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成功學的盲點:努力沒用?從《駕馭機運的長贏思維》理解幸運的科學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生活的成敗,是由自己決定與環境因素互相影響所組成的。 取自本書第一章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勉勵人們努力的話,「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期勉人們要成功,就必須靠自己平時的努力。

但這句話還有一個關鍵要點,同樣說明機會來也很重要,努力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但機會來不來就完全是憑機運或運氣。

而我們甚至不知道,什麼狀況叫做機會?機會什麼時候來?機會一定會來嗎?

這些「不確定性」其實都會大大影響我們人生的成敗,因此才會出現許多人想要藉由算命或是改運的方式,讓機會早一點來,但難道沒有更好的方式幫助決策嗎?

本書《駕馭機運的長贏思維:成功只是倖存者偏差?從健康、投資到事業,讓每一個風險變好運的決策指南》,由,史畢羅斯.馬克里達奇, 羅賓.霍格思, 阿尼爾.加巴三位作者撰寫,他們分別為統計學家、心理學家與策略科學家等,三個不同領域的教授,他們共同興趣都在於關注人們預測,與對未來需求。

該書是匯集他們三人的專業,期望讀者可以本書的建議,用更科學的思維,在這種不確定性與無法預測的的狀況下,在遭遇到人生階段、健康、財富與事業的重大事項,都能做好決策,並能在機運不佳的時候,盡量減少傷害,提高成功的機率。

重點一:人們喜歡預測未來,是對掌握安全感的天性,卻忽略這個安全感,就是造成錯誤決策的原因

迷信就是讓我們自以為可以控制一些不可控制的事物。取自本書前言

人類早就知道事情的成敗,很多都是基於機運,而機運本身就是代表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往往會引起人們感受到不安全感,因此在遭遇到人生階段轉換時,就會傾向去算命,像是結婚前會去合八字算日子,確保婚後會抱持幸福的婚姻。甚至會迷信一些轉運小物,購買石頭、護身符,或是迷信於一些儀式,比如說穿紅色內褲去賭博,讓賭運鴻通。

這些行為都代表了人們在遭遇了不確定時,都會試圖想要去預測未來、影響未來,用各種方法在不確定性的世界,掌握安全感,但掌握這個安全感,可能往往造成更大的傷害。這種人類為了控制更多的東西,想要獲得安全感,結果造成更大的錯誤,被稱之為「控制錯覺」。

比如說書中舉的一個例子,911 事件後,美國機場一年少了 18% 的客戶,但實際上,在 911 事件後四年後,真正死於空難的人數只有三十人,但同一時間,美國有十二萬的人死於車禍,且根據過去的數據推算,這個比例比以往拉高了 5% 以上,這是為什麼呢?有兩個原因導致:

  1. 新聞報導往往會報導稀有且驚悚的事物,飛機掉下來的新聞遠比車禍稀有且深刻。
  2. 人們認為自己掌握方向盤,命運是掌握在自己身上,而飛機方向盤握在駕駛員,是把安全感寄託在別人身上。

以上兩個原因,導致 911 事件後,開車的人數大增,卻殊不知過去的統計上飛機遠比開車安全,且即便自己開車技術很好,會不會出車禍仍是機運,如交通設施品質與他人的開車技術,都會影響自己的安全。因此如書中推測,在 911 事後如果政府有花一點預算,去好好宣導飛機是安全的,其實有高達 5000 人的車禍是可以避免的,他們只要按照原本的習慣搭飛機就好,甚至有高達 四萬五千人的重傷可以避免、32萬人可以避免輕傷。

而要解決這種「控制錯覺」所帶來的影響,就必須接受「控制悖論」,藉由透過接受世界本身就是不確定的,擺脫這種控制權的假象,才能為我們帶來更大的控制權,確保決策與機運狀況不好時,對我們的損害。

重點二:越複雜的統計模型,為什麼很難幫我們預測未來?

在 AI 時代,各種演算法與模型都相當盛行,並被妥善運用在各種預測未來,但越強大的模型真的能完美預測未來嗎?

