
☛大阪│大阪萬博EXPO2025:事前預約0的非攻略一日散策

這天抵達直島是13:45,所以在宮浦港口區沒有停留太久就搭13:57的町営バス前往本村,在農協前下車開始今天的行程。

家計畫《舌上夢》-大竹伸朗

《家プロジェクト-家計劃》是從1998年開始,《家プロジェクト-家計劃》是將直島的房屋、寺廟和神社進行翻新再造。

建築物前身是牙科診所,藝術家大竹伸朗把這個空間進行改造,作品從2006年就開始展示。日本藝術家村上隆表示,大竹伸朗可謂他的啟蒙者,當年他就是看了大竹伸朗的作品,才走上藝術之路。

裡面有一具巨大的自由女神像,佇立在和室與洋房之間。

The Naoshima Plan 《水》-三分一博志

這個展場可以自由參觀不需要任何費用。

這個作品並不是「家計畫」的一部分,是由福武財團發起的藝術計劃。

老屋在前庭有個水池,水池裡又有假山沙洲。

建築師三分一博志讓水元素巧妙穿透在整座老房裡面,遊客甚至可以在這裡泡腳,的確是很適合在這休憩打卡。

家計畫《碁会所》-須田悦弘

碁会所就是圍棋所,這裡也是過去直島居民下圍棋的遺跡。
這個作品於2006年開始展出,房間裡擺上木雕山茶花,另一個房間則是留白的手法。

家計畫 角屋 《Sea of Time ’98》-宮島達男

這個作品從1998年就開始展出,當時直島町的人們在這間超過200年的老屋一同參與《Sea of Time ’98》的創作,這件作品也成為當代藝術進入當地社區的契機。

這件作品使用125個LED數字計數器,"隨機(?)"放置在光線微弱的日本家屋內的水池中。1998年2月,125名,從5歲至95歲的直島居民共同參與了「Time Setting Meeting」,設定自己想要的參數,然後展出。

參與的島民後來說著:「我覺得『角屋』給了我能量」、「對我來說,『角屋』是一個給我希望的地方,只要這個作品存在,我就有活下去的慾望」
後來,2018年,適逢作品公開20周年,首次舉辦「Time Setting Meeting」聚會,把當時參加創作的125人都邀請回來並reset。有些人已過世就由子孫參加,還有透過新的公開招募而遷居直島的年輕人。此次進行reset的時候,聽到有人說:「等下次計時的時候…」,不知道內心浮現什麼畫面。

從1998到2025,算起來這作品有將近30年的歲月了。其實第一眼會覺得裡面的素材沒有這麼酷炫,不過回頭看裡面的歷史和記憶,這個作品倒是乘載『眾人意念』和『傳承』,這個作品應該會繼續在社區中生活。

護王神社

沿著石梯往神社前進。

家計畫 護王神社「Appropriate Proportion」-杉本博司

護王神社的神殿設計有四個單位組成,本殿、神降臨的磐座、石室和階梯。

下方的石室一次僅能容納4~6人,所以需要排隊等待一下。

走在狹長的通道中有種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感覺。

杉本博司透過玻璃樓梯將地底石室和地上本殿連接起來,創造了一個神祕世界,展場提供看展專用手電筒,當燈一照亮展品,有種瞬間來到一個無形的結界進入其他時空的感覺,這個作品讓人印象深刻。

通過狹長走道回頭望去也是驚喜,瀨戶內海的水平面映入眼簾,眼前將天空、陸地和海洋一分爲三的美景。

這個作品視覺上呈現出光影的神祕美,即使沒有事前讀任何資料,看到作品的當下,直覺就會覺得美,和家計畫的作品觀看體驗完全不同,家計畫會需要先了解作者的想法,這個則是直覺展現出美麗的事物就是美麗。

ANDO MUSEUM-安藤忠雄

那天在直島完全忘記蒐集展場提供的印章。

館內展示有安藤忠雄的活動軌跡,繪圖手稿和建築模型等。

安藤忠雄將擁有百年歷史的古民家改建,內部使用代表安藤風格的清水模

也有展出在直島建築設計中的照片及直島歷史的相關資料

空間不大,其實博物館本身就是展覽的一部分,光影與建築本身就是精彩的部分。

一直都有參觀人潮的南寺。

直島新美術館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直島上設計了多達 9 座建築,其中「倍樂生之家」與「地中美術館」成為地標。2025 年迎接第 10 座在直島設計的建築-直島新美術館,其露台可俯瞰瀨戶內海。

整個「直島」處處都有安藤的影子,也許「直島」被稱為「安藤之島」也不奇怪!

