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光下的圓桌:一場關於幸福的對話

更新 發佈閱讀 22 分鐘

序幕:緣起

暮色溫柔地降臨,為城市鍍上一層薄金。在一間社區圖書館靜謐的角落,窗外是車水馬龍的喧囂,窗內卻是另一番光景。十八位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女性,因著奇妙的因緣,圍坐在一張巨大的圓桌旁。空氣中瀰漫著舊書的馨香與新沏的薄荷茶氣息,一盞琉璃吊燈灑下溫暖而斑斕的光暈,映照在每一張或年輕、或滄桑、或恬靜、或堅毅的臉龐上。

她們之中,有穿著圍裙的太太、樸實的女農夫、幹練的女主管、穿梭雲端的空姐,也有為人服務的美容師、為民喉舌的女記者、在體制內工作的女公務員,以及在鎂光燈下生活的女明星。此外,還有為理想奮鬥的女性主義者、在知識殿堂中求索的女學生、肩負療癒使命的女醫生、為孩童點亮未來的女教師、在情慾世界中求存的AV女優與性工作者、經歷過生命中最深沉傷痛的倖存者,以及一位失去伴侶、卻在歲月中沉澱出力量的寡婦。

這不是一場辯論,更非一次競賽。它是一次基於慈悲、感恩與謙卑的真誠分享,一場關於生命本質的溫柔諦聽。

主持這場對話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她的眼神清澈如古井,語氣溫和得像拂過湖面的微風。她環視著在座的每一位,輕輕地開口:

「孩子們,感謝妳們來到這裡。生命這條路,我們每個人都在走,各自背負著不同的行囊,也各自看見了不同的風景。今天,沒有對錯,只有故事。我想邀請大家,用最真誠的心,分享一下,在妳們各自的生命裡,『幸福』是什麼模樣呢?」

raw-image


第一幕:日常的經緯 —— 連結、勞作與生計

對話的序曲,從最貼近我們肌膚與呼吸的日常開始。家庭的溫暖、社群的連結、勞動的本質,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經緯,如何交織成一張承載我們生命的、名為「幸福」的織錦?在柴米油鹽的瑣碎、汗水滴落的辛勞與人際往來的溫度中,我們將探尋幸福感最堅實、也最樸素的根基。

--------------------------------------------------------------------------------

太太的視角:餐桌上的溫情

一位面容溫婉的太太首先開口,她的聲音帶著一絲靦腆,卻充滿了滿足感。「對我來說,幸福很簡單,就是廚房裡的蒸氣,和餐桌上的笑語。」她輕聲說道。

「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為家人準備晚餐。看著新鮮的食材在我手中變成一道道熱騰騰的菜餚,然後看著先生和孩子們圍坐在餐桌旁,七嘴八舌地分享著一天的見聞,那種感覺,就是最實在的幸福。我讀過一份報告,說經常與他人共餐的人,幸福感會高很多。這數據對我而言,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我們家每一晚都在上演的真實場景。幸福,就是看著我愛的人,吃著我做的飯,那份溫暖,足以抵擋屋外所有的風雨。」

女農夫的視角:土地的回饋

一位皮膚被陽光曬成健康小麥色的女農夫接過話頭,她的聲音像她腳下的土地一樣質樸而有力。「妳的幸福在餐桌上,我的幸福,則在餐桌的源頭。」

「我的幸福,是清晨聞到泥土的芳芳,是親手將種子埋下,看著它們發芽、茁壯,最終結出沉甸甸的果實。這片土地不屬於我,但我有權利在上面耕作、採集,就像芬蘭人說的『人人皆有的權利』,這是一種與自然最深刻的連結。當我把親手種出的健康糧食送到市場,我知道它們將會滋養無數個像妳一樣的家庭,為人們的健康帶來一份保障時,那種滿足感無與倫比。我的勞作,直接連結著人們的『健康預期壽命』,這讓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充滿了意義。

