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阿崴-EP.88 到職一年的紀錄與回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時間在過真的也是滿快的,比起常見的職場新得到職一年就搞了甚麼大專案,取得薪資或職等的晉升等等,這篇心得就算是相當的樸實,也許也更貼近更多數人的工作狀態與模式。

 

#行政工作

 

中間接了行政工作八個月,接了之後就遇到了地震,許多需要修繕,初期的統計,安排廠商會勘等等就耗費了三四個月,原本主管設定的目標希望半年內全數修繕完畢沒有達成,直到交接出去之前應該還有四項工程未完成。

 

藉此也多認識與認知整個請採驗的流程工安對於施作前中後的相關要求,同時也更多與其他單位的接觸,未必有正面的成果,但多認識一些人總是方便。另一個成就大概就是因為這樣必須頻繁的走動,單一天可以會走到接近兩萬步。

 

因為地震修繕的流程又遇到了颱風,強烈的陣風又再一次讓許多廠內設備損壞,多了第一次的經驗,至紹自己跟夥伴去巡檢區域時更為明確,分類上也更有概念,後續接手的主管因為有強大的BI技能,又把這樣的分類劃分並視覺化的呈現。

 

#移工工作

 

雖然不是第一次處理移工業務,但人數增加之後,就有更多的體驗,包含了實際的海外挑工,落實的從招募,新人訓練,績效管理,不適任淘汰,定期月會溝通,問題反應與解決,甚至到廠商的汰換調整,同步因為零付費議題,接觸了前期與第三方單位的溝通,雖然後期的訪談與後續費用返還也是交接出去,但對於整體零付費等架構更為理解與熟悉

 

#招募業務

 

短暫的兩個月期間,也是目前工作的重心與指標,想想從剛報到之時,整個招募團隊有四加一實習生,到現在我跟另一個夥伴兩人撐起,因為需要統計與回報,沒意外的話十月應該可以達到單月報到人數破三十人,每月的招募達成率可以從過往不到兩成,一次拉到接近四成,也算是落實自己對於這樣人資工作的基礎。

raw-image


 

#其他業務

 

薪酬與組織算是沒有機會碰到,不過因為近距離的接觸互動,加上自己喜歡反向拆解,多少又更認識到了這樣大規模的組織與薪酬設計,會有哪些評估的指標。再搭配本來就是自己業務的績效管理,算是把這樣的加購拼湊得更為完整。

 

比較可惜大概就是訓練的部分,一來是沒有直接接觸,二來過去一年似乎也沒有相關的規劃,訓練自然不能只靠公司,還是自己保持學習與進步,學到的才是自己的,就當個指標與努力方向囉。

 

