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深圳變滑雪勝地 | D6 全球財經周報/大陸 | 2025.10.13 | 全球財經周報、ChatGPT
重點彙整
- 核心事件:深圳前海大型室內滑雪綜合體於10/1開幕,占地約10公頃、設有五條雪道,宣稱為全球最大的室內雪場之一,帶動華南「冰雪經濟」。
- 政策脈絡:中國政府將冰雪運動列為文旅振興重點,延續北京冬奧後的擴散策略,地方政府以文旅專案、稅費減免、用地支持等方式推動「南方也能滑雪」。
- 需求面:節慶與親子客群帶動,人流在「十一黃金週」爆量;報導指出中國滑雪人次年增逾30%,南方城市參與度顯著上升。
- 供給面:除深圳外,華南多地正規劃或擴建室內雪場,形成「商場+雪場+酒店」的複合消費場景,延長停留時間與客單價。
與過去政策/做法比較(差異重點)
面向 /冬奧前後(約2015–2022) /目前(2023–) 主要差異
政策口號 /「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 /持續「南展西擴東進」並強調文旅綜合體 從「參與數」轉向「文旅變現」供給類型 /北方天然雪場為主 /南方室內雪場、城市綜合體 /不受季節限制、全年營運
投資焦點 /基礎設施與賽事場館 /商業化運營(購物中心+酒店+文娛) /更看重現金流與回本週期
成長速度 /使用者教育期 /人次年增>30%、親子/新手為主 /客群更大眾化、消費頻率提升
關於投資u should know
A. 文旅與主題場景(正面)
- 深圳在地文旅龍頭,熟悉「主題公園+商業」模式,受益於城市文旅客流與合作機會。
- Club Med擅長冰雪度假運營,華南短途冰雪熱有望轉化為中長途滑雪與度假需求。
- 旗下多個「融創雪世界」運營基礎,若財務改善,品牌協同可受惠(但仍有槓桿與復工風險)。
B. 運動服飾與戶外(正面)
- Salomon、Atomic等雪上品牌鏈結強,冰雪滲透率提升直接利多。
- 羽絨服高端化+南方低溫經濟,配合雪場場景拉動。
- 滑雪入門裝備與跨季戶外品類放量,渠道動銷改善。
- 戶外零售連鎖,冰雪裝備需求提升。
C. 建築機電/製冷與工程(正面)
- 大型室內雪場土建與總包需求。
- 大型冷站、精密製冷與通風系統配套,雪場能耗解決方案帶動B端訂單。
D. 商場、餐飲、酒店與交通(正面)
- 城市綜合體導流帶動物業運營與租金。
- 周邊住宿率提升、節假日房價上行。
- 區域遊客流入增加帶動客運量。
E. 競爭位移與潛在受壓(中性偏負)
- 部分客流被南方室內場分流,淡季壓力加大;但高階滑雪者仍可能轉回天然雪場進階。
- 室內雪場能耗高,若能源價格上行或地方補貼退坡,運營利潤受擠壓(影響運營商與物業方的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