但說實話,這份幸福有時也很脆弱。」她話鋒一轉,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憂慮。「看天吃飯,收成不穩,這意味著我們的收入也不穩定。報告裡說的『人均GDP』對我們來說太遙遠,我們只盼著能有份安穩的收入,讓我們能安心地繼續守護這片土地,維持最基本的生計。幸福,有時就是土地給予的回饋,和一份免於匱乏的安全感。」

美容師的視角:傾聽的祝福

一位穿著雅緻工作服的美容師微笑著,她的觀察細膩而溫柔。「我的工作是為人們的臉龐帶來光彩,但漸漸地,我發現自己更常做的,是傾聽她們心底的聲音。」

「很多客人躺在美容床上,在那個放鬆的時刻,會把這裡當成一個安全的樹洞,傾訴她們在工作、家庭中遇到的種種煩惱。我能做的,常常只是靜靜地聽著,遞上一杯溫水。但很奇妙,當她們傾訴完,不僅她們的臉色,連她們整個人的神采都亮了起來。報告裡說,這種『關懷與分享』會帶來『雙重祝福』,我深有體會。這種『社會支持』不僅療癒了我的顧客,也讓我自己感受到一種深刻的連結與被需要的幸福。成為他人信任的傾聽者,這份祝福,比任何酬勞都更珍貴。」

空姐的視角:歸屬的追尋

穿著筆挺制服的空姐輕輕攪動著茶杯,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旅途的疲憊與深思。「妳們說的幸福,都根植於一個地方、一群穩定的人。而我的生活,恰恰相反。」

「我看過世界各地的日出日落,服務過成千上萬的旅客,但這些連結大多是短暫而表面的。報告中提到『社會連結』的重要性,對我而言感受尤其深刻。我時常羨慕那位太太,她能擁有一個每天可以回去的、充滿溫情的家。在三萬英尺的高空,我專業地微笑、服務,卻時常感到一種與深層社群連結的疏離。看盡世界繁華,卻找不到一個能讓我真正『屬於』的地方。對我而言,幸福或許不是去往多少地方,而是有一個能讓我安心降落的『歸屬感』,那才是靈魂的停機坪。」

寡婦的視角:失落與扶持

一直沉默著的寡婦,緩緩抬起頭,她的語氣沉靜而堅韌。「幸福,有時並不是擁有什麼,而是當你失去一切時,依然有人願意伸出手。」

「先生走後那段時間,我的世界是黑白的。報告說,獨自生活的人幸福感較低,那種感覺,我刻骨銘心。那種孤獨,不只是身邊少了一個人,而是整個世界都失去了聲音。然而,正是那些最平凡的善意,將我從深淵中拉了出來。鄰居太太每天早上多做一份早餐放在我家門口;社區的朋友們輪流來陪我說話;後來,孩子們堅持要我搬去和他們同住。

我讀到研究說,一個家庭裡有四到五個人時,人們的幸福感最高。當我從一個人的孤單,搬進孩子們熱鬧的家,我親身體會到了那份溫暖。這些點點滴滴的『社會支持網絡』,就像一根根繩索,把我牢牢地繫在這個世界上。對現在的我來說,幸福就是一份『有人可以依靠』的安全感。它讓我知道,即使天塌下來,也總會有人為我撐著一片天。」

--------------------------------------------------------------------------------

第一幕的對話溫柔地落幕,一個共識悄然浮現:幸福的根基,深植於真實的人際連結與安穩的生活基礎之中。然而,這些個人的、微觀的幸福,又如何被一個更宏大的、無形的框架所塑造與制約?下一幕,對話將轉向我們身處的社會結構。

