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殘骸》
#07〈誤解的慈悲〉
二.行善的盲點
---
毒蛇與慈悲,毒蛇的果報---
有個人經營一片果園。
他最怕蛇。
每年到了夏天,總有幾條蛇爬進園裡,藏在樹下、桶邊、或牆縫裡。
他見到毒蛇,會拿棍子打死;見到無毒的,則裝進桶裡,
帶去遠一點的山裡放生。
他覺得這樣剛好。
該死的死,該活的活。
他心裡甚至有點安慰——自己也算行了善。
---
有一年,他放生了一條灰蛇。
那地方本來沒有蛇,後來卻多了。
雞舍被咬死幾隻,鳥巢的蛋被吞,山下的小孩不敢再上樹。
有人罵:「不知道誰亂放生!」
他沉默,不敢說那是自己。
那天晚上,他夢到一條蛇爬上床邊,沒咬他,只是看著他。
像在問——「你怎麼知道我該死?又怎麼知道我該活?」
---
從那以後,他再沒殺過蛇,也不再放生。
他開始在果園四周築低牆,留縫。
讓蛇能進,也能出。
他說:「這樣最公平。」
鄰居問他信什麼。
他笑說:「我信因果,但我不信我懂它。」
---
有時人以為自己在積德,其實只是在安撫恐懼。
毒蛇的死,讓他安心;無毒蛇的生,也讓他安心。
他從沒真問過:「牠的命,和我的命,有什麼不同?」
---
> 慈悲若無智慧,放生也可能是殺生。
> 而所謂的業,不是神在懲罰你,
> 而是在提醒你——你的善,還不夠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