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拜拜拿香?你知道製作香的成分除了沉香粉,還有用到另一種作為黏著劑的木粉嗎?那就是香楠做成的「楠木粉」。香楠是一種臺灣特有的樹種,全島海拔1800公尺以下的森林裡都有機會見到它,也常被種在公園、校園或作為行道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棵名字裡帶「香」的樹吧!
香楠屬於樟科植物,和大家比較熟悉的樟樹是親戚。它的樹皮裡含有黏性物質,過去人們會把香楠木磨成粉,用來黏合線香,因此得名「香楠」。不過可別以為它像樟樹一樣香氣撲鼻——其實搓揉香楠的葉子時,會聞到一種像電線走火的焦臭味,味道相當特別。
香楠是常綠喬木,可以長得很高大。它的葉子是橢圓形,葉緣光滑,表面光亮。每年2到3月是香楠的花期,會開出許多黃綠色的小花。雖然花不大、也不特別顯眼,但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它們聚成一簇簇,藏在葉間,十分可愛。等到果實成熟時,會變成紫黑色的小漿果,常吸引鳥類前來覓食。
香楠的「學名」是 Machilus zuihoensis,它的模式標本採自新北市的瑞芳地區,因此又被稱作「瑞芳楠」。所謂的模式標本,是指當科學家發表新物種時,會選擇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樣本,作為這個物種的「標準樣本」。這個制度可以讓全世界的研究者都能依照同一個基準確認物種身份。
香楠不只是人類製作線香的好幫手,它還是許多小昆蟲的家。根據研究,香楠身上可以找到八種不同形狀的「蟲癭」。這些蟲癭是由一種叫「癭蚋」的小昆蟲造成的。癭蚋會在香楠的葉片或枝條上產卵,牠們的幼蟲會分泌特殊的化學物質,讓植物的組織長出奇怪的突起,好像小腫瘤一樣。這些突起就是「蟲癭」,裡面則是癭蚋幼蟲的安全小屋。等牠們長大變成成蟲,才會離開這個「臨時的家」。
雖然香楠不像櫻花或楓香那麼引人注目,但它其實在生活中非常常見。除了在拜拜用香裡默默貢獻,它也因為樹形優美、枝葉茂密、耐風又耐修剪,而常被選作行道樹或公園綠化樹種。只要仔細觀察,你也許會在學校操場邊、公園步道旁發現它的身影。
走在路上,不妨多花一點時間觀察身邊的植物。其實我們身邊有許多植物,都有著有趣的外型與故事,只要你願意抬起頭、靠近一點,就能發現它們的美。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行道樹的故事,歡迎持續追蹤我,我會在每週三介紹一種都市裡常見的行道樹,讓我們一起把走路的時間,變成一場小小的探險!
參考資料:
香楠。 (n.d.). 育植物觀察資料庫。取自 台灣植物觀察 (造訪日期:2025/10/22): https://sowhc.sow.org.tw/html/observation/plant/a06plant/a060902-shang-na/shang-na.htm sowhc.sow.org.tw+2sowhc.sow.org.tw+2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n.d.). 香楠 (Machilus zuihoensis Hayata) [植物資料庫]. 取自 台北植物園 (造訪日期:2025/10/22): https://tpbg.tfri.gov.tw/PlantContent.php?rid=313 tpbg.tfri.gov.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20, 3 ). 香楠 (Machilus tzuihoensis Hayata) (造訪日期:2025/10/22)https://www.nmns.edu.tw/ch/exhibitions/galleries/botanical-garden/flowers/Theme-F00569/ nmns.edu.tw
董景生、楊曼妙。 (2018, 3 ). 蟲癭指南解開神秘的微觀生態 Let’s Gall《癭台灣》精彩節錄. 環境資訊中心(造訪日期:2025/10/22)。取自 https://e-info.org.tw/node/21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