第二幕:身處的框架 —— 社會、職場與公義

當對話從個人的日常轉向我們共同身處的宏觀結構,幸福的樣貌也變得更加複雜。職場的文化、公共的制度、社會的公平,這些如同空氣般無所不在的框架,如何劃定了我們追求幸福的邊界?它們是提供了堅實的支撐,還是構成了無形的枷鎖?這一幕,將探討那些定義我們幸福可能性的巨大力量。

--------------------------------------------------------------------------------

女主管的視角:平衡的藝術

一位穿著俐落套裝的女主管,眉宇間帶著一絲疲憊,卻眼神堅定。「幸福?對我這個年紀的職業女性來說,幸福常常是一種奢求的平衡。」

「我就是典型的『三明治世代』,上要照顧年邁的父母,下要撫育青春期的孩子,中間還要扛起公司的業績壓力。每天眼睛一睜開,就像有無數個任務在追著我跑。有本書提到一種『稀缺心態』,說當一個人長期處於資源(無論是時間還是心力)匱乏的狀態時,他的『認知頻寬』會被嚴重佔用,就像繳納了一筆沉重的『頻寬稅』。這完全就是我的寫照。

所以,我理解的幸福,不僅是個人的成就,更是在工作中為我的團隊創造一個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環境。我努力讓我的同仁們不必為辦公室政治而分心,不必為犯錯而恐懼。我想做的,就是盡力為他們減輕一些不必要的認知負荷,讓他們能把寶貴的頻寬,留給自己和家人。創造一個讓人可以安心呼吸的職場,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最實際的幸福實踐。」

女公務員的視角:信任的基石

坐在她身旁的女公務員,以一種平和而理性的語氣分享道:「妳在企業內部創造信任,而我認為,整個社會的幸福,也建立在同樣的基石之上。」

「《世界幸福報告》和芬蘭的經驗都告訴我們,一個社會幸福與否,有六大支柱,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低腐敗感知』和『高社會信任』。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確保公共服務的齒輪能夠順暢、公平地運轉。對我而言,幸福,是生活在一個高效、廉潔、值得信賴的公共體系中。

這份信任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社會福利。當你相信紅綠燈會正常運作,相信報警後警察會迅速抵達,相信納稅後政府會善用每一分錢,你就不需要耗費心力去擔憂和提防。這份由信任所帶來的集體安全感,是任何個人財富都無法取代的。幸福,就是生活在一個你無須時時警惕的社會裡。」

女記者的視角:失序的警訊

一位眼神銳利的女記者,將筆記本推到一旁,她的聲音充滿了憂思。「妳們描述的,是一個理想的、有序的社會。但我每天在採訪中看到的,卻是這個秩序正在崩壞的警訊。」

「報告裡有一個詞,讓我非常震撼——『絕望之死』,指的是因自殺、酗酒和藥物濫用導致的死亡。這不正是我們社會中許多角落的真實寫照嗎?我看到的是,社會信任正在快速流失,人們變得越來越疏離,這種不滿和不信任,最終轉化為政治上的極端化。

我每天都在報導社會的裂痕:貧富的鴻溝、世代的對立、價值的衝突。我不禁要問,我們現在所追求的這種發展模式,真的在增進全民的福祉嗎?當一部分人享受著繁榮,而另一部分人卻在絕望中沉淪時,我們還能心安理得地談論『幸福』嗎?幸福對我來說,是敲響警鐘,是直面那些被主流敘事所掩蓋的痛苦與失序。」

女性主義者的視角:自由的真義

一直專注傾聽的女性主義者,在此刻開口,她的話語為前述的觀點提供了總結與昇華。「妳們的討論,最終都指向了一個核心問題: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沈恩提出過『能力進路』的觀點。他認為,真正的幸福,不僅僅是擁有多少資源(比如高GDP),也不是免於匱乏,而是擁有能夠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的『實質自由』。

用這個框架來看,我們社會對女性的幸福,施加了太多有形與無形的限制。當一個女性因為社會期待而被迫在事業與家庭中二選一,當她的薪資因為性別而被打了折扣,當她的身體自主權還需要被公開辯論時,她的『能力集合』就被嚴重限縮了。即使她物質富裕,她也並非真正自由,也談不上真正的幸福。

