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了一篇國外的付費文章,忽然找到了兩個答案。
1.找到了對我「#AI新創公司」感興趣的投資人應該知道的事情
2.找到了想要用「#AI創業]的創業者文章的來源思考:https://fortune.com/.../ironman-ceo-on-ai-roi-problem.../
你發現沒有?我們這代人,集體得了一種病,叫「AI焦慮症」。
每天被各種AI工具刷屏,一會兒是哪個大神用AI幾分鐘寫完一份報告,一會兒是哪個公司靠AI提升了多少效率。我們的心就像被放在火上烤,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時代的列車狠狠甩下。於是,大家紛紛掏錢買課、買工具,心裡默念著一個問題:「這東西,多久能見效?我的投資回報率(ROI)在哪?」
這問題聽起來再正常不過,對吧?做生意嘛,講究的就是投入產出。但今天,我想給你提個醒,可能恰恰是這個我們視為圭臬的「ROI思維」,正在成為我們擁抱AI最大的陷阱。Freshworks的CEO,丹尼斯·伍德賽德(Dennis Woodside),最近講了一句讓我拍案叫絕的話。他說,AI的投資回報,就像一場鐵人三項。
你看,這一下就把我們從「投機者」的迷思裡,拉回到了「成事者」的真實賽道上。
體力活的髒活累活,才是AI的「游泳賽段」
什麼是鐵人三項?它不是單純的跑步,而是游泳、自行車、跑步三項的結合。你跑步再快,游泳階段就沉底了,後面還有戲嗎?
伍德賽德的比喻精妙之處就在這裡。我們很多人看到AI,眼裡只有那個最後衝刺的「跑步賽段」——哇,它能寫文案、能畫圖、能分析數據,太帥了!我們急著穿上跑鞋就想衝,卻忘了比賽是從冰冷的水裡開始的。
AI的「游泳賽段」是什麼?是數據的整理、標記和清洗。這是AI最基礎的燃料,也是最枯燥、最耗時、最沒人願意幹的「髒活累活」。沒有乾淨、高質量的數據,再強大的算法模型,也只是個空殼子。很多公司興沖沖地引進AI系統,最後發現根本跑不起來,根子就在這——他們連游泳的訓練都沒做,就想直接拿跑步冠軍。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別光盯著AI的光鮮產出,先回頭看看你手裡的數據,能不能支撐它游完第一程。
流程再造的痛苦,才是AI的「自行車賽段」
游完泳,接著是漫長的自行車賽段。這段路最考驗耐力,也最容易讓人產生放棄的念頭。
在AI的應用裡,「自行車賽段」對應的是業務流程的整合與再造。你不能指望買個AI工具,像U盤一樣插上就能用。它必須和你現有的工作流程深度融合。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部門牆要被打破,意味著員工要學習新的技能,意味著管理者要重新設計考核標準。
這是一個痛苦的磨合過程。就像騎行,你要對抗風阻,要適應路況,要和你的「戰車」融為一體。許多企業在這一環節失敗了,他們試圖讓AI去適應舊的、臃腫的流程,結果就是AI這個新引擎,被強行塞進一輛老爺車的軀殼裡,根本跑不快。
真正的贏家,是那些有勇氣**「為了AI,重做一遍業務」**的人。他們不是把AI當成一個外掛補丁,而是視為一次組織脫胎換骨的契機。
持續投入的耐心,才是AI的「馬拉松賽段」
最後,才是我們熟悉的跑步,一場完整的馬拉松。這考驗的不是爆發力,而是長期的耐力與資源的持續配置。
伍德賽德這位CEO,自己就是個鐵人三項的愛好者。他太清楚了,比賽的後段,拼的已經不是技巧,而是意志力和能量補給。AI也是一樣。它不是一次性的採購,而是一場需要長期投入、持續優化的「技術馬拉松」。
今天你用的模型,明天可能就過時了;今天有效的應用場景,明天可能就會被新的技術範式顛覆。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有「畢其功於一役」的幻想。你得有專門的團隊去維護、去迭代,你得有持續的預算去支持,你得有允許失敗、鼓勵試錯的文化土壤。
把AI當成一次賭博,你多半會輸;把它當成一種修行,你才能看到終點的風景。
所以,回到我們開頭的問題。當我們為AI焦慮時,我們到底在焦慮什麼?
我們焦慮的不是AI本身,而是**「快速見效」的渴望和「一招致勝」的幻想**。伍德賽德用「鐵人三項」這個比喻,溫柔而又殘酷地告訴我們:AI時代,根本沒有什麼彎道超車的捷徑,有的只是更長、更艱苦,但也更有價值的賽道。
真正的競爭力,不是你擁有哪個最新的AI工具,而是你是否具備一種「鐵人三項式」的組織能力和思維耐力。
道理都懂了,但具體到我們每個人,該怎麼開始自己的「AI鐵人三項」訓練呢?在哪裡找到靠譜的「教練」和「隊友」,避免在冰冷的泳池裡獨自掙扎?
這,就是我們創立**「蒲公英AI知識社群」**的初衷。我們不販賣焦慮,也不兜售速成的神話。我們只做一件事:聚集一群像你一樣,願意為未來長期投資、願意紮紮實實打好基本功的聰明人,一起學習、一起實踐、一起在這場漫長的賽事中彼此補給。
在這裡,有最新的AI趨勢解讀,有最接地氣的工具實戰分享,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這不是一個圍觀的看台,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訓練場。
別再猶豫了,比賽的發令槍已經響起。
「蒲公英AI知識社群」正在集結!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入群密碼:9632
讓我們一起,用鐵人三項的耐力,迎接AI時代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