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川習會:國際政治、經濟重整與全球角力三層意涵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這次在南韓舉行的 Trump–Xi 會談,其實不只是「兩位大人物見一面」那麼簡單。從我看來,它同時代表了三個層次的意味:第一,是國際政治信號;第二,是經濟利益與貿易重整;第三,是中美在全球棋盤上的角力走向。我們如果只看表面:關稅有降、稀土出口暫緩、農產品要買。可是我認為,表面背後的「誰在調整、誰在妥協、誰在佈局」才是真正值得關注的。

第一條線:國際政治意涵

  1. 重新建立對話與局面降溫的信號
    自從Trump再度上任後,與中國的貿易、科技、稀土、藥物前驅物等問題一路升溫。比如說,中國一度對稀土出口採取更嚴限制,美國則威脅更高關稅。
    筆者認為這次會面最大的一個「政治意義」就在於:雙方都覺得「這樣繼續下去真危險」——全球經濟、供應鏈、科技戰、軍事壓力都可能掉進不可控。於是會面變成先重建信號、先讓情緒降溫的一步。
  2. 領導人形象與內外政治盤算
    Trump稱會面為「12分(out of 10)」這種語言,其實不只是他本人喜歡誇張,更像是他要向國內傳遞:我有在做事、我打得贏。外媒報導時也指出,他說「我們有協議」等語。
    而習近平方面,筆者認為也不只是經濟考量,他要表達的是:即便在面對美國這樣強勢的對手,中國也願意坐下、談、讓步——至少部分。對北京來說,這是一種穩定全球局勢、避免被孤立的形象建構。
  3. 地緣政治/台灣與亞太策略背景
    這一點很值得我們觀察:在會談前夕,有報導指出中國在台灣附近進行轟炸機演習。
    也就是說:在美中高層展開「溫和化」的談判動作時,背後仍然存在軍事、威懾、地緣政治的張力。這令我認為,這場會談並不是真正「昔日衝突終結」,而可能是一種 暫緩/調整策略。對兩邊來說,都還有很多牌沒亮。

綜合以上,筆者認為這場會面的政治意涵,不只是「和好」或「妥協」,更像是一場 再定位:美中雙方在接受“現實”——不能讓矛盾一路升、高到失控的地步。

第二條線:經濟觀察 — 關稅、稀土、農產品

  1. 關稅的調整
    根據報導,Trump在會後宣布將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由約 57% 降至 47%。
    這個動作不只是「降稅」,而是傳遞一種信號:美國願意給中國一些經濟讓步,因為美方也承認繼續高壓可能對美國自身產業與選票基盤不利。
  2. 關鍵原物料:稀土(Rare Earths)
    筆者認為這是這場談判中最值得關注的「經濟槓桿」。中國曾大幅擴大稀土出口管制,這種管制對全球科技鏈、軍工鏈都有重大影響。
    在會後,報導指出中國同意延後新的管制、暫緩對稀土出口新措施,並在談判框架內承諾進一步探討。
    這意味著:中國用稀土作為籌碼,但同時也不希望這張牌過早亮出、導致自己被全球視為「供應鏈風險」。而美國願意讓步,部分原因是怕自己被卡在缺料、科技被掣肘。
  3. 農產品與選票政治
    購買美國大豆這件事,不只是商業交易,更是政治考量。因為美國農村選票對Trump這樣的政治人物很重要。報導顯示,中國同意恢復大量向美國採購大豆。
    所以這是一種策略:美方讓步一部分關稅,中方回頭買農產,達到雙方都能在本國政治與經濟上「宣示成果」。

總結這一條線:筆者認為這場會談在經濟面上,是一種「妥協+調整」而非「大翻盤」。雙方都沒有放棄自家底牌,但在眼前的不確定與供應鏈風險下,他們選擇先靠「有形讓步」來穩定局面。

第三條線:中美角力趨勢 — 長期關係、選舉操作與全球佈局

  1. 長期關係的重整
    這場會談標誌著一個轉折點:不是回到2018-2019那種「全面貿易戰」狀態,但也不是回到「全然合作」的舊模式。報導中指出,雙方其實準備「暫停升級」而不是徹底結束紛爭。
    從這點來看,我認為中美關係正進入一個「調整期」:雙方都明白,在科技、供應鏈、軍事上都有互賴也有互懼。接下來十年,應該會是「合作+競爭」並行,而非單純的對抗或友好。
  2. 選舉與內政考量
    筆者認為Trump很清楚:2026 年的美國中期選舉、以及2028年總統賽都在前方。他這次講「我們有協議」或「會面是12分」這種語句,某種程度上是在對美國選民與支持者說:我有能力處理中國這樣的大對手。 同樣地,習近平也在內部需要顧及經濟放緩、地緣安全、民眾期望等。所以我認為這場會談也不是純外交,而是內政與選舉考量交錯的場域。
  3. 全球佈局與亞太角色
    這場會談選在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論壇所在的南韓,並且中美之前也於東南亞、日本有其他談判與協議。比如說,美國在東南亞與馬來西亞、泰國就關鍵原物料簽了協議。Reuters
    所以我覺得,這不是只關乎中美兩邊,而是牽動整個亞太區域、供應鏈重整、以及美國在亞太的影響力重塑。中國當然也希望鞏固自己在區域內的領導角色。