所以,幸福對我而言,是一場持續的奮鬥。它的目標是拆除所有限制人類潛能的框架,特別是那些針對女性的,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去成為任何我們想成為的人的、真實不虛的自由。」

--------------------------------------------------------------------------------

社會的宏大框架固然重要,但終究是身處其中的個體,在感受著幸與不幸。當這些框架投射到個人身上,與我們的自我認同發生碰撞時,又會產生怎樣的掙扎與代價?下一幕,對話將深入現代社會中,關於「我是誰」的焦灼探問。

第三幕:被凝視的代價 —— 認同、價值與異化

對話來到中場,氣氛變得更加深沉。話題從外部的社會結構,轉向了內在的自我認同。在一個被公眾目光、職業標籤與社會期待所定義的時代,我們如何安放真實的自己?當「我」成為一個被觀看、被評價的對象時,幸福是否意味著一場從「異化」之苦中,尋回真實自我的漫長旅程?

--------------------------------------------------------------------------------

女明星的視角:華麗的孤獨

一位戴著墨鏡的女明星,輕輕摘下眼鏡,露出一雙略帶疲憊卻依舊美麗的眼睛。她的聲音很輕,彷彿怕驚擾了這份難得的寧靜。

「我的生活,在很多人看來,應該是幸福的頂點。但我感受到的,卻常常是一種華麗的孤獨。有一種理論叫『異化』,我覺得它精準地描述了我的處境。我的形象、我的笑容、甚至我的私生活,都被商品化了,變成了一個供大眾消費的符號。我與我真實的感受、與真誠的人際關係,都產生了深深的疏離。

在鏡頭前,我是完美的;但在鏡頭後,我常常不知道自己是誰。大家愛的是那個被精心打造的人設,而不是真實的我。所以,我所追尋的幸福,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能有一天,當我褪下所有光環,穿著最普通的T恤走在街上時,能有人看見我,並且接納我,只因為我是我,一個普通的、會哭會笑的人。」

AV女優與性工作者的視角:尊嚴的求索

接著發言的,是AV女優與性工作者。她們的目光坦然而堅定,語氣中沒有自憐,而是充滿了力量與自尊。

「我們的職業,總是被人們用道德的有色眼鏡凝視。但我們想用『能力進路』的觀點來談談我們的選擇。是的,這或許不是社會主流眼中『最好』的選擇,但在我們當時所擁有的、極其有限的選項中,這是我們為了生存、為了經濟獨立而做出的理性抉擇。這是一種『經濟自由』。

我們今天不想討論工作的具體內容,我們想談的是尊嚴。我們所追求的幸福,很基本,就是希望能免於社會的污名與歧視,能被看作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擁有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與應得的尊重。我們的幸福,不是祈求誰的認可,而是奪回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尊嚴。」

女學生的視角:迷惘的連結

一位年輕的女學生,眼中帶著這個世代特有的迷惘與真誠,輕聲說出了自己的困惑。

「我們的世界,看起來無比的連結。社交媒體上,我們有成百上千的朋友,我們隨時可以看到彼此的生活。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常常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報告裡提到一個概念,叫『同理心感知差距』,說年輕人常常會低估同儕的同理心,因而不敢去建立真實的連結。

這就是我們的困境。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扮演一個有趣、成功、快樂的角色,我們害怕暴露自己的脆弱和不安,因為我們不相信會被理解。結果,我們看似緊密地連結,心與心之間卻隔著一道透明的牆。對我來說,幸福不是在網路上獲得多少個『讚』,而是能有一天,我可以和朋友面對面,卸下所有的防備,說出我真實的感受,並且知道,我會被溫柔地接住。那種真實而深刻的友誼,才是我最渴望的幸福。」

