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勢角山往下走,步道漸寬,沿途景色愈發壯麗。這一段被許多人稱為「最美的下山路」,因為視野極佳,從稜線一路俯瞰台北盆地,天氣晴朗時,整個城市都在腳下閃閃發光。這裡同時也是信仰與人潮最集中的區段——福德宮、財神廟與南山觀音寺三座廟宇依山而建,香火鼎盛,信徒絡繹不絕。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福德宮,紅瓦黃簷、香煙繚繞。土地公慈眉善目地坐鎮在殿中,門口掛著紅燈籠與對聯,寫著「保境安民」與「財源廣進」。


廟前的平台開闊,是觀看整個台北市區的絕佳地點。陽光灑在屋瓦上,閃著金光,連空氣都似乎帶著一點祥和與祝福的味道。

往下不到五分鐘,就來到最著名的財神廟。

這裡是整個烘爐地的信仰中心,也是人氣最旺的地方。財神爺金身閃耀,笑容可掬,供桌上滿滿都是金紙、招財錢母與各式供品。

無論平日或假日,香客總是川流不息。有人專程前來補財庫、求事業順利,也有人靜靜坐在廟前階梯,看風景、看人潮。

每當微風吹起,萬盞紅燈籠在風中搖曳,像是一條條紅色的願望,在陽光下閃動。

老實說,我也不例外。走到這裡,自然會雙手合十,默默向財神爺祈求一點好運與豐收。或許這就是人與山的連結——登山是身體的旅程,而祈福是心靈的依歸。

繼續下行,便可看到南山觀音寺。這座寺廟建築宏偉,香火雖不如財神廟鼎盛,卻多了一份靜謐。

觀音像高高坐鎮,表情柔和,眺望著遠方城市,似乎在庇佑所有經過的旅人。廟旁的風鈴隨風作響,聲音清脆而悠遠,讓人心情隨之安定。

從這裡開始便是正式的下山段。步道鋪設完善,但因坡度稍陡,建議放慢腳步,一邊欣賞山谷風景,一邊調整呼吸。沿途可見野花與石階蜿蜒,偶爾轉個彎,又能看到台北101在遠方若隱若現。

山腳下設有烘爐地公車站牌,看似方便,但要特別注意:公車僅於星期三、星期六與星期日三天行駛。若平日前來,就得有「再走一段」的心理準備,沿著柏油路步行下山,大約二十至三十分鐘可抵達高速公路橋下的烘爐地公車站,前往捷運站或市區。

雖然這段路略顯漫長,但走著走著,城市的喧囂漸近,山風漸遠,心卻仍留在那山頂的寧靜與信仰之間。整趟烘爐地越嶺之行,以這幾座廟宇作為終點,正好畫上一個圓滿的句點——有景、有風、有願望,也有自己與自然對話後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