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地出發的創新/地方創生的再定義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創生,不是重做,而是為土地找到新的呼吸方式。」

近幾年,「地方創生」成了各地政府、品牌、設計師爭相討論的熱詞。可是在一波又一波的補助計畫與行銷話術裡,我們很容易忘記:創生,不只是讓老地方看起來「新」,而是讓土地重新「」起來。

復古不是創生/生命才是

許多地方創生的實踐常以「復古」為出發點——粉刷老屋、重製懷舊商品、設計懷舊活動。

這些形式固然能喚起人們的鄉愁,卻也容易停留在表層。

若地方生活與產業沒有新的生長機會,這樣的創新只是「包裝過去」,而不是「創造未來」。真正的創新,不在於複製成功的樣板,而在於從土地出發,重新找回它能持續呼吸的方式。在地創生的本質,不只是「保存」,而是「轉化」,它在尋找一種屬於地方的創新模式——如何讓文化能延續、讓產業能自立、讓年輕人願意留下。這樣的創新不同於科技或資金導向的改革,它更像是「生活方式的再設計」當地方重新整合自己的資源與故事,當人與土地重新建立關係,創新就不再是口號,而是一種長出的力量。

從建設到共生/新的創新思維

許多創生計畫以「建設」為目標,但土地不需要被重塑,它需要被理解。地方創新應該是共生的過程,而非外來的介入。當設計師、青年、長者、旅人共同參與,當在地文化能與現代設計、品牌思維交會時,地方便開始產生新的運作模式——那是一種以社區為核心、以文化為能量、以人為媒介的創新生態

重生不只是回到原點

重生不是回到過去,而是用新的方式延續原有的精神。

它可能是一間老屋變成工作坊,一個市場變成共享空間,或是一場讓地方故事重新被說出的展覽。這些行動背後,其實都是一種「新模式的試驗」。地方的重生,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連串新的選擇。當地人願意參與、外來者願意理解,地方就能逐步形成屬於自己的創新結構。

創新/在生活裡長出的新路徑

當地方創生回到「重生」的核心,創新就不再只是一種理論,而是可以被生活實踐的模式。有的地方從「飲食」出發,把在地作物轉化成新的飲食體驗,讓人們在一碗飯、一杯茶之間重新理解土地的味道。

也有的地方以「教育」為起點,讓孩子參與社區,從小學會與土地共處,從學習裡延續地方文化的根。

還有一些創生團隊,選擇從「設計」與「數位」著手——用影像紀錄地方故事,讓更多人看見;用設計思維重新包裝在地品牌,讓產品與文化共存。

這些都是地方創新的不同面向。它們並非一種單一解答,而是眾多嘗試的集合。而每一個被嘗試的方向,都讓土地更靠近當代的節奏,同時保留屬於自己的步伐。

創新的可能,不一定宏大,它或許只是從「再一次相信地方有未來」開始。

創新的根/仍在土地裡

地方創生的終點,不是熱鬧,而是持續。

當一個地方能用自己的方式自我更新、

當創新的模式能被複製又不失去本質,

那才是真正的「生」。

創生,從來不是浪漫的名詞,

它是一場深層的實驗——

在土地裡,尋找新的生存方式與創新模式。

你心中有沒有一個地方,值得被重新理解? 或許,創新的起點,就藏在那份熟悉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ixin Wu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社會設計的背後時常帶有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懷、渴望的改變,究竟「設計」能夠介入社區或城市創造哪些改變?
Thumbnail
社會設計的背後時常帶有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懷、渴望的改變,究竟「設計」能夠介入社區或城市創造哪些改變?
Thumbnail
日本的文藝十分強勁,韓國娛樂劇集故事也很厲害,我們可有創新?
Thumbnail
日本的文藝十分強勁,韓國娛樂劇集故事也很厲害,我們可有創新?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設計與工程的執行受到許多外因介入影響,如財務、勢力、認知、地位、亦或是另一種無知而再也不能像過去般單純!
Thumbnail
設計與工程的執行受到許多外因介入影響,如財務、勢力、認知、地位、亦或是另一種無知而再也不能像過去般單純!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講述一位過去在日本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人的真實紀錄,以及他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脆弱性、社群連結等議題的思考。同時,也提出了對現行社會狀況的反思,經由共同行動來構建一個共同願景的新型共同體。
Thumbnail
講述一位過去在日本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人的真實紀錄,以及他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脆弱性、社群連結等議題的思考。同時,也提出了對現行社會狀況的反思,經由共同行動來構建一個共同願景的新型共同體。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地方創生/社群營造的場域營造的哲學面,並針對各種執行模式的狀況進行分析,探討模式複製與社群自我意識產生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地方創生/社群營造的場域營造的哲學面,並針對各種執行模式的狀況進行分析,探討模式複製與社群自我意識產生的影響。
Thumbnail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Thumbnail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Thumbnail
「本土化」一個讓我覺得走歪了的發展,就是割裂歷史淵源,代之以虛幻的「在地性」。
Thumbnail
「本土化」一個讓我覺得走歪了的發展,就是割裂歷史淵源,代之以虛幻的「在地性」。
Thumbnail
我們這群人從為環境、為他人付出的服務和勞動中獲得的不是金錢利益,而是共同創造的幸福感,讓服務或金錢的流動是增益和造福群體,這個價值觀也許還不是社會主流,但我相信經由一個個群體的實驗和體驗後共創出模式,會慢慢能讓這些觀念能被更多人接受,進而選擇投入
Thumbnail
我們這群人從為環境、為他人付出的服務和勞動中獲得的不是金錢利益,而是共同創造的幸福感,讓服務或金錢的流動是增益和造福群體,這個價值觀也許還不是社會主流,但我相信經由一個個群體的實驗和體驗後共創出模式,會慢慢能讓這些觀念能被更多人接受,進而選擇投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