--------------------------------------------------------------------------------

無論是被鎂光燈凝視,被道德眼光審判,還是在同儕的目光中迷失,這些關於身份的掙扎,其根源往往指向了更深層的創傷。當幸福的對話觸及傷痕,我們能否找到療癒的可能?下一幕,將進入關於生命韌性的最終探討。

第四幕:傷痕的癒合 —— 創傷、療癒與韌性

當對話深入到生命經驗的核心,便無可避免地會觸碰到那些最深刻、也最艱難的層面——創傷與苦難。幸福,並非對痛苦的全然否定,而是在廢墟之上重建家園的勇氣。此處的分享,將超越理論,進入生命的實證。它關於療癒的可能性,也關於人性中那股最為堅韌、最令人敬畏的力量。

--------------------------------------------------------------------------------

女醫生的視角:治癒的極限

身穿白袍的女醫生,神情嚴肅而悲憫。「我的職業是治病救人。《世界幸福報告》將『健康預期壽命』視為幸福的重要支柱,這點我完全同意。但我在臨床上看到的,卻是這個指標的巨大局限。」

「我每天面對許多病人,他們的身體病痛,追根究底,源於心靈的『苦』。長期的壓力、無解的家庭矛盾、對未來的絕望……這些都在侵蝕他們的健康。報告裡提到的『絕望之死』,對我們醫生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可以開出藥方來控制血糖、降低血壓,但我們沒有藥方可以治療一個人心中的絕望。現代醫學在處理這種存在性的痛苦時,常常感到無能為力。

所以,我越來越相信,真正的幸福,不是沒有病痛,而是一種身、心、靈的整體和諧。而這,遠遠超出了手術刀與藥物所能觸及的範圍。」

女教師的視角:無聲的傷痕

一位資深女教師,眼中充滿了對孩子們的愛與擔憂。「醫生看到的,是成年人積累已久的傷痛。而我看到的,是這些傷痕最初是如何被刻下的。」

「我的學校裡,有很多來自新住民家庭的孩子。他們在學校和家庭之間,常常要面對兩種不同的文化與語言,這本身就是一種壓力。有些孩子,因為家庭經濟的困境,或是父母關係的緊張,承受著我們不易察覺的內心創傷。這些傷痕是無聲的,但它們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認為,幸福的基礎,是在家庭與學校中,為孩子們建立一個充滿『心理安全感』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裡,他們的『苦』可以被看見、被理解、被溫柔地承接,而不是被忽視或指責。只有在這樣的土壤裡,孩子們才能長成健全、自信的模樣。為他們守護這片心靈的土壤,就是我身為教師所能做的、最幸福的事。」

被性侵者的視角:重生的力量

最後一位發言的,是一位倖存者。她的聲音平靜,卻蘊含著火山般的力量。她的目光直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充滿了慈悲與堅定。

「我經歷過黑暗,那是一段外人無法憑藉想像或同情而完全進入的、絕對主觀的『現象場』。在那段漫長的療癒之路上,我最害怕的,不是回憶,而是來自外界輕率的『勸善』。那些『妳要放下』、『妳要堅強』、『妳要寬恕』的話語,對我而言,是一種最殘酷的二次傷害。因為它否定了我痛苦的真實性,強行將一種外部的、所謂『正常』的秩序,施加於我那破碎的內在世界。

我所體悟到的幸福,不是遺忘,而是重塑。是在一個安全的、相互支持的社群裡,我被允許以我自己的節奏、用我自己的語言,去重新訴說我的故事,從而奪回對我生命敘事的主導權。當我能將那份最深的痛苦,轉化為幫助其他倖存者的力量時,我找到了我的『Sisu』——那是芬蘭人所說的,一種在逆境中絕不屈服的堅韌。幸福,不是回到過去,而是在廢墟之上,親手建造一個全新的、屬於自己的未來。」

