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嘛,最怕無聊。長途飛行聊到沒話題,總會有人把「空中巴士設計到底人不人性化」這個老掉牙的話題翻出來。這天輪到我,隨口抱怨起A330/340的自動油門(Auto Thrust, A/THR),結果竟被副駕駛反將一軍,差點沒把我噎死。
乍看簡單的「自動油門」
先說句公道話:A330/340的自動油門不算難用。起飛時,不論你是豪邁地推到TOGA(Take Off / Go Around),還是矜持地用FLX(Flex),只要達到設定高度,把油門收回CL detent(Climb檔位),接下來一路平飛,降落前一秒鐘收至IDLE。中間過程──你可以完全把油門當成不存在,連看都不用看。聽起來很貼心對吧?少一件事,少一份煩惱。
可問題來了,「不必管」不等於「不必在意」。下降階段一放外型,速度就開始一路往下掉:從S speed減到F speed,再到最後的APP speed,全靠A/THR在那裡悠悠哉哉調整。飛行員呢?只能在旁邊乾瞪眼。
最折磨人的,是速度明明已經掉到APP speed以下,你心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可手卻伸不出去──因為規範要求你不能隨意動。Stable Approach Criteria白紙黑字寫著:APP speed容許正偏差,不容許負偏差!眼睜睜看著速度掉在下限邊緣,卻只能耐心等待「空中巴士慢郎中」把推力慢慢補上。那份心裡的不自在,真是每一位飛行員的共通惡夢。
副駕駛的「人性化反擊」
某次飛行,我又忍不住吐槽空中巴士不懂「人性化設計」。結果副駕駛立刻反嗆我一頓。他說:
「空中巴士其實很人性化啊!你看,自動油門一旦故障(A/THR Fault),它會保持當前推力,不會亂加到CLB thrust;你自己在FCP上手動按掉A/THR,它同樣保持原來推力。這不是很貼心嗎?」
我心想,說得倒也有幾分道理。可他還沒說完──馬上補一刀:
「不過如果你是在油門桿上直接按Instinctive Disconnect,那抱歉了,電腦會立刻幫你加到CLB thrust!如果你再大手一揮,把油門桿往上推過CLB detent,那它立馬給你MCT(Max Continuous Thrust)。手還沒反應過來,油門早就呼呼往上飆了。」
我翻了個白眼。這誰沒中過招?幾乎每個飛過空中巴士的人都吃過這悶虧──第一次隨手一按,馬上被全馬力嚇得手忙腳亂。
為什麼要這麼「兩面派」?副駕駛又一副老師口吻解釋:
「因為電腦要看你的手是不是在油門桿上啊!手不在桿上,它就假設你只是想關掉功能,不去動現在推力。可要是手已經搭在上面,那它就認定:飛行員知道自己在幹嘛,來,全馬力奉上!」
聽他說完,我心裡一陣苦澀。這還真是挺「人性化」的邏輯──只不過人性在這裡被等同於「手放哪裡」。
「邏輯」≠「人性」
我不服輸,立刻翻箱倒櫃在腦海裡找資料反駁:
「這不是人性,是邏輯!真正的人性化,是要給飛行員控制感,哪怕只是一點微調的自由。但空中巴士的A/THR把這份自由剝奪了,所以才讓人覺得窒息!」
話音剛落,副駕駛又像打開百科全書一樣反擊。這傢伙資料庫比我還大,馬上拋出一個例子,讓我啞口無言。
「Speed! Speed! Speed!」的玄機
他笑著說:「那你怎麼看Low Energy Warning?」
這個警告聲大家都熟:一旦觸發,電腦就開始大喊──『Speed! Speed! Speed!』
問題來了:很多時候,速度明明還在VLS之上,沒掉到黃線以下,為什麼飛機要大喊大叫?
副駕駛得意洋洋地解釋:「因為這不是單純的速度警告,而是能量警告。它其實在提醒你:以當前推力,飛機已經沒辦法維持高度了,你需要加油門!但是為什麼不喊『Power! Power! Power!』而是『Speed!』呢?因為研究顯示,飛行員聽到『Speed』的時候,下意識會更快推油門。喊『Power』的反應還慢半拍呢!」
我當場無語。這下是真的「人性化」了。飛機不但知道你會反應過來,還知道你聽哪個詞比較敏感!這不是單純的邏輯,而是對人類弱點精準拿捏。
「人性化」還是「馴化」?
聽副駕駛這麼一說,我突然心頭一凜。所謂「人性化」,其實就是「用設計引導你乖乖聽話」。表面上是體貼,其實是馴化。
想想看,自動油門讓你覺得「不自由」,Low Energy Warning又用「Speed!」把你調教成Pavlov的狗。你以為自己還是飛行員,實際上只是坐在駕駛艙裡的操作員,按電腦的劇本走罷了。
副駕駛還一臉自豪地說這叫「懂人性」。我心裡則暗暗翻白眼:這不是懂人性,這是玩弄人性啊!
小結
空中巴士的自動油門,到底人性化嗎?
答案取決於你怎麼理解「人性」。
·
如果人性是「給你自由、讓你掌控」,那A/THR絕對是一種折磨。
·
·
如果人性是「了解你的習慣,甚至你的弱點,然後把你引到設計師想要的方向」,那它確實比誰都懂你。
·
於是我終於明白,空中巴士工程師的座右銘可能是:「飛行員不是用來信任的,是用來管教的。」
而我呢?還在駕駛艙裡為了「人性化」和副駕駛吵得臉紅脖子粗。說到底,空中巴士早就預料到這一幕,甚至在某個角落暗笑:「吵吧吵吧,最後你們還是得乖乖照我說的做。」
✈️就這樣,空中巴士自動油門的故事,從「抱怨」到「反擊」再到「無力吐槽」,最後只剩下飛行員在心裡默默嘆一句:「原來我們才是被設計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