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
現在到處都在開「工業 AI 培訓班」、講「AI 落地案例」、還有人自稱「AI 顧問」,教你怎麼搞智慧工廠。
我每次看那些案例,都毛骨悚然!因為我知道:
那些 AI,其實是在學虛擬資料或失真的資料!
1、 AI 不是在學,是有求必應
你以為感測器送進去的是「原始訊號」?
錯!
電流、溫度、轉速……
進資料庫前,全被工程師干預過整理過:
- 加標籤
- 取平均
- 壓頻率
- 對齊時間
AI 拿到的,是一張模糊又延遲的照片或縮時攝影!
現場早就失焦了,它還在那邊自嗨:「我學會了!」
2、為什麼假的也能過關?
因為整個制度,還在玩「文件審查」!
你有報告、有流程、有模型、有漂亮圖表,蓋章!過關!
沒人問:
- 這筆資料能不能重算?
- 時間戳對不對?
- 原始波形還在不在?
報告寫得天花亂墜,數據一查全是假的!
3、所以現在的 AI,不是聰明,是學會說謊
- 認證單位:只看報告
- 系統整合商:只交結果
- 講師顧問:只講故事
- 客戶:只要好看報表
全產業一起演戲,把幻覺包裝成智慧!
4、 真相是什麼?
AI 不是不能落地,是沒人敢讓它碰真資料!
真資料太亂、太難搞、一碰就露餡。
所以大家選最安全的路:
用報表餵 AI,用結果掩蓋過程。
這樣的 AI,只會複製人類的錯誤,
永遠超不過你這個老師傅的經驗!
5、解法其實很簡單——「可審計的數據治理」
我們設計了 三道防線,一句話講完:
第一層,黑盒層(L1):
感測器進來就封存,一輩子不能改,像行車記錄器。
第二層,清洗層(L2):
你取平均、做特徵,全要留版本號,隨時能重播、能驗證。
第三層,知識層(L3):
AI 只能用有簽章、有證據的知識卡,不能亂掰。
這叫「可審計知識」,不是炫技,是誠實!
報告能重算,AI 不能說謊,ESG 數字有憑有據!
6、AI 不該比人更會說謊
AI 會寫報告、會畫圖、會回答問題,但如果它學的是假資料,它就是在幫我們包裝謊言!
真正的智慧,不是讓 AI 更會說話,而是讓它聽懂真實的世界!
從感測器的心跳聲裡,學會分辨真相。
一句話總結:
「文件可以造假,時間戳不行。AI 要落地之前,請先讓它落實真實。」
如果懷疑筆者說的,想看真的?
留言私訊我,讓你看看隨插即用不需要mapping不需要tag的電錶,且每秒100筆電壓即時數據和歷史記錄回放。
5 分鐘搞定,不看稿,手勢比三層,師傅聽完只會說:
「這才是工業 AI,別再騙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