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我是 Mech Muse 👋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個有趣又跟大家息息相關的新聞——澳洲監管機構 ACCC 起訴微軟。原因是 Microsoft 365 整合 Copilot 後漲價,但通知內容被控誤導,讓 270 萬澳洲用戶以為只有「接受漲價」或「取消訂閱」兩種選擇。結果呢?其實還有第三條路!
這篇文章會幫你拆解四件事:新聞重點、完整時間線、大家最關心的價格與風險補充,最後我也會幫大家做個收尾。讀完後,你會更清楚 AI 加值服務的定價爭議,還能學到如何保護自己避免掉進「暗黑訂閱設計」。
漲價通知裡的「隱藏選項」 🤔
10/27,路透報導 ACCC(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正式起訴微軟。原因在於 Microsoft 365 個人版與家庭版,因為整合 Copilot(AI 助手)而調漲價格:
- 個人版年費 A$109 → A$159(+45%)
- 家庭版年費 A$139 → A$179(+29%)
問題出在微軟的通知方式。官方寄了兩封信+一篇部落格文章,裡面只提到用戶要嘛接受漲價,要嘛取消訂閱,卻沒有明講還有「Classic 舊方案」能保留原價、不含 Copilot。更誇張的是,這個選項要一路點進「取消流程」後才會出現。
ACCC 認為這樣的做法等於「隱匿重要資訊」,違反澳洲消費者法第 18 條(誤導或欺騙行為)與第 29 條(價格與權利的誤導)。如果法院判定成立,微軟可能面臨 最高 A$5,000 萬罰金,或不當利益三倍,或營收 30%(取其較高者)。
微軟則回應表示會審視指控,並強調「重視消費者信任」。
從公告到被告上法院 ⏱️
- 2024/10/31:微軟宣布將 Copilot 整合進 Microsoft 365 個人/家庭版,並在下一次續約時調整價格。
- 2024/11 ~ 2025/01:陸續寄信給 270 萬名澳洲用戶,提醒續約會漲價,並重申「接受漲價或取消」,沒有提到 Classic 舊方案。
- 2025/01 起:漲價開始推動,澳洲用戶抱怨聲音漸多,很多人發現「取消 → 流程最後」才會冒出「Classic」。
- 2025/07/08 後:ACCC 對外說明,有些尚未續約的用戶,進入取消流程時,仍有機會選擇舊價方案,但一切由微軟掌控,隨時可能更動。
- 2025/10/27:ACCC 向法院提告,控告微軟在漲價通知裡「隱藏資訊」,誤導消費者。微軟則回應會配合法院與監管。
這條時間線其實跟大家很有關,因為它揭露了一個現象:漲價不是問題,問題是資訊不對等。
價格、影響範圍、可能後果、自保清單 💡
1)漲多少?差在哪?
- 個人版:A$109 → A$159(+45%)
- 家庭版:A$139 → A$179(+29%)
- Classic 方案:保留舊價、不含 Copilot,但藏在取消流程後段才會顯示。
2)誰受影響?
- 在範圍:澳洲境內的 Microsoft 365 個人/家庭用戶。
- 不在範圍:商用或企業訂閱不受這次訴訟影響。
3)ACCC 為什麼認定是誤導?
因為微軟的通知只呈現「兩個選項」,卻沒有在主要介面就清楚揭露「Classic」。這樣的資訊落差,會讓用戶誤以為只有漲價或取消兩條路。
4)最壞會怎樣?
如果法院認定違法,微軟可能要付出鉅額罰款,還要提供消費者救濟,例如退費或差額補償。
5)台灣人該注意什麼?
- 用戶角度:看到「要漲價」的通知時,別急著接受或取消,多點幾下流程,可能藏有「保留舊方案」的選項。
- 業者角度:AI 功能漲價不是問題,但「怎麼講」才是關鍵。如果選項被藏起來,消費者法規可能會找上門。
6)自保小技巧(給澳洲用戶)
- 進入帳號 → 訂閱 → 「取消」,一路點到底,看有沒有 Classic 選項。
- 保存續約通知信、付款紀錄,必要時可作為申訴證據。
總結:AI 時代,定價透明才是贏家 🙌
這次 ACCC 起訴微軟的重點,不只是「漲價」這件事,而是 資訊透明。當漲價選項不清楚、甚至要「取消」才能看到第三條路時,消費者自然會覺得被誤導。
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學習是:每次遇到漲價或新功能加價,都要先檢查有沒有其他隱藏方案。對業者來說,誠實溝通才是長久之道。
如果你喜歡這種內容,歡迎追蹤我 Mech Muse 👋,我會繼續幫大家追蹤 AI、法規和商業模式的最新動態,下次新聞就不怕看不懂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