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作者凱特曾經欠下三萬美元的債務,當時身上只剩下支票帳戶及信用卡帳戶額度各一百美元,她在兩年內還清帳務後,於二十九歲生日當天開始了消費限制實驗,也就是「不消費的一年」,在這一年內,她擺脫了多餘的七成物品,只用收入的51%過日子,存下另外31%,再用剩下的18%出門旅遊,並辭職成為自由撰稿作家,過上了自己理想的生活。
書摘:
「不消費實驗證明了另一件事:慾望越少,花費也越少,需要的錢就跟著減少了。」
「隨著旅途中走過每一哩路,停留每一座城市,我更加明白,要不是消費限制的功勞,我怎能來到這些地方?這一年哪來餘裕旅行這麼多次?」
感想:
我很佩服作者的行動力,竟然能在一年內減少七成物品,我雖然早已沒有囤貨跟衝動購物的習慣,但減少物品的速度很慢,無法像作者那麼乾脆。
身為一個對金錢焦慮感很重的人,我看了很多相關的文章跟影片後得到一個結論:我們的每一筆消費,都是在為現在想要的生活及未來想要的生活投票,並在當中取得平衡,不是一昧節省,把錢留到退休再用;也不是拚命揮霍,活在當下不考慮未來。另外,金錢最大的意義,是選擇的自由,像作者改變消費方式後,由於支出減少,可以把錢花在她真正想做的事── 旅行上,也能夠辭職去做自由撰稿作家。我的目標也是讓金錢為我所用,而不是我為金錢所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