在說明這個答案之前,作者們先用一個案例,認為人類對於預測未來的能力其實很弱。

有一位教授,請學生們去預測一位教授到了歐洲休假,「這休假的一年會做什麼?」而另外一群學生題目也是一樣,只是換了個問法,「教授已經從休假回來,他過去一年做了什麼?」,發現後面負責描述過去的學生總是可以描述的比較生動。

同樣的其他各種研究也表明,人類其實很善於解釋過去發生的現象,卻不擅於預測未來,因此常會有「後見之明」的偏誤,這也能解釋金融專家,為什麼能解釋過去一週金融市場發生了什麼事情,卻無法明確指出,或是預測未來市場即將發生什麼。

回到統計學複雜的模型也是這個狀況,複雜模型往往可以很好的說明過去狀況,但真的要拿來預測未來,反而沒有一般的商業人士簡單預測或使用的「單一指數平滑法」來的準確,根據研究「單一指數平滑法」這種簡單方法,幾乎有達 61.8% 準確程度,遠高於統計學家發明的複雜模型。

但回到心理學的領域,根據保羅米爾的研究,透過小樣本的預測,運用統計的方式又往往比臨床判定的效果要好,代表人類的判斷其實比統計效果要差。看似這兩個學科在預測未來方面,在解釋模型與人為的猜測,似乎有所矛盾,但其實並沒有。

這是由於統計學家很執著與準確的模型,對,他們想要達到預測百分之百,但這樣的狀況,產生的複雜模型,確實可以很完美的解釋過去的狀況,卻對未來失準的更嚴重。

這個很大原因是,過去的數據,往往是由「模式」加上「雜訊」所組成的,模式代表該事物本來呈現的狀態,雜訊則是受到其他因素而被影響的狀態,而對於過去資訊,進行深度訓練的複雜模型,會深受雜訊的影響,因此這些複雜模型正以系統化的方式進行人類直覺所做的事情,分析過去找出變數,但未來卻預測困難,因為未來雖是過去的延伸,但未來的環境、市場等狀況都會改變,第二則是,世界就是充滿雜訊,要觀察純粹的模式就是很難,所以相對於複雜的模型,使用簡單的模型反而在預測未來的效果更好。

平均的力量更好

但這不代表我們只能持續拘泥在簡單的模型,統計學家仍給我們一個更好的預測模式,就是試著把不同的模型預測數據做平均,這將會得到一個比「單一指數平滑法」更好的結果。

當然,有時候會遇到沒有模型的狀況,但仍需要一個預測結果來幫助我們判斷,這時候請教專家不一定預測效果比較好,反而妥善運用眾人的力量,也有很好的預測度,像是選舉,往往眾人的預測的平均結果,遠比專家的預測精準。

重點三:在不確認性的機運面,善用四種決策方式,就能提高決策品質。

如開頭說的,成敗來自於決定與機運,當我們能確定機運的不確定性後,就要來改善我們的決策,以因應任何的不確定性,盡力取得良好的結果。以下是作者們提供的四個決策方法:

  1. 瞬間決定: 其實就是《快思慢想》中的捷思法,人類在遭遇到問題的瞬間,大腦就會自動反應出想法,甚至快速的運作在身體上,確保用最小的能量消耗完成事物,大部分的日常運作都仰賴「瞬間決定」,因此強大的運動選手,在的「瞬間決定」往往是重要的技能。 但在非運動項目上也同樣重要,過往認為強大的西洋棋大師應該是富有邏輯的,但根據長期的研究,發現西洋棋大師往往是具備強大的「瞬間決定」能力,而不單是邏輯能力,他能在對手下棋的瞬間,就看到最適合的棋步,並深思熟慮的思考其他步是否更好。 而「瞬間決定」的訓練方法不論是否為運動項目,這個能力的養成方法,都必須經過長期的刻意練習,才能讓腦袋從深層的資料庫,快速的提供資訊。
  2. 深思熟慮: 「深思熟慮」適合在沒有時間的壓力下,處於獨特型決策的狀況,通常獨特型都具備稀少、且不重複的特性,建議可以先思考三個問題,再來進行替代方案的挑選,這三個問題分別是:得失利害有什麼?有那些不確定?個人對於風險的態度?在確認以上三個問題後,才進入替代方案的挑選。 在方案挑選也可以用「局外人身分」,將自己化為顧問,針對每個問題與替代方案給予建議,將有利我們做更好的決策。
  3. 思明克決策法: 思明克決策法是作者們創造的決策法,該決策法是仰賴簡單模型來進行決策,它很適合重複性決策的情境,藉由每次的數據,調整變數的關係,驗證模型,就能達到良好的決策。目前經常被用於徵人或是貸款的信用評級,能最高的降低人為的判斷所造成的成本,且決策品質亦優於人工決定。 只是在理解並分析變數的時候,需要善用深思熟慮,並適當的微調變數,才能確保簡單模型可以一直維持良好的狀況。
  4. 借助專家決定: 專家其實也是仰賴過去的經驗,去預測未來並給予建議,因此專家的預測並不一定精準,且難以幫我們消除不確定性,所以正確的專家用法,應該是透過問正確的問題,掌握事件的相關知識,我們甚至可以多問幾個專家,協助我們提高決策的品質,但作者建議不要讓他們幫我們做決定,因為連專家都難以證明自己的對錯,因此在做決定的時候,還是要仰賴我們自己思考。

