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還蠻奇怪的,因為最近一直在處理電子書的編輯與程式編碼,還有一些出錯的部分。不過就發現,排完這個錯誤之後,另一個錯誤又出現。排好那一組錯誤後,又冒出另一組錯誤。於是我開始在想,會不會是上傳的格式本身有問題?既然狀況已經發生,也只能接受現況、逐一解決,再繼續前進。
昨天和我媽媽通話,她對於種菜這件事真的非常投入。她自己有一塊小地方可以種菜,也經常親自照顧。昨天她請我幫忙到農會買蘇力菌,讓我覺得很感恩。更讓我開心的是,我太太今天就幫忙買完,並直接送去了苗栗頭份。
我覺得生命真的很特別,只要意識到一個觀念:「沒有是正常的,有是多的,一切都是多的。」就會發現,其實生命中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這段文字已依規則完成校潤,保持自然語氣、增強可讀性並符合出版格式。是否需要我接續處理下一段?
其實包含我們現在能夠呼吸、看得見、能行走、還有一份可以投入的工作,這一切都值得感恩。我覺得這個概念,其實在我過去的一些內容創作中也常提到。這樣的思維是:「感恩吸引感恩,抱怨吸引抱怨。」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去感恩生命中發生的一切,透過感恩來修煉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另外,有一幕讓我印象很深刻。對了,關於布萊德彼特(Brad Pitt)主演的電影《F1》,我在重看第二、三次的時候,特別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如何讓自己的名字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當電影開場時,畫面上出現《F1》的標誌,接著出現「Brad Pitt」這個名字的瞬間,我心裡的感覺是:「哇!太驚人了!」
那一刻我真的覺得很震撼,因為他的名字本身就代表影響力。這讓我再次體會到那句話:「Your name is your brand.」——你的名字,就是你的品牌。
所以,怎麼樣讓自己變得更好,其實沒有別的秘訣。你只要做得比別人多、修正得比別人快、累積的經驗比別人深、成長速度比別人快,並且持續有意識地自我成長與改變,就會產生明顯的差距。這一切最終都回歸到「自己」身上。
其實所有的成長都與自己有關,與他人無關。重點在於,你為自己做了什麼選擇?你如何與自己對話?你如何告訴自己該怎麼做?你如何引導自己做出更正確的決定?這一切,全都與自己有關。
像我今天早上,就和我的姪女聊到一個觀念。因為前陣子我聽她提到升學的事情,感覺她對未來有一些想法與困惑。
我就立刻跟她講了「SWOT分析」這個概念。其實,SWOT分析最簡單的應用方式,就是當你面對任何選擇時,無論是 A 或 B,都可以從「要」或「不要」這兩個方向,去分析每個選項的優點與缺點。
也就是說,A 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B 的優點是什麼、缺點又是什麼。當你這樣分析後,思緒就會變得更清楚。
這個方法不僅能用在升學選擇上,也能用在生活的各種大小決定中。不論是工作、學習、還是日常生活,我們其實都不斷在面對各種抉擇。當你在每個當下,願意靜下來思考、分析並做出決定,你就會一步一步前進。
舉例來說,現在你也能做出一個選擇:
「我要完成今天設定的目標」或「我暫時放下它」。 你可以選擇繼續往前走,也可以選擇停下來休息。 甚至連「要不要把這本書看完」或「先放到一邊」這樣的小事,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人生,其實就是由無數的「選擇與決定」所組成的。
我特別喜歡亞里斯多德的一句話:
「我們重複的行為造就了我們,所以卓越不是單一的行為,而是一種習慣。」也就是說,你最終的行為模式會形成習慣,而這些習慣,最終會塑造出你的人生。
我昨天在寫部落格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很特別的感覺。
因為我發現,我在 2023 年曾經寫下的一個目標,竟然在一年後重新浮現。那個當下我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把目標寫在筆記本上、Google Sheet 上,或是 Google 文件裡,但寫完就放著,沒有再去關注。它就這樣靜靜地躺在那裡,被時間掩蓋。
但昨天我在撰寫部落格的時候,當我重新把那些文字拿出來、再重述一遍的時候,心裡突然有一種被點燃的感覺。那一刻我覺得,部落格其實對我來說不只是寫作的平台,更像是我的日記,一種「文字版的 Podcast」。它讓我透過文字的節奏,與自己對話,也與未來對話。
在那篇文章裡,我重新寫下自己的人生規劃——我希望在 45 歲的時候,達成一個具體的目標:業務型事業的總收入達到 2000 萬美金。
這個數字不只是金錢的象徵,而是一種「累積」的結果。它代表我在過去這些年中,每一次學習、每一場挑戰、每一次自我修正的總和。
當我今天看完自己寫下的內容時,心裡突然有一個更深的想法——其實也不一定要侷限在「業務型事業」帶來的兩千萬美金。如果能在 45 歲那一年,達到兩千萬美金的綜合淨資產,那也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
想像那個畫面,就讓我覺得:「哇,那真的太驚人了!」
而在這樣的創作過程中,我也發現這不只是寫作,而是一段「尋找自己的旅程」。你會慢慢找到自己對哪些事情有感覺,了解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也會在創作的過程中體會——哪些事讓你感到快樂、哪些事對你來說是有意義的。
所以,我越來越覺得,創作其實就是在不斷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這個過程不只是輸出,更是一種內在的探索。
最重要的是,我始終相信——凡事感恩,一切都是多的。
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無論好壞、順逆,甚至是那些跌倒與犯錯的時刻,回頭看其實都是珍貴的養分。 它們讓我們變得更堅強,也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所以我覺得,能夠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記錄、反思,寫下那些有趣又有意義的瞬間,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特別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