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股癌 Podcast EP558》的重點筆記整理×懶人包×投資觀點,涵蓋【川普中東經貿策略】、【AI GPU 採購話題】、【輝達換代進度觀察】、【關稅與供應鏈壓力】等內容。
【川普展開中東經貿攻勢】:透過實地出訪與談判為美企打通中東市場,激勵 AI 採購預期與航空軍火訂單。
【AI GPU 訂單疑雲未明】:中東買單傳聞尚未落地,市場先炒作 SMCI(超微電腦)等潛在受益股。
【伺服器市場庫存壓力浮現】:NVIDIA(輝達)GB200 與 GB300 換代過快,造成庫存壓力,短期仍需觀察去化狀況。
【新關稅政策未明】:供應鏈啟動搶貨潮,對沖未來不確定關稅,導致近期航運、供應鏈報價上升,Q3、Q4動能恐提前耗盡。
【波音(Boeing)受惠川普軍火交易】:寬體機訂單可能帶來實質業績成長,但需警惕產能與匯率風險。
🌎 世界經濟與股票投資:
【1.川普中東出擊:AI伺服器與軍火交易成焦點】
- 川普近期出訪中東,以「企業訪問團」模式促成大量互惠合作,強項是跳過官僚體系,直接協商投資與採購案,展現其利落高效的交易風格。
- 川普推動中東對美採購軍火與 AI 伺服器相關設備,同時鼓勵美國科技巨頭赴中東投資,產生多項備忘錄型承諾。
- 其中包含針對 AI(人工智慧)伺服器的採購案,目前市場估計約每年增加 1,000–2,000 個 rack(機架),儘管細節尚未確定,但已引起廣泛關注。
- 市場熱議可能得標廠商,尤其是 SMCI(Super Micro Computer, 超微電腦)股價率先反應,市場視其為可能得標廠商。
- 然而目前尚未出現實際訂單,屬於「自嗨行情」,需觀察未來實際下單者是否為 SMCI、鴻海(Foxconn)、廣達(Quanta)等 OEM/ODM 廠。
【2.輝達換代節奏過快:GB200 舊機恐成包袱】
- 市場對 NVIDIA(輝達)AI GPU 新舊款替代速度感到疑慮。
- GB200(舊款 AI 伺服器 GPU)尚有大量未出貨或未組裝完成的晶片與系統。
- 新一代 GB300 雖強化記憶體(HBM)與效能,但若過快取代 GB200,將導致庫存堆積與資源浪費。
- 市場預期 GB200 出貨量仍將達萬台等級,GB300 可望拉高至兩萬台以上,但數字仍具爭議,主持人認為該預估偏低,認為 GB200 應有更多未出貨庫存仍待清。
- AI 伺服器需求雖有放緩,但並未崩盤,屬於正常修正。
- 分析師們不再過度樂觀調升目標價,而是逐漸採取冷靜態度,有利泡沫壓縮,市場朝健康方向發展
- 關鍵觀察點:下一季輝達的 guidance(財測指引)將說明庫存與產品更新節奏。
【3.關稅未定+供應鏈搶貨:下半年拉貨恐提前耗盡】
- 關稅政策尚未定案,企業普遍採取「先補貨、後應對」策略,推高海運需求與股價。
- 中國與台灣的海運報價、運輸類股因應短期拉貨需求而上升。
- 台灣、中國等亞洲供應鏈提前備貨,可能使第 3 季(Q3)和第 4 季(Q4)營收動能提前透支。
- 此波拉貨非由終端消費需求推動,而是政策不確定性引發的「前拉式」需求。
【4.美國飛機與軍火業受惠:波音(Boeing)利多題材發酵】
- 各國若欲與美國交好,「買飛機與美製軍火」是最快速的方式:
- 波音(Boeing,美國客機與軍機龍頭)雖近年歷經 737 MAX 醜聞、疫情與罷工,但隨著生產逐步恢復,出貨量逐漸回升,有望於 2026–2027 年超越 2018 年的高峰。
- 波音近期中東取得寬體機大單(如 787 與 777X 共 210 架)。
- 雖然中短程機(如 737)排單已滿,短期內難反映營收,但寬體機產能仍可擴增。
