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提到「黑馬」,往往想到那個被低估卻最終逆轉勝的角色。然而,《黑馬思維:哈佛最推崇的人生計畫,教你成就更好的自己》帶來的啟示遠不止於此。
這個詞源自 1831 年的小說《年輕的公爵》,講述一匹被忽視的黑馬意外奪冠,讓主人公輸掉大筆財富。這不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個隱喻:真正的成功往往誕生於不被期待的角落。這本書正是帶我們踏上一場挑戰傳統成功定義的思維之旅。
一場從「標準化」到「個體化」的革命
在工業化與體制化的社會中,成功被框定為成為最優秀的人。每個人都被要求在相同的體系中競爭、表現並攀升。「洋特法則」強化了這種觀念,強調人人應一致,不能過於特別,更不能偏離常軌。
這樣的邏輯看似公平,卻將人禁錮在制度的框架中。它獎勵順從而非創造,推崇模仿而非自我實現。《黑馬思維》則提出一個顛覆性的觀點:
讓每個人充分發揮潛能的最佳方式,就是了解個體性,頌揚個體性。
真正的潛能不是制度選中的那部分,而是當你擁抱獨特性時自然綻放的結果。
成就卓越,從自我實現開始
書中許多黑馬人物的故事有一個共同點:他們不是因為追求卓越而實現自我,而是因為追求自我實現而成就卓越。
這一思維轉向看似細微,卻顛覆了成功的傳統邏輯。成功不再是抵達某個固定終點,而是一段不斷調整、探索與創造的旅程。黑馬的力量在於敢於放下目的地,專注於當下的成長與契合。
他們採用「梯度上升」的方法,根據結果不斷修正策略,逐步走向更高峰,而非執著於預設的頂點。
微動力:找到屬於你的驅動核心
每位黑馬背後都有一股內在推動力,書中稱之為「微動力」。這是內心深處的真實渴望,藏於細微偏好與情感反應之中。作者建議透過「評判遊戲」發現它:
- 察覺自己何時在評判他人
- 辨識當下的情緒反應
- 誠實探索原因
當你理解自己的微動力,就能主動選擇與之契合的機會,開創新的可能。成功不再依賴運氣,而是將機會與熱情對齊。
改變強項,而非被強項限制
我們常認為強項是天生的天賦,但《黑馬思維》指出,真正的強項來自行動的結果。在嘗試與策略的過程中,我們不斷開發新能力,進而改寫自己的強項。
選擇策略的重點就是提升現有技能或知識——也就是改變強項。
這意味著,你永遠不必被過去定義。只要願意行動與調整,你的黑馬之路將無限延伸。
打破人才稀缺的幻象
我們常聽說人才難得,但書中揭示這是一種體制造成的假象。學校的有限錄取名額、企業的升遷限制,讓人誤以為成功的座位僅有幾個。
人才稀少不是真理,而是體制造成的結果。
這種思維催生零和競爭,犧牲了多數人的潛能,只為維護少數的榮耀。而《黑馬思維》呼籲我們回歸本質——自我實現既是權利,也是責任。
當你活出自己的節奏,世界才開始認可你
《黑馬思維》是一場對成功的思想革命。它告訴我們,世界不需要更多的模範生,而是需要更多真實的個體。當你停止模仿他人的成功模板,轉而探索屬於自己的節奏時,你就成為了那匹黑馬:不是因為贏過別人,而是因為活出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