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行政院通過勞動力精進方案,就來簡短分享一下解讀應用吧。
#目的
基本上勞動力因著很多原因缺口只會越來越大,尤其製造業,倉儲運輸以及住宿餐飲都有很大的缺口。面對人力缺口,即便企業與政府都逐步提高相關的薪資,但需求總是高於供給,與許多國家一樣都必須透過其他人力較多的國家來補足勞動力。
#移工比例
依照產業會有一個基本門檻的不同,比較常見製造業多數是20%,然後可以再申請增額聘僱,每5%一個門檻,上限會到40%,隨著比例增加,每個移工人頭需要繳給政府的就業安定費會從2,000,5,000,7,000,9,000到11,000。
#上限還是不夠
假如企業已經用滿上限40%但勞動力還是無法透過本國勞工滿足,政府的解套是每幫一位本國勞工加薪2,000,就可以多聘僱一位移工,透過這樣的方式最高只能10%(勞保人數比例),然後再另外把移工佔員工數上限增加到45%。不過有個但書,這些透過本國加薪引進的移工,三年期滿續聘,需要再提出一次加薪。
#資深移工留任
對於已經有相當技術性的移工,期滿之後可用所謂技術人力留任,留任比例放寬到100%,那就可以把已經有相當技術能力也有意願留在台灣的移工完全留任,確實也有許多移工是已經能夠比本國勞工更熟悉工作內容,同時對應調整技術人力相關的住宿管理規範,定期體檢規定等。但還是有個更外層的人數限制比例,也就是移工+技術工+專業白領的總比例不能超過50%。
#其他
旅宿及碼頭也是透過本國勞工加薪,可以增加技術工的比例,一樣是10%,並且留用續聘要繼續加薪。最後則是評估設立延攬中心,讓企業可以直接海外聘僱,並且有相關的媒合轉換平台,整合資源。
#綜合來說
如果公司訂單獲利都在持續增長狀態,本國勞工薪水也都有一定競爭力仍然找不齊,這個方案無疑就是透過移工比例的增加來解套。同時也就對應過往很常提到的,不能把移工當作次一等的勞工看待,應該要是平等的對待,尤其是薪酬獎金相關辦法設計,同時也要對應有相關的工作設計與晉升管理,當比例增加時,對應管理階層主管是否能夠理解多了一層跨國文化差異,這些就會是我們應當思考並且提出的。

#人事阿崴 #HRfromZero #移工 #跨國勞動力精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