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元導讀
2G 時代以語音與 SMS 為主,但用戶對行動上網的需求逐漸升高。為了在不大改架構的前提下提供數據服務,GSM 網路引入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與 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它們被稱為 2.5G 技術,讓行動上網正式起步,但速率仍然有限。
👉 一句話:GPRS / EDGE = 在 2G 上加裝「封包數據引擎」,讓手機能慢慢上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GPRS 的核心概念
• 定義:GPRS 是一種在 GSM 上引入 封包交換(Packet Switching) 的數據服務。
• 速度:理論上每時槽 21.4 kbps,實務多為 40–60 kbps。
• 特色:
o 不需撥號即可連線(Always On)。
o 使用閒置時槽傳輸資料,與語音共存。
o 計費由「時間」改為「流量」。
• 新網元:
o 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管理封包會話、移動性。
o 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連接外部網際網路,提供 IP 位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EDGE 的核心概念
• 定義:EDGE 是在 GPRS 上改用 更高效的調變技術(8PSK),屬於 2.75G。
• 速度:理論峰值可達 384 kbps,實務約 100–200 kbps。
• 特色:
o 無需改變核心網,只需升級 BTS 與手機即可支援。
o 兼容 GPRS,使用者無感升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GPRS / EDGE 架構
在原本 GSM RAN(BSC + BTS)之外,新增 SGSN 與 GGSN,形成「行動資料網」:
📱 手機 (MS)
|
v
📡 BTS + BSC (RAN)
|
v
🖥 SGSN (封包控制)
|
v
🌐 GGSN (連接 Internet)
|
v
🕸️ Internet
💻 GPRS / EDGE 架構說明
在傳統的 GSM RAN(BSC + BTS) 之上,GPRS/EDGE 為了提供封包交換的行動數據服務,額外新增了 SGSN 與 GGSN,形成一條「行動資料網」:📱手機(MS) 先透過 📡BTS + BSC 建立無線連線,資料再進入 🖥SGSN(封包控制節點) 進行用戶認證、位址管理與封包路由,之後由 🌐GGSN(閘道節點) 接到公網,最終連向 🕸️Internet。這樣就讓原本以語音電路交換為主的 GSM 網路,可以在不大幅改變核心結構的情況下實現上網與資料傳輸服務。
• SGSN:處理移動管理、封包路由、認證。
• GGSN:提供 IP 連線,扮演行動網路與公網之間的閘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模擬題
1️⃣ 專業題:GPRS 為何被稱為「封包交換」服務?它與 2G 電路交換的差異
•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是在 GSM 上新增的**封包交換(Packet Switching)**技術。它不再為每一個使用者長時間專用一條電路,而是把資料拆成一個個「封包」,根據需要動態佔用時槽和頻寬,空閒時不佔資源。
• 2G 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ing) 則是「打一通電話就一直占用整條線路」,即使中途不說話或暫停資料傳輸也依然佔用資源,效率較低。
• 🔎 差異重點:電路交換像「專線電話」,一旦接通就專用;封包交換像「公路拼車」,按需佔用,不傳就釋放資源,因此支援多用戶、適合突發性資料(上網、短封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應用題:EDGE 上網速度過慢,應檢討哪些因素
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是在 GPRS 上改進調變速率的技術,速度過慢時可檢討:
• 可用頻寬(頻率資源):頻段是否足夠,是否被語音業務佔用太多?
• 時槽分配(Timeslot Allocation):每位用戶實際得到的時槽數量,如果 EDGE 資料用戶多但分配少,速率就會低。
• 同時用戶數(Concurrent Users):同一小區的 EDGE 上網用戶越多,分得的時槽越少。
• 信號品質與調變編碼方案(MCS):邊緣區域或干擾大時,自動降速至較低階MCS。
• 回傳/核心網容量:BSC、SGSN/GGSN鏈路是否成為瓶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境題:在現有 GSM 網上升級 EDGE,需要改造哪些設備或參數
• BTS(基站收發台):需支援 EDGE 調變(8PSK),通常需升級或更換發射/接收模組、軟體和頻道卡;
• BSC(基站控制器):需升級軟體支援 EDGE 資源分配與新編碼方案;
• PCU(Packet Control Unit):確保能處理更高的封包速率,有時需擴容;
• 核心網(SGSN/GGSN):檢查是否需要升級以支援更大資料吞吐;
• 無線參數:調整時槽配置、MCS策略、功率控制、鄰區表,以確保 EDGE 服務品質;
• 回傳鏈路:BTS/BSC 至核心網的傳輸容量是否足夠,需要擴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小結與啟示
• GPRS / EDGE 是 GSM 向行動數據過渡的橋樑,開啟「隨時上網」時代。
• GPRS → 封包交換,支援基礎 IP 上網;EDGE → 更快調變,速率接近 3G 初期。
• 對用戶而言,這是第一個「不需撥號即可上網」的行動體驗;對電信業而言,這是從語音計費走向流量計費的起點。
👉 一句話總結:GPRS / EDGE = GSM 上的數據加速器,行動上網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