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荒的時候,總愛拿出村上的書來讀,上次讀《1Q84》已是近十年前。村上的小說有許多本我都讀過數次,像是《黑夜之後》、《挪威的森林》、《發條鳥年代記》、《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等,都是我愛不釋手的書。
但我對這本的印象卻很模糊,可能是過了太久,也可能當初《挪威的森林》給了我太大的震撼,以至於在它前後讀的書印象變得淡泊。但此次再翻開,我終於知道了我沒有印象的原因。
⠀⠀⠀⠀⠀⠀⠀⠀⠀⠀⠀⠀
首先,《1Q84》的世界觀,可以看見村上慣用的手法,邪教、世界線的錯置、多線描寫等。但這本有兩個很大的缺點,一是對於主角青豆與天吾之間的羈絆描寫得太少,為何十歲那年的記憶,會讓他們終生只想著找到彼此,村上伯並沒有讓讀者看到角色的動機有多強烈,這讓他們的行為和故事背景有了很大的歧異。再來,這本動用到了三線描寫,分別是青豆、天吾及後面加入的牛河,但在其他書裡,多線敘事都採用同時並進的方式,但這《1Q84》裡卻很常要用三個視角去看同一個時間點,加上三本書厚厚的篇幅,讓原本喜歡村上大量隨意描寫的我也感到不耐。
⠀⠀⠀⠀⠀⠀⠀⠀⠀⠀⠀⠀
總而言之,如果你喜歡沉浸在村上所營造的世界裡,這本依然可以讀,因為一讀就要讀很久。但如果對於這種極長篇感到沒什麼耐心的讀者,村上早期有更多優秀的長篇。篇幅短一點,故事明確一些,情節行進動力也強的作品。
書籍資訊:《1Q84》/村上春樹/時報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