--------------------------------------------------------------------------------

即使面對最幽暗的創傷,人性中依然有著尋求連結、療癒與超越的渴望。這份渴望,如同穿透烏雲的光,將所有的生命故事,引向了最終的圓融與智慧。

終章:圓融的智慧 —— 感恩與同行

對話行至終點,琉璃燈下的光影更顯柔和。幸福,在此刻已不再是一個等待被解答的謎題,而是呈現出一幅由十八個獨特生命故事交織而成的、複雜而壯麗的織錦。每一種「苦」,都是一根深色的絲線;每一份「善」,都是一縷明亮的金線。它們共同編織出生命真實的樣貌,沒有哪一根線是多餘的。

--------------------------------------------------------------------------------

老奶奶的總結:幸福的織錦

老奶奶微笑著,用她那充滿智慧與慈愛的聲音,為這場對話輕柔地收攏針腳。

「孩子們,聽完妳們的故事,我的心裡充滿了感動與感恩。妳們讓我看見,幸福從來不是一個單一的標準答案,而是一幅由無數生命經驗織就的錦緞。

太太的餐桌、農夫的土地、美容師的傾聽、主管創造的安心職場、公務員守護的社會信任……這一切,都指向了幸福的一個核心,那就是『連結』。而空姐的疏離與學生的迷惘,則讓我們看見了失去連結的痛苦,也照見了這個時代的弔詭:一個讓我們得以環遊世界、一個讓我們得以連結萬人的時代,卻同樣可能造成靈魂的孤單。

在芬蘭,有一種古老的傳統叫做『Talkoot』,就是社群的互助勞動。大家自願聚在一起,不為薪水,只為幫助鄰居或建設社區。他們的核心信念,與路德宗的倫理一脈相承:『恩典是為了服務』。這份智慧告訴我們,幸福,從來不是個人的成就,而是在一個相互扶持、彼此感恩的社群中,共同创造的福祉。

我們每個人的『苦』雖不相同——無論是來自生活的壓力、社會的框架、身份的枷鎖,還是內心的創傷——但我們那份尋求連結、渴望被理解、追求意義的心,卻是共通的。這份共通,就是我們能彼此同行的基礎。謝謝妳們,讓我看見了這幅如此美麗的、關於幸福的織錦。」

集體的迴響與祈願

老奶奶的話語,像溫暖的溪流,潺潺流入每個人的心田。

女性主義者輕輕點頭:「是的,我們追求的,正是一個讓每個人都能自由編織自己生命圖案的社群。」

太太微笑著說:「原來,我每天為家人做飯,也是在為這個社群編織一份小小的溫暖。」

女學生眼中的迷惘散去了許多,她說:「我明白了,幸福不是向外索求,而是向內連結,並勇敢地向身邊的人伸出手。」

圓桌旁,所有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連結與平靜。那些曾經看似尖銳對立的觀點,此刻都圓融地匯入了同一條慈悲的河流。對話的結束,不是一個句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帶著對他人故事的溫暖與對自身生命更深的覺察,準備回到各自的世界,繼續編織這幅未完成的織錦。她們以一種集體的、虔誠的口吻,在心中默默地許下祝願,為自己,也為這世間一切的眾生。