- 波音 backlog(積壓訂單)超過 6,000 架,Airbus(空中巴士)甚至更多。
- 供應鏈觀察:
- 台灣供應鏈涵蓋航空扣件、機構件等關鍵零組件,雖接單暢旺,但以美元計價,升值恐影響獲利。
- 以 FOB(Free on Board)條款交易,名義上不負擔對方關稅,但實務上仍可能被要求議價「共體時艱」。
- 美國本土供應商如SPS Technologies 是航空領域重要零組件廠,一季火災事件造成產能緊縮,可能推升其他廠商報價與接單機會。
【5.關稅對紡織、鞋業的影響因產品價值而異】
- 中高階運動鞋客戶多可將關稅成本轉嫁消費者,實際影響有限。
- 中低階通用品製造商則可能被要求分攤關稅,報價壓力較大。
- 主持人指出大部分廠商已事前與客戶協調相關議價條件,只待政策數字落定,即可快速因應。
【6.軍火出口與 AI 政策鬆綁:全球供應鏈逐步修復】
- 拜登時期的 AI 晶片出口限制(Tier 分級)過於嚴格,造成友國轉向中國採購,反使中國獲益,如 AI GPU A100/A800,被視為「歧視性清單」。
- 現改為:
- 禁止 AI 晶片用於中國 AI 模型訓練(Train)。
- 禁止使用中國華為昇騰晶片進行任何 AI 模型運算。
- 新規鬆綁,有助美國技術與生產力持續對外輸出,對供應鏈利多,主持人認為政策修正方向良好,有助市場健康發展。
🎯 股癌 EP558 觀點小結|國際經貿 × AI GPU × 關稅風險 × 供應鏈觀察
1. 川普出擊中東:商業直球對決 + 軍火科技綁一塊打包賣
- 川普訪問中東,非單純外交,而是「企業聯合團出擊」模式,強調效率與實質交易。
- 大筆軍火與 AI 伺服器備忘錄型合作簽署,引起市場對相關供應鏈(如 SMCI、廣達、鴻海)高度關注。
- 儘管尚無實單,市場預期強烈,成就一波「題材行情」。
2. NVIDIA 換代過快:GB200 可能成庫存壓力來源
- 新一代 GB300 推出速度超預期,使 GB200 尚未清庫的情況變成「潛在包袱」。
- 市場轉向保守看待 AI GPU 銷量,等待輝達下一季財測指引揭露更多實況。
- 主持人觀點:AI 需求沒崩,只是修正,並不代表泡沫破裂,反而是市場健康跡象。
3. 關稅政策未定+供應鏈搶貨:短期熱,長期冷
- 中美貿易政策仍懸而未決,造成企業提前備貨,推升航運與供應鏈報價。
- 台灣、中國的海運與製造鏈迎來短期動能,但 Q3、Q4 恐提早透支。
- 此波拉貨屬「政策驅動非消費驅動」,不具持久性,需留意產業基本面變化。
4. 軍火與飛機出口:波音重回焦點,利多題材漸醞釀
- 與美國改善關係最快方式是買軍火、買飛機,波音成最大受惠者。
- 儘管波音歷經多事之秋(MAX 醜聞、疫情、罷工),中東大單將成翻身契機。
- 不過產能、報價壓力、美元升值等問題仍為潛在風險。
5. 新 AI 出口規範:鬆綁非中國市場,供應鏈利多
- 拜登政府調整原先過於嚴格的 AI 晶片出口禁令,改為「針對中國模型訓練禁止」。
- 可望減少友邦轉向中國的情形,強化美國技術出口影響力。
- 主持人正面看待此政策轉向,認為有助技術全球擴散與市場穩定。
🛡️ 免責聲明
本篇內容為個人聆聽《股癌 Podcast》(主持人:謝孟恭)後所做之重點整理,主要透過 AI 協助摘要與彙整,並由本人進行資訊校正與補充整理,以方便自己與讀者快速回顧節目內容。
投資涉及風險,任何操作請務必自行判斷與審慎評估,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保證獲利之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