#人事阿崴 #HRFromZero #工作紀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崴的沙龍
28會員
707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阿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6
  越接近年底通常總是會想著再撐一下就過年,就可以領年終了,一般仍在職的通常就會多撐一下,也就代表這個時間點的招募就會相對來的辛苦一些,同時也可能代表這個時間點所釋出的職缺可能沒有那麼好。   #直接人力   也不得不說在這個時間點,因為關稅因素,也還是有聽到一些產業面臨減班休息(無薪
Thumbnail
2025/10/06
  越接近年底通常總是會想著再撐一下就過年,就可以領年終了,一般仍在職的通常就會多撐一下,也就代表這個時間點的招募就會相對來的辛苦一些,同時也可能代表這個時間點所釋出的職缺可能沒有那麼好。   #直接人力   也不得不說在這個時間點,因為關稅因素,也還是有聽到一些產業面臨減班休息(無薪
Thumbnail
2025/09/29
  每年九月底就是固定要看次年度的最低工資是否調整,明年度(2026)的最低工資調整為$29,500,時薪調整為196,調幅3.18%,有些事情得至少在明年一月算薪水之前準備好。   #薪酬資料   一般來說常見會有影響的應該就是移工還有實習生,這些員工的薪酬資料記得明年一月份要做
Thumbnail
2025/09/29
  每年九月底就是固定要看次年度的最低工資是否調整,明年度(2026)的最低工資調整為$29,500,時薪調整為196,調幅3.18%,有些事情得至少在明年一月算薪水之前準備好。   #薪酬資料   一般來說常見會有影響的應該就是移工還有實習生,這些員工的薪酬資料記得明年一月份要做
Thumbnail
2025/09/22
  距離年底越來越近,近期這一波如果再沒有找到人,難度就會開始指數型的變高,畢竟越接近年底,多撐一下就有年終,還能放個假,離職的推力自然就會降低,當然也同時代表這些職缺可能都有某些原因導致還未能補充上。   #招募是最能量化管理   從履歷的撈取數量,邀請面試的數量,實際願意到談,單位
Thumbnail
2025/09/22
  距離年底越來越近,近期這一波如果再沒有找到人,難度就會開始指數型的變高,畢竟越接近年底,多撐一下就有年終,還能放個假,離職的推力自然就會降低,當然也同時代表這些職缺可能都有某些原因導致還未能補充上。   #招募是最能量化管理   從履歷的撈取數量,邀請面試的數量,實際願意到談,單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個命名原本想的叫做一回生二回熟,起因是公司評估可能需要繼續延長減班休息,經過與主管討論確認之後,就一樣把各部門的說明,人力排休版本,每個人員減班休息協議書提供。因為是短期內的第二次施行,所以各單位人員倒是沒有什麼太多意見,就在以為一切竟然如此順利的感覺下,果然事情不是憨人所想的這麼簡單!
Thumbnail
這個命名原本想的叫做一回生二回熟,起因是公司評估可能需要繼續延長減班休息,經過與主管討論確認之後,就一樣把各部門的說明,人力排休版本,每個人員減班休息協議書提供。因為是短期內的第二次施行,所以各單位人員倒是沒有什麼太多意見,就在以為一切竟然如此順利的感覺下,果然事情不是憨人所想的這麼簡單!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Thumbnail
今天又被交接離職人員的工作,我有一種工作量越來越多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我的每週報告也越來越多頁,雖然大部分都是填入數據,但要從不同地方找到數據還是有點麻煩。 交接給我的工作,其實我覺得都還可以算在我的工作範圍內,因為交接給我的,可以說是更深入的部分而已,只要不影響我準時下班(延後30分鐘以內我可以接
Thumbnail
今天又被交接離職人員的工作,我有一種工作量越來越多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我的每週報告也越來越多頁,雖然大部分都是填入數據,但要從不同地方找到數據還是有點麻煩。 交接給我的工作,其實我覺得都還可以算在我的工作範圍內,因為交接給我的,可以說是更深入的部分而已,只要不影響我準時下班(延後30分鐘以內我可以接
Thumbnail
近期持續在自我反思 我也成為那種事情有做就好的人 主管交辦的事情做了沒? 做了 做好了嗎? 總還是會被發現問題 尤其 許多都是行政庶務的事
Thumbnail
近期持續在自我反思 我也成為那種事情有做就好的人 主管交辦的事情做了沒? 做了 做好了嗎? 總還是會被發現問題 尤其 許多都是行政庶務的事
Thumbnail
  在市府生活6年多(含約僱期間),本篇將分享公務之外,筆者的生活側寫。  公務員彈性上下班時間為8~9點至17~18點,午休為12~13點(不同於中央單位午休到13:30),前年疫情二級警戒時,彈性上下班時間一度改為8~10點至17~19點,後來聽說某天局長一早到某科,一看辦公室沒幾隻小貓
Thumbnail
  在市府生活6年多(含約僱期間),本篇將分享公務之外,筆者的生活側寫。  公務員彈性上下班時間為8~9點至17~18點,午休為12~13點(不同於中央單位午休到13:30),前年疫情二級警戒時,彈性上下班時間一度改為8~10點至17~19點,後來聽說某天局長一早到某科,一看辦公室沒幾隻小貓
Thumbnail
事出突然,最近被晉升。完全沒有任何預告,實在是又驚喜又糾結。 一方面有被調薪,職稱也相對好聽些(到時找下一份工作應該會比較有利),但對於預計離職這回事,又突然猶豫了起來,晉升之後一、兩個月馬上走人,好像還是太怪了。 計畫果然都只是計畫,變化才是真實的😮‍💨
Thumbnail
事出突然,最近被晉升。完全沒有任何預告,實在是又驚喜又糾結。 一方面有被調薪,職稱也相對好聽些(到時找下一份工作應該會比較有利),但對於預計離職這回事,又突然猶豫了起來,晉升之後一、兩個月馬上走人,好像還是太怪了。 計畫果然都只是計畫,變化才是真實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