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從身價上億的企業家到隔壁還在念大學的侄子,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AI。飯桌上,要是誰不聊兩句ChatGPT、Sora,都感覺跟不上時代了。
大家的問題也都出奇地一致:「刀神,你說AI會不會讓我們失業?」、「未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說實話,我自己也曾被這些問題困擾,甚至有點焦慮。我們就像一群站在海嘯面前的人,爭論著浪花是白色還是藍色,卻忘了最重要的問題:我們該往哪裡跑?或者,我們能不能造一艘船?
但今天,我想提出一個可能有點反常識的觀點:我們當下對AI最普遍的恐懼和最狂熱的崇拜,可能都是一種深度的「思想懶惰」。 我們都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把AI當成了一個已經成型的「巨人」或「怪獸」,但如果它其實只是一個「嬰兒」呢?
面對一個潛力無限的「嬰兒」,你的任務不是恐懼它會長成怪獸,而是成為教會它走路的父母。
最近,AI領域的專家陳漢平先生拋出了一個讓我茅塞頓開的觀點。他說,未來五年,AI將會深刻重塑全球,但現階段的商業應用,還處於「嬰兒期」。
「嬰兒」這個詞,簡直太傳神了!你想想,一個嬰兒意味著什麼?
首先,他潛力無限,你無法想像他長大後是成為愛因斯坦還是貝多芬。這就是我們看到的AI,它能寫詩、能畫畫、能寫程式碼,展現了驚人的潛力,讓我們充滿想像。
但其次,他笨手笨腳,無法獨立完成複雜任務。你讓他自己吃飯,他可能會把飯塗滿全身。這不就是我們現在用的AI嗎?你讓它寫一篇報告,它可能給你編造一些事實;你讓它生成一張圖,它可能會畫出六根手指的人。它很強大,但離「真正的智慧化」還差得遠。
所以你看,當我們理解了AI的「嬰兒」屬性,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我們最大的挑戰,根本不是去對抗一個全能的「天網」,而是如何「養育」一個潛力巨大但尚在襁褓的「神童」。你的角色,不是被動的被取代者,而是主動的「第一批父母」。

在歷史的轉折點,最愚蠢的姿勢就是站著不動,激烈地辯論天氣。
陳漢平先生還提到一個社會現象,就是大家對AI普遍抱持著「愛與懼」的兩極心態。這太真實了。
「愛」的那一派,是技術樂觀主義者。 他們覺得AI是萬能鑰匙,能解決所有問題,於是狂熱追捧,all in AI,彷彿明天就能實現財富自由。這就像是「雞娃」的家長,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卻忘了孩子也需要成長規律。
「懼」的那一派,是技術悲觀主義者。 他們覺得AI是洪水猛獸,是終結者,會搶走所有人的飯碗,毀滅人類文明。這就像是看到孩子第一次玩火,就認定他將來一定會燒掉房子,於是嚴防死守,禁止他接觸一切新事物。
這兩種心態,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放棄了思考,放棄了親身參與。 無論是神化它還是妖魔化它,你都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旁觀者的位置。就像1999年的人們討論互聯網,一派說這是千年蟲騙局,一派說有了互聯網人就不用上班了。而真正抓住機會的,是馬雲、馬化騰那樣,不爭論,先動手把網站做出來再說的人。
歷史總是不斷重演。在AI這個歷史性的轉捩點,最危險的不是AI本身,而是我們用這種非黑即白的懶惰思維,錯過了親手塑造未來的機會。

五年後,世界的樣子取決於我們今天如何「餵養」這個名叫AI的嬰兒。
那問題來了,面對這個叫AI的「嬰兒」,我們普通人到底該怎麼辦?
我的答案是:不要遠觀,躬身入局。
第一,停止預測,開始學習。 別再問「AI會不會取代我的工作」,要去問「AI如何能幫我把現在的工作做得更好」。一個設計師,應該去學如何用Midjourney生成靈感;一個文案,應該去學如何用ChatGPT提高效率。記住,未來淘汰你的不是AI,而是你旁邊那個精通AI的同事。
第二,從消費者變成創造者。 不要只滿足於用AI生成幾張好玩的圖片發朋友圈。試著用AI工具解決你工作、生活中的一個小問題。比如,用AI幫你規劃一次旅行,用AI幫你分析一份市場報告,甚至用AI幫你寫一個簡單的腳本。當你開始動手「用」它,你對它的理解會遠超那些只會「談」它的人。
第三,找到你的「育兒」社群。 養育一個孩子,自己摸索太難了,最好的方式是加入一個「媽媽群」,大家交流經驗、分享心得、互相打氣。在學習AI的路上也是一樣,一個人單打獨鬥,很容易被海量的資訊和快速的技術迭代搞到崩潰。

真正的智慧,不是站隊「愛AI」或「懼AI」,而是動手「用AI」。
說到底,AI不是一道用來判斷對錯的選擇題,而是一項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參與的建設工程。五年後,這個「嬰兒」會長成什麼樣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這「第一批父母」今天如何與它互動、如何訓練它、如何應用它。
我們每個人微小的行動,都在共同塑造那個即將到來的智能時代。與其在岸邊焦慮地觀望,不如跳進水裡,學習游泳。
當然,我知道,獨自學習的道路總是充滿荊棘和孤獨。資訊太多,抓不住重點;問題太多,無人可以請教。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決定發起一個真正能幫助大家共同成長的地方。
如果你也認同,我們不該只做AI時代的旁觀者;如果你也渴望,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學習、一起實踐、一起抓住這個時代的紅利。
那麼,我誠摯地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蒲公英AI知識社群」!
在這裡,我們不販賣焦慮,只分享乾貨。我們不空談未來,只專注實踐。我們會定期分享最新的AI工具用法、行業應用案例,並邀請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這是一個共同學習、共同進化的社群。點選以下連結,讓我們一起,成為AI時代的「第一批父母」!
入群密碼:9632
期待在社群裡,看到正在行動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