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修煉日誌|#154篇
在這個資訊爆炸、節奏急促的時代,我始終相信:真正的轉變,是來自一次次靜靜的對話,與他人,也與自己。
今晚,我進行了一場OH卡的體驗。那是一種不靠邏輯、不靠分析,而是靠圖像與文字,輕輕觸碰潛意識的方式。抽卡、解讀、對話,像是靈魂在黃昏裡慢慢鬆開的動作。
我問的是「關係」的議題。
抽到的圖卡,是一個人用力擰著毛巾,背景是黃澄澄的色調。那畫面讓我想起努力、想要榨出些什麼、卻又空無一物的感覺。
而文字卡,是「罪惡感」。但我對這三個字,沒有太多情緒。
直到引導師捕捉到我提到「聽話」這兩個字時的反應,那才是我真正有感的字。於是,我開始說出那些年、那些關係裡,我對「聽話」的感受與記憶。那一刻,我才真正對焦了自己心裡的那個結。
這樣的過程,不是分析,不是解釋,而是「看見」。從圖像裡看見情緒,從文字裡看見習慣,從對話裡看見自己。
我回頭看這一路上認識他人跟自我探索的學習:
•學生時期參加易經數理研究社,探索面相與手相
•出社會後學習九宮姓名學,運用五行相生相剋解讀姓名
•做心理學家的助理,跟著理解色彩與心理的連結
•竟然啟動我無師自通的僅靠著看一個人寫下的自己名字,藏著與人互動與性格的線索
•在精品瓷器公司工作時,因為常吸收藝術知識,發現自己對圖像解說的敏感度
•後來因工作需要,接觸DISC、MBTI、大五人格等工具,運用在理解溝通與領導方面
•因自己的興趣學習生命密碼,用27秒讀懂一個人的行為模式
•在體驗森林療癒活動中,從牌卡中看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自己
•接觸職游三套牌卡,將價值觀、技能與熱情整合成一幅職涯地圖
這些工具與經驗,像是我為自己打造的一座「覺察博物館」。每一件展品,都在提醒我:你不是為了看見別人而學習,而是為了願意被自己看見。
而OH卡,或許是我下一個展區。它不需要精準的時辰,不需要大量的理論,它只需要一顆願意打開的心。Open Heart。
我知道自己擅長解讀圖像,也知道自己有時太快想要把事情導向正面。而這次,我體驗到了放下預設,如實地陪伴自己走進自己的畫面。這樣的陪伴,不是指引,而是共振。
最後,引導師說我很理性。我笑了。原來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感性的人。但或許,理性與感性不是對立,而是我在不同角色裡的切換。當我在乎事情能否往下走,我就偏理性;當我在乎人的情緒是否被接住,我就偏感性。這樣的我,是動態的,是有選擇的。
這篇日誌,是我對自己的一次深深凝視。 也是我對未來的一次輕輕承諾: 我會繼續學習,繼續探索,繼續讓每一次對話,成為靈魂輕輕鬆開的動作。
#盤點你的職場籌碼 #俠客斐恩 #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