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作或是一段時期總是會有一首主題曲,走著、寫著、坐車、航行,耳機裡大概可以單首循環百遍,直到這首歌陪伴我「告一段落」(無論任何形式的,有時候只是專案結束了,或是論文寫完了),才會換音樂、換歌單。
〈路過人間〉是一首代表秋天的歌。
從2024年夏末到2025年入秋,我想這首歌停留地有點長了。但也許是活至中年,開始懂了歌詞裡許多的貪瞋愛痴怨,和相遇離別。一首原本抒情的吉他編曲,也因為近期的披哥有了大歌的排場和起伏,不像後勢看漲的人生嗎?
談及秋天,我總想到紐約。
剛好都是分手後的秋天,剛好都是美國紐約。近二十年前,抵達New Port的住宿時,小店老闆說,我把紐約的秋天帶來了;今年深秋,時隔多年又要再飛一趟紐約,連同學的孩子都已經是小學生的年紀,我祈禱紐約不要太冷,我祈禱還有一點時間可以去看戲,祈禱,紐約街頭的自己不會再像二十幾歲時徬徨,對於自己可以再篤定一點,認同自己的選擇,認同自己的存在。
講來多愁善感了,路過人間本來應該輕盈剔透的,悲歡離合實屬正常,過心而不鑿痕就好。
我很喜歡蘇醒的rap詞:
我的卑 我的亢 我的忍 我的犟
我的怯 我的狂 我的爭 我的放
自認自己沒有的是「爭」,但多一點是的「拗」,講好聽一點是執著,負面著講就是固執,可能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或封閉了一些機會,但求自己開心囉。
但,這首歌最重要是:它見證了齒輪鬆脫的那一瞬間。
在過完生日,一趟回程的班機中,我不斷地反覆聆聽這首歌,大概兩個半小時時間,每句歌詞就像是一根刺,或者是一個探針,不斷提醒著我,檢視我的人生。
跟10年前決定花光所有的積蓄到德國旅居一年不同,這次是我決定放下從打工開始,長達20年的職業生涯,還有穩定的伴侶跟生活。
「你很好,他也不壞」
他當然很好,我也真的不壞。但是世上唯一不變的善變的人啊,在這首歌的提醒下,我發現我好像很久沒有「快樂」了,是不是,還值得再try一下?那,反正路過人間就這麼一瞬間,如果過得不好,也就一下下而已;如果過得很好,那就不浪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