最後

很多書籍都是教我們怎麼進行努力,通往成功的道路,但本書卻揭開另外一個成功的重要因子,就是機運,努力只是邁向成功的因素之一,而沒有機運,成功還是同樣難以企及。

而人們為了掌握這些不確定,或是想要預測未來,就會掉落在「控制錯覺」的狀況,甚至把自己的成功歸類在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運氣身上,這時候就會有強大的傷害隨之而來。

就像以往聽到很多的少年股神,在他們賺錢的時候,新聞會報導,這些少年股神也會頭頭是道的分享,他們成功的預測方法,但實際上,股市經過多年的研究,很多的起起伏伏根本連許多的金融專家與教授都無法預測,因此少年股神一直把自己的運氣好,當作是自己的能力,最後持續進行風險性的投資,總有一天會遇到無法承擔的風險,導致財產付之流水,這就是「控制錯覺」導致的傷害,我們以為我們用能力控制了全部,殊不知這次的成功只是運氣。

而本書就是期望讀者閱讀後,可以避免「控制錯覺」,並在接受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的狀況下,在不同的情境下,運用最適合的策略,確保我們可以在幸福、健康、財富與事業,獲得長贏的道路。

人們根本無法預測發生在自己身上大部分的事,更遑論控制它們了。 取自本書第一章

本書適合閱讀的人:

