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股癌-Podcast-25.11.06
**連假或休市期間以新加坡富台日夜盤對照前一交易日位置,粗估台股開盤點位;平日則看台指夜盤與08:45期貨、權值股(如台積電)開盤以判讀市場情緒。
*此法非精算而是經驗與對位,長期有用,但需同時參考美股(NASDAQ)、日韓走勢與當日消息面。*尊重有脈絡的推演,遠離馬後炮與嘲諷訊息,以免干擾判斷。
*若國際變動幅度過大,台股可能不僅等幅反映,還會受本地槓桿水位、強制斷頭點位影響而放大。
*當國際跌幅約3%且正好觸發本地追繳區,台股跌勢可能超過等幅。
*需動態結合期貨、權值股、族群齊跌或齊揚等訊號,不可單看一個指標。
**早盤異常定價與接刀策略
*若整個族群(例:記憶體)齊跌且跌幅明顯大於大盤與權值股對位,可能出現恐慌錯價,可考慮短線低接。
*若單一個股獨自重挫,需警戒公司面訊息不對稱(內部先知、突發利空),不宜盲目接刀。
*接刀 以短線為主,通常利用恐慌反彈出場;長線部位僅在基本面確立且屬優質標的時才逢跌加碼。
**融資槓桿與籌碼行為
*連日橫盤卻頻遭追價未能突破,代表上方套牢籌碼多;一遇殺盤,融資客易踩踏形成急殺。
*留意盤後融資變化:融資大減常對應被動去槓桿的出清波段,短線反彈機會提高,但非等於趨勢反轉。
**當前部位管理與風險觀
*近期從高水位降碼,曾嘗試加碼後感受回撤,現回落至約七成多持股水位,以控風險為先。
*個人分享僅供參考,跟單需自負風險;減碼也可能換來 少賺 的代價。連股神也會賣錯與錯過,關鍵在週期與風險承擔。
*在波動放大、多數股票都沒有站穩地板,先以指數(index)做配置,對個股的曝險降低。
**市場結構與因應
*目前呈少數強勢股拉動、波動加劇、避風港擁擠化:資金湧入 共識避風港(如軍工、網通)後,隔日也可能成為提款機。
*同一套 下跌中逆勢上漲=強者 的選股法,因市場學習而迅速失效,需避免被人為 假共識 誘多。
*策略上回到紀律:分辨短中長週期,嚴格控槓桿、分批因應,錯價的特殊情況只做戰術,趨勢才做戰略。
**美股的下跌並非源於壞消息,反而有好消息。
*AMD與Astera Labs等公司財報表現優異,營收與展望皆超預期。
**Astera Labs的Scorpio交換機業務持續強勁,顯示AI伺服器網路需求旺盛。
*中國因NVIDIA晶片受限,只能依賴自研晶片,但單顆效能不及美系產品,因此需要更龐大的運算集群(cluster)來補足效能。
*這使得連結晶片、交換機及Scale-Up/Scale-Out架構的需求倍增。此結構性差異反而為Astera Labs等公司帶來長期機會。
*儘管基本面良好,Astera Labs股價仍遭重挫,主因在於市場預期落空及亞洲資金集中押注後的獲利了結。
*AAOI也出現相同情況。這些波動反映市場情緒而非公司基本面惡化。
**估值與市場修正現象
*投資人容易被估值情緒牽動,像特斯拉從200美元漲到400美元時,市場認知完全反轉。
*股價波動往往是估值修正,而非業務崩壞。
*企業如Palantir、NVIDIA等財報優異、成長強勁,但估值過高仍可能成為短線壓力。
**Michael Burry的放空觀察
*Michael Burry放空Palantir與NVIDIA引發關注。
*NVIDIA基本面仍穩,放空可能錯誤,但Palantir估值偏高,Burry可能短期內勝出。
*然而Palantir仍是AI導入最積極的企業之一,基本面無虞。
**長期投資觀與心理調適
*面對短期波動,應聚焦於企業長期成長趨勢而非短線價格。
*過高的進場成本才是問題根源。若資金槓桿過大或情緒化殺低,容易錯過未來漲勢。
*投資需以長期眼光看待,理解痛苦源自心理執著,而非市場本身的惡化。
**這波震盪主要反映估值調整與資金籌碼面壓力,而非基本面惡化。
*AI產業中長期需求仍強,CapEx持續上升,業績展望正向。
*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調整心態與部位,使投資策略能在高波動中維持穩定。