這場川習會不是和解,而是中美在全球角力棋盤上暫時停下來喘口氣、重新調整姿勢的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迷茫人生的沙龍
9會員
49內容數
想發什麼就發的人,就如同我的名稱
迷茫人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4
2024年的英國大選工黨在施紀賢爵士的領導下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結束了14年的在野生涯。選舉結果:工黨在這次大選中確定拿下超過410席國會議員,原本執政的保守黨縮水至僅剩120席。新首相:施紀賢爵士由英王正式任命為新任首相。
Thumbnail
2024/07/14
2024年的英國大選工黨在施紀賢爵士的領導下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結束了14年的在野生涯。選舉結果:工黨在這次大選中確定拿下超過410席國會議員,原本執政的保守黨縮水至僅剩120席。新首相:施紀賢爵士由英王正式任命為新任首相。
Thumbnail
2024/07/06
上週美國總統辯論由民主黨的拜登(Joe Biden)與共和黨的川普(Donald Trump)進行,這篇文章整理了辯論的一些重點,包括辯論內容、兩位候選人的政策立場和領導風格,以及辯論結束後的活動安排。
Thumbnail
2024/07/06
上週美國總統辯論由民主黨的拜登(Joe Biden)與共和黨的川普(Donald Trump)進行,這篇文章整理了辯論的一些重點,包括辯論內容、兩位候選人的政策立場和領導風格,以及辯論結束後的活動安排。
Thumbnail
2024/05/14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2024/05/14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訪問了歐洲,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他在不同國家的訪問引發了不同的公眾反應,包括對他在巴黎高規格接待的不滿、塞爾維亞民眾對中塞關係的正面看法以及匈牙利民眾對於中國的反應複雜。習近平此次訪問對中國與大歐互動產生重要影響,但也引起了爭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日本、韓國與中國睽違4年後首度舉行三國峰會,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將加速協商,以達成自由、公平、全面、高品質與互惠的FTA。三方同意,明後年定為「中日韓文化交流之年」,加強文化及人員交流。 但,北京力推,韓國因已吃過中國大虧,意興闌珊!韓中簽FTA變毒藥,順差變逆差!台灣受惠供應鏈重組,人均GDP超韓!
Thumbnail
日本、韓國與中國睽違4年後首度舉行三國峰會,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將加速協商,以達成自由、公平、全面、高品質與互惠的FTA。三方同意,明後年定為「中日韓文化交流之年」,加強文化及人員交流。 但,北京力推,韓國因已吃過中國大虧,意興闌珊!韓中簽FTA變毒藥,順差變逆差!台灣受惠供應鏈重組,人均GDP超韓!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2024/5/9 歐盟歷來自詡為「規範性強權」,重視能把歐洲的「規範」與「原則」向世界傳佈。但從暖化危機、疫情到上述兩場戰爭以降,這樣的信用遭到「雙重標準」的質疑。許多發展中國家可以辯稱:「共享價值不等於共享優先事項。」西方集團有自己利益的優先事項,南方國家何嘗不能依據本國利益,自己決定優先事項?
Thumbnail
2024/4/14 「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Thumbnail
2024/4/14 「關係平衡」理論的見解認為,國家其實並非僅以權力平衡確保安全與關係穩定。生活在「萬物相連」的社會環境中,國家如同個人,並不僅是原子化相互制衡的霍布斯式實體,還需要尋求與建構「共性」(resemblance)。
Thumbnail
◎中國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最終將轉化爲習近平領導層的政治風險。
Thumbnail
◎中國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和經濟風險最終將轉化爲習近平領導層的政治風險。
Thumbnail
2024/0223 慕尼黑安全會議向來以抽象又不乏洞見的大會主題著稱。當今世界包括美國,幾乎是人人恐懼、人人不滿。三大不滿集團包括:跨大西洋夥伴、專制集團、全球南方。報告認為要求最多相對收益的是「專制集團」,美國認為自己過去主導做餅,現在卻能分得的越來越小...
Thumbnail
2024/0223 慕尼黑安全會議向來以抽象又不乏洞見的大會主題著稱。當今世界包括美國,幾乎是人人恐懼、人人不滿。三大不滿集團包括:跨大西洋夥伴、專制集團、全球南方。報告認為要求最多相對收益的是「專制集團」,美國認為自己過去主導做餅,現在卻能分得的越來越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