✅ 正在面臨重要決策的人

✅ 想學會風險管理與長期思維的人

✅ 容易焦慮、不安於未來的人

書籍資訊

作者:史畢羅斯.馬克里達奇, 羅賓.霍格思, 阿尼爾.加巴

書名:駕馭機運的長贏思維:成功只是倖存者偏差?從健康、投資到事業,讓每一個風險變好運的決策指南

原文書名:Dance with Chance: Making Luck Work for You

👉 點這裡讀墨

感謝您的閱讀,想要了解更多設計、行銷與商業好書,歡迎點這裡加入 👉 我的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吱吱喳喳
90會員
63內容數
專注於研究 UX、行銷領域,用文字作為心得分享。
吱吱喳喳的其他內容
2025/10/11
本文是關於《致富原子習慣:前國稅局官員解密,有錢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29個養錢法則》這本書的心得分享,作者透過前日本國稅局官員的視角,揭露了29個有錢人默默在做的養錢法則。文章從金錢觀念、投資方式、社交與教育等面向,整理出有錢人與眾不同的習慣,並提供給讀者參考。
Thumbnail
2025/10/11
本文是關於《致富原子習慣:前國稅局官員解密,有錢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29個養錢法則》這本書的心得分享,作者透過前日本國稅局官員的視角,揭露了29個有錢人默默在做的養錢法則。文章從金錢觀念、投資方式、社交與教育等面向,整理出有錢人與眾不同的習慣,並提供給讀者參考。
Thumbnail
2025/10/04
《目標達成技術》由米田瑪麗娜撰寫,教你從「整理」環境與「建立自動化機制」開始,擺脫拖延症、提升行動力。書中結合整理收納與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清空大腦、建立數位大腦、善用零碎時間,打造高效學習與執行系統。不再依靠意志力,而是用機制驅動成果,適合想提升效率、克服拖延、實現年度目標的上班族與自我成長者。
Thumbnail
2025/10/04
《目標達成技術》由米田瑪麗娜撰寫,教你從「整理」環境與「建立自動化機制」開始,擺脫拖延症、提升行動力。書中結合整理收納與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清空大腦、建立數位大腦、善用零碎時間,打造高效學習與執行系統。不再依靠意志力,而是用機制驅動成果,適合想提升效率、克服拖延、實現年度目標的上班族與自我成長者。
Thumbnail
2025/09/13
《億萬富翁在下午5點以後會做的事》揭露普通人與億萬富翁的差異不在金錢,而在於「社會資本」。作者嶋村吉洋分享如何利用下班後時間經營社群、建立人脈與投資思維,打造人力資本、金融資本與社會資本。本書能協助創業者、斜槓族與上班族成為具備富人思維的指南。
Thumbnail
2025/09/13
《億萬富翁在下午5點以後會做的事》揭露普通人與億萬富翁的差異不在金錢,而在於「社會資本」。作者嶋村吉洋分享如何利用下班後時間經營社群、建立人脈與投資思維,打造人力資本、金融資本與社會資本。本書能協助創業者、斜槓族與上班族成為具備富人思維的指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能讓你賺大錢》書評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裡,財富與所謂成功不僅僅是追求金錢的數字遊戲,更是一場理解自己內在潛能的旅程。《我能讓你賺大錢》這本書為我們揭示了如何在「物質」和「精神」上達到雙贏,透過啟發一些全球最成功人士的智慧,將致富的哲學和技術傳遞給每一位讀者.... 名導演喬治·盧卡斯等人
Thumbnail
《我能讓你賺大錢》書評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裡,財富與所謂成功不僅僅是追求金錢的數字遊戲,更是一場理解自己內在潛能的旅程。《我能讓你賺大錢》這本書為我們揭示了如何在「物質」和「精神」上達到雙贏,透過啟發一些全球最成功人士的智慧,將致富的哲學和技術傳遞給每一位讀者.... 名導演喬治·盧卡斯等人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虧損心理的文章,介紹了控制虧損的心理學因素,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和觀點。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虧損心理的文章,介紹了控制虧損的心理學因素,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和觀點。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書中的投資重點為「順勢而為」。投資者是否能長期獲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這種不確定性。資金管理策略是關鍵,貪婪與恐懼影響交易心理,而分散資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Thumbnail
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別人,命運唯有自己能夠掌握! 在「富足」這本書中,讓我知道付出並不一定有回報,因為付出要得到回報的前提是你要累積得夠多資本這樣你離成功才會更近。 這本書的作者吳軍,透過一些簡單的數字觀念,帶入生活例如當你做決定的時候,你是否會習慣只看到結果的美好,而...
Thumbnail
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別人,命運唯有自己能夠掌握! 在「富足」這本書中,讓我知道付出並不一定有回報,因為付出要得到回報的前提是你要累積得夠多資本這樣你離成功才會更近。 這本書的作者吳軍,透過一些簡單的數字觀念,帶入生活例如當你做決定的時候,你是否會習慣只看到結果的美好,而...
Thumbnail
在投資的道路上,成功不僅僅取決於市場的波動,更重要的是投資者的心態和行為。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投資心理學,揭示成功的投資者背後的心理學原則,以助您在追求財富的旅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功。信念、財富觀念、意志力等因素都對投資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關鍵,為實現財富自由的目標做好準備。
Thumbnail
在投資的道路上,成功不僅僅取決於市場的波動,更重要的是投資者的心態和行為。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投資心理學,揭示成功的投資者背後的心理學原則,以助您在追求財富的旅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功。信念、財富觀念、意志力等因素都對投資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關鍵,為實現財富自由的目標做好準備。
Thumbnail
作者 Only 分享自己投資心法,透過公式,讓你了解投資的本質,建構自己的投資哲學 ,但是投資還有一個不可控的因素,那就是運氣,系統性要解決運氣的問題,就是靠資產配置,但是作者更希望呼籲的是,我們成功致富後,心有餘力的去幫助他人,那帶來的成就感,遠遠不是一點財富可以衡量的!
Thumbnail
作者 Only 分享自己投資心法,透過公式,讓你了解投資的本質,建構自己的投資哲學 ,但是投資還有一個不可控的因素,那就是運氣,系統性要解決運氣的問題,就是靠資產配置,但是作者更希望呼籲的是,我們成功致富後,心有餘力的去幫助他人,那帶來的成就感,遠遠不是一點財富可以衡量的!
Thumbnail
《成功竟然有公式》一書中,作者探討了成功的多維度評價標準,對比了客觀數據驅動的運動競賽和主觀評價主導的視覺藝術。書中舉例展示了人際關係在成功評價中的重要性,並指出在大多數職業中,成功通常位於客觀表現與人際網絡之間的某個點上。
Thumbnail
《成功竟然有公式》一書中,作者探討了成功的多維度評價標準,對比了客觀數據驅動的運動競賽和主觀評價主導的視覺藝術。書中舉例展示了人際關係在成功評價中的重要性,並指出在大多數職業中,成功通常位於客觀表現與人際網絡之間的某個點上。
Thumbnail
如果人生是場遊戲的話,那就會有贏家,也有輸家,幸運的是在你走到人生終點之前,其實遊戲可以一直玩下去,所以在遊戲結束之前,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變成贏家呢? 在《高勝算決策》一書中,作者分享瞭如何在人生的決策上獲得長期成功的方法。通過期望值、以終為始、死前驗屍等策略,可以降低失敗的概率,提高成功的機會。
Thumbnail
如果人生是場遊戲的話,那就會有贏家,也有輸家,幸運的是在你走到人生終點之前,其實遊戲可以一直玩下去,所以在遊戲結束之前,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變成贏家呢? 在《高勝算決策》一書中,作者分享瞭如何在人生的決策上獲得長期成功的方法。通過期望值、以終為始、死前驗屍等策略,可以降低失敗的概率,提高成功的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