直島新美術館 開館記念展⽰-《原點から未来へ(從原點走向未來)》(From the Origin to the Future)

場館在5⽉31⽇正式開館,所以夏會期、秋會期都可進入參觀,蠻好奇開館的第一批展示是什麼。

來看展的小小孩也成為可愛的風景了。

直島新美術館將以日本及亞洲地區的藝術家為主,並定期更換展覽、舉辦講座活動。

這次將展出來自日本、中國、韓國、印尼、泰國、印度、菲律賓等藝術家作品。

大部分作品都可以拍照,不過也有些作品是不可以拍照。

這個展區的一角可以看到地北側設置的咖啡廳

建築整體共3層(地下二層、地上一層),樓梯自地面一路向下延伸至地下空間,兩側分布著4個展廳。

在直島新美術館開幕展中展示的所有作品,皆是創作者依空間量身打造的新作、代表作。

突然覺得有種像是在逛名氣響亮百貨公司,裡面的櫃位就看各家廠商怎麼發揮實力呈現作品的感覺。

可愛的看展小孩意外和展品融合成風景。

有些作品還可以讓參觀者體驗。

2025年開幕的直島新美術館,是「Benesse藝術計畫」推動35年來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首次以「直島」之名的美術館,藉此象徵直島作為系列計畫的原點。

《洛中洛外圖屏風佐又兵衛rip》-村上隆

《洛中洛外圖》是日本室町時代所創作的風俗畫,洛指的是京都,源自洛陽。村上隆在三十三間堂、清水寺、八阪神社和祇園祭等,至今依然存在的京都名勝和慶典活動之間,精心描繪了超過2700個人物。
有人發現金箔部分其實是由無數的骷髏頭組成的嗎?

〈Head On〉-99隻狼奔騰撞牆的視覺藝術
為什麼要用狼呢?也許也展現了這位創作者的思維和背景了。

整個光影和線條果然是很棒。

咖啡廳「& CAFE」

觀展後可供休憩的半戶外咖啡廳已打烊了。

迎來直島新美術館的開館,身為Benesse Holdings 董事 a.k.a『兒童界天團-巧虎集團』的老闆-福武英明說著:「建築或藝術作品完成後,往往就會被視為『最終形態』,我們能不能從中孕育『新的』動態或循環呢?」

創立了 35 年,深受台灣小朋友喜愛的《巧連智》就是這個集團出版,2025年停刊的消息一出,許多家長苦苦哀求不要取消紙本,就知道《巧虎》的魅力。以教育、長照作為主要業務的倍樂生,因為少子化、醫護人力短缺的影響下受到衝擊,公司財報不如預期,即使成功打造出『直島』這個舉世知名藝術聖地,但巧連智母公司「倍樂生」仍只能下市和轉型,也祝福他們能夠成功脫胎換骨,繼續帶來美好的事物。

凡夫俗子的我們結束今日佛系的直島-本村區看展,下半部的Benesse House區就留待下次了。

鹹、甜可麗餅專賣店│Sarrasin

餐廳 :Sarrasin
地址:香川県香川郡直島町695-1
Open:11:00 - 17:00(Hours and closed days may change, check with the restaurant before visiting.)
法式薄餅和可麗餅有甜的也有鹹的選擇,價格從1800日圓起,並附有飲品!

餐廳位置在家計畫「南寺」附近,這家店於2025/5/21開業,開業近半年,也剛好趕上3年1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Magret de Canard,裡面的主菜是鴨肉。

尼斯風沙拉薄餅

鹹可麗餅好吃,但對大食量者可能分量稍不足,不過,用餐環境質感還不錯,員工友善,非常適合參觀博物館之間的小憩。

ANDO MUSEUM也到了閉館時間,這時候遊客早已散去,瞬間回到寂靜。

應該是當地島民創作或是這間咖啡店的創作,下午這裡擠滿拍照的人群。

下午原本滿是人潮的本村,人潮散去,瞬間從喧囂轉為寧靜。

直島港ターミナル│直島港碼頭
在本村港這裡有座像是泡泡的裝置,這是妹島和世 + 西沢立衛(SANAA)合作的作品,這個不只是藝術作品,實際上內設客船候船室、自行車停車處和toilet。

這時候大約是下午5點鐘,可能是因為直島的運輸是依靠船,所以本村這裡的開館時間最晚到16:30,除了讓從外地來幫忙的藝術祭志工能夠搭到船班離開,也讓整個島可以休息。

因為這天都在本村活動,就從本村這邊的港口搭高速船回到宇野港。

本村這裡的船班多為居民通勤使用,所以班次沒有像宮浦港的班次這麼密集。

雖然不知道宮浦港的人潮狀況,這裡整個呈現很井然有序且不混雜,也很順利地搭到17:20的船班。

雖不是所有作品都有網羅,不過大約8~9成的作品都有看到,這天在直島本村區的佛系看展算是順利完成,看著夕陽,準備回到宇野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