萬分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淨土與極樂之光的沙龍
0會員
341內容數
2025/10/26
我輕聲問道:「幸福,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2025/10/26
我輕聲問道:「幸福,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2025/10/26
將聯合國近年發布的報告——這份以現代數據寫就的時代「史記」——視為一面明鏡,藉此映照出我們身處的這個娑婆世界,你我共同感召的「共業」,以及其中無可迴避的眾生之「苦」。
Thumbnail
2025/10/26
將聯合國近年發布的報告——這份以現代數據寫就的時代「史記」——視為一面明鏡,藉此映照出我們身處的這個娑婆世界,你我共同感召的「共業」,以及其中無可迴避的眾生之「苦」。
Thumbnail
2025/10/26
本報告將完全基於所提供的源文件,從五個相互關聯的核心面向——結構、戰亂、經濟、環境與精神——來剖析當代全球性的苦難。我們將諦聽那些在無形枷鎖下呻吟的生命,凝視烽火下破碎的家園,感受在失衡世界中掙扎的生存壓力,聆聽地球母親因環境崩壞而發出的悲鳴,並探究在資訊瘟疫與內心牢籠中失序的精神世界。
Thumbnail
2025/10/26
本報告將完全基於所提供的源文件,從五個相互關聯的核心面向——結構、戰亂、經濟、環境與精神——來剖析當代全球性的苦難。我們將諦聽那些在無形枷鎖下呻吟的生命,凝視烽火下破碎的家園,感受在失衡世界中掙扎的生存壓力,聆聽地球母親因環境崩壞而發出的悲鳴,並探究在資訊瘟疫與內心牢籠中失序的精神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Thumbnail
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Thumbnail
透過這篇故事,瞭解一本絕版書對兩位朋友之間的情誼與交流。透過互相幫忙尋找書籍、分享閱讀和電影的經驗,彰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和價值觀。另外,文章也提到與不同城市的相遇,串連故事起點和結局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透過這篇故事,瞭解一本絕版書對兩位朋友之間的情誼與交流。透過互相幫忙尋找書籍、分享閱讀和電影的經驗,彰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和價值觀。另外,文章也提到與不同城市的相遇,串連故事起點和結局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一個人也可以感受到幸福,但完整需要兩個人。三個人以上則是一種圓滿。
Thumbnail
一個人也可以感受到幸福,但完整需要兩個人。三個人以上則是一種圓滿。
Thumbnail
有時候真的覺得麗絲可以當廟公...度化人生 (摘錄) 我希望你永遠記得現在的生活,也就是心安理得的跟自己所愛的人活著,就是最好的幸福。 #孩子我聽你說_呂秋遠
Thumbnail
有時候真的覺得麗絲可以當廟公...度化人生 (摘錄) 我希望你永遠記得現在的生活,也就是心安理得的跟自己所愛的人活著,就是最好的幸福。 #孩子我聽你說_呂秋遠
Thumbnail
序言 在格子上看到好多精采作品,也賦予我很多靈感 慶幸的是我無疾無痛 可惜世間還有一些殘缺的天使 無法和各位老師一起分享幸福的精采...... 幸福是一種心靈的狀態,它不僅僅來自外在的財富或名利,更多的是源自內心對生命的熱愛與感恩。就像一朵花的綻放,需要陽光、空氣和水分的滋養,
Thumbnail
序言 在格子上看到好多精采作品,也賦予我很多靈感 慶幸的是我無疾無痛 可惜世間還有一些殘缺的天使 無法和各位老師一起分享幸福的精采...... 幸福是一種心靈的狀態,它不僅僅來自外在的財富或名利,更多的是源自內心對生命的熱愛與感恩。就像一朵花的綻放,需要陽光、空氣和水分的滋養,
Thumbnail
盡力是基礎;輕輕地就好,無須太用力是個方法; 生活中記得感恩,就能讓力量強大、能量飽滿; 體驗是必然,感受歡喜悲傷及生命如此豐盛; 沒有哪一刻是多餘的,沒有哪一條路是白走的, 最後能夠整合成自己的所有獲得,那就是一條對的路, 這就是讓生命「漂亮」的條件了。 能細數幸福
Thumbnail
盡力是基礎;輕輕地就好,無須太用力是個方法; 生活中記得感恩,就能讓力量強大、能量飽滿; 體驗是必然,感受歡喜悲傷及生命如此豐盛; 沒有哪一刻是多餘的,沒有哪一條路是白走的, 最後能夠整合成自己的所有獲得,那就是一條對的路, 這就是讓生命「漂亮」的條件了。 能細數幸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