**AI、就業與顧問業的可被取代性與限度。
*AI不會先全面淘汰 只需勞力不需腦袋 的工作,那更像是未來機器人與自動化、humanoid逐步取代的範疇。
*較先被AI衝擊的是白領工作,包含基礎碼農、簡單分析統整與部分顧問工作,因為許多標準化的框架與產出可由模型快速生成。
*顧問業的傳統任務如轉型、併購與問題診斷,在資料蒐整與初步框架上已能被AI快速提供草稿與SWOT等分析。
*然而AI產出不是萬能替代,專業者在情境詮釋、真實約束條件、決策權衡與落地執行上仍具不可取代性。
*在自身專業領域,人們總能指出AI無法完全取代的百種理由,專業分辨力仍是核心門檻。
**投資研究的資訊邊界與Alpha來源
*網路資訊品質參差,AI多以公開資料為基,若輸入端品質不佳將導致garbage in, garbage out。
*真正的Alpha常不在公開網頁上,而來自供應鏈實證、通路回饋、產業一線觀察與私域知識整合。
*把專業問題丟給AI尋找 標準答案 反而可能誤導決策,需以專業校正AI輸出。
**對UBI與社會結構的前瞻
*隨AI與機器人帶來的過量生產力,社會可能以基金機制回饋全民基本收入UBI以安頓失業與弱勢。
*未來赤貧的物質基線將被墊高,但相對剝奪與社會心態問題仍需制度性回應。
*不認為現實會走向Cyberpunk式極端失衡,系統往往存在修正與均衡力量。
**今年績效反思與時代大潮
*短線勝率偏高未必是選股超群,更可能是整體多頭趨勢的推升。
*押對時代主軸如AI者表現亮眼,押錯如偏傳產者則明顯落後,運氣與趨勢均影響報酬。
*以謙遜心態歸功市場與結構行情,有助降低未來受傷機率。
**美國無人機與ONDS的波動觀察
*美股無人機一度延續台股之後的漲勢,但題材過熱後也出現同步資金撤退與劇烈回檔。
*中長期產業趨勢仍偏多,短線漲多回檔屬常態,個股基本面不熟則不評價。
**交易執行:建倉時點、停利停損與回補條件
*建倉與加碼偏向早盤九點半前,利用市場熱度判斷相對強勢,尾盤較少主動調整。
*停利停損以均線為主要參考,均線體系是核心紀律工具。
*賣出後的買回條件採兩端思維:更強則追高確認趨勢延續,殺很深則逢急殺布局反彈與轉強,對於緩慢盤跌且量能散失的標的不輕易回補。
**記憶體循環展望與安世(Nextperia)事件進度
*記憶體報價仍在相對健康區間,基本面延續正向循環觀察,惟股價已漲多階段故不評論股價。
*關於安世之亂,市場流言與新聞多且互抄,實務面仍見多數採購與通路商把安世料號擱置,同步驗證第二供應鏈。
*短期內安世市占下滑屬進行式,未來若內部穩定有機會修正負面影響,現階段產業端仍以備援供應為主。
**風險控管與避免 買在山頂 的現實
*追強勢股本質上就存在買在相對高檔的機率,不可能既要抓強勢又永不被套。
*避免情緒糾結單筆盈虧,專注於整體淨值曲線是否持續走高,以大戰略視角管理投資。
*分散持股與避免all in是必要原則,用機率思維累積期望值。
**情緒與選股:以Intel為例
*投資難免摻入情緒或對管理層觀感,對於被認為缺乏信用或偏炒作的公司傾向避開屬合理的 信賴邊際。
*Intel換帥後體質改善可重新評估,情緒調整不構成問題,關鍵仍在信用、執行與產業定位。
**Intel機會、封裝動向與臺系供應鏈聯動。
*部分CSP在下下代產品規劃上有導入Intel EMIB先進封裝的傾向,可能成為台積電的邊際利空敘事素材但仍待驗證與落地。
*若Intel在先進封裝與製程推進上取得訂單,臺灣供應鏈中專屬於Intel的玻璃載板、設備與材料廠商亦可能受惠。
*市場空間足夠大,不必陷入二元對立,就機會面向進行配置更符合賺錢目標。
**承認行情推力與自身邊界,以專業校正AI資訊並結合實地供應鏈驗證,提升決策品質。
*遵循紀律化進出與均線體系,把注意力放在整體淨值曲線與風險分散,而非單役勝負。
*在產業配置上順勢擁抱大趨勢,同時對供應鏈變化保持機動與開放,避免情緒綁架投資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