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 Mech Muse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個超酷又具有象徵意義的事件——大灣區四城同步火炬傳遞,還有一位超特別的參與者登場:全球首位 5G-A 人形火炬手「夸父 Kuavo」!
這篇文章我會帶你一次看懂👇
- 1️⃣ 這場火炬傳遞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在談它
- 2️⃣ Kuavo 背後的故事與技術時間線
- 3️⃣ 為什麼這次的「5G-A × 機器人」合作這麼關鍵
- 4️⃣ 最後我會幫你整理重點與觀察,讓你秒懂這場科技盛事背後的意義
🌆 大灣區四城同日接力,機器人火炬手登場!
11/2 這天,全國運動會火炬同時在 香港、澳門、廣州、深圳 四個城市開跑🔥。隔天早上 08:17(北京時間),《People’s Daily》就發出詳報,標題直接寫明這是「大灣區首次跨邊界火炬接力」。四城上午同步開跑,下午在廣州合火,火焰最終匯聚成一束聖火,象徵「一小時生活圈」的概念。
不過這場活動裡最吸睛的畫面,絕對是那位「0 號火炬手」登場的瞬間:
👉 人形機器人 Kuavo(夸父),成為全球首位 5G-A 火炬手!
它在深圳段手持 1.6 公斤火炬,以接近人類的跑姿完成 100 公尺的傳遞,全場觀眾都驚呼連連🤯。除了它之外,現場還安排了無人車與低空飛行器一起串場,科技感滿滿。
整場火炬傳遞共有 200 名火炬手(四城各 50 位),每棒約 50~100 公尺。
📍 香港與澳門段主打城市地標; 📍 深圳段則充滿科技象徵(Kuavo、無人載具); 📍 最後在廣州合火,為 11/9 的開幕式聖火做好準備。
🕰️ Kuavo 是怎麼誕生的?完整時間線一次看懂
🔹2023 年:Kuavo 初登場
來自深圳的 樂聚科技(Leju Robotics) 在 2023 年底發表了全尺寸人形機器人 Kuavo(夸父),並釋出模仿學習(Imitation Learning)與部分開源工具鏈。這款機器人以靈活的步態、平衡控制、雙足設計著稱。當時就引起不少關注。
🔹2024 年:5G-A 標準定案+雲端大模型合作
2024 年,5G 標準正式邁入 5G-Advanced(R18) 階段,重點在提升定位精度、上行能力與 AI 整合。
同年,華為雲與樂聚 合作推出「盤古大模型 × 夸父 Kuavo」專案,開始探索所謂的「具身智能」應用,也就是讓機器人能透過 AI 模型學會行動與決策。
🔹2025 年 3 月:MWC Barcelona 登場
中國移動、華為與樂聚三方在 MWC 宣布「全球首款 5G-A 人形機器人」成果。重點放在低時延(Low Latency)、雲端協同(Cloud-Edge Collaboration)與厘米級定位,這些技術讓機器人能更穩定地與環境互動。
🔹2025 年 6 月:MWC Shanghai 延續亮相
在上海展上,樂聚再次展示 Kuavo,強調多機協作與邊緣算力的重要性,也暗示它已準備好登上大型活動舞台。

MWC Shanghai
🔹2025 年 11 月 2 日:Kuavo 火炬手登場
終於在這天,Kuavo 成為 0 號火炬手,象徵人形機器人與 5G-A 技術正式「落地」。
不只是一場秀,而是一次跨通訊、雲端與 AI 的「整合驗證」。
⚙️ 5G-A 對機器人到底有什麼用?Kuavo 背後的技術亮點
許多人第一個問題一定是:「機器人跑步用得到 5G-A 嗎?」
答案是——真的有差!😎
🚀 5G-A 的關鍵升級
5G-A(5G-Advanced)其實是 5G 的「進階版」,
最大特點是:
- 📡 定位更準(可到公分級)
- ⚡ 延遲更低(幾乎即時反應)
- 🧠 支援 AI/ML 融合與邊緣運算
- 🏭 工業級穩定性
對人形機器人來說,這就代表能在真實世界中更安全、更穩定地運作,不怕訊號延遲造成「腳軟」或動作失誤。
🧍♂️ Kuavo 的任務怎麼完成?
根據現場報導,Kuavo 在深圳段並沒有技術人員陪跑,也沒有用遙控器操控,而是透過 5G-A 實時連線+雲端協同控制 自主完成任務。
再加上現場還有無人車與飛行載具同步串場,整個畫面就像一場 多裝置協作的網路演出。
🏗️ 關於 Kuavo 與樂聚
樂聚科技是深圳在地的機器人公司,從教育、科研起家,後來跨入工業與商用人形機器人領域。Kuavo 走的是「全尺寸雙足 + 雲端智能」路線,並與通訊廠合作打造開放生態。
它不只是一台會走路的機器人,而是能被網路、AI 模型與控制平台整合進智慧城市的一環。
💡 延伸觀察
現在的 5G-A 不只是「速度更快」而已,它更像是「幫未來機器人鋪好的數據高速公路」。
這次 Kuavo 能在公開活動裡穩定上場,象徵整個生態系(網路、雲端、硬體、AI)已經開始連成一條線。
🧭 總結與觀察
很多人會覺得這種活動有點像「秀肌肉」,但其實這次火炬傳遞背後意義更深。
它不只是讓大家看到中國式的科技儀式感,更是一次實際驗證 5G-A 技術穩定性與人形機器人協作能力的機會。
大灣區四城同步的設計,也巧妙地把「區域互聯」與「科技互通」的概念融合在一起。
當 Kuavo 在火炬路上穩穩走完那段 100 公尺時,其實是象徵整個產業鏈正在往更協同、更穩定的方向前進。
🔥 對未來來說,這只是第一步。
但每一步的「穩」,才是真正的進步。
如果你喜歡,記得追蹤我 Mech Muse 👋,我會繼續幫大家追蹤最新的 人形機器人的技術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