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11 月 9 號,針對書籍出版的一些細節,我們先抓一下時間軸。
11 月 10 號準備申請 ISBN。若依照時間回推,印製樣品書大約需要一週時間,所以第二版的樣品書大概會在一週內完成。
接下來推廣大約需要一到兩週,我們這裡抓十天的時間。這樣 11 月 17 號加十天,大約 11 月 27 號完成推廣。推廣完成後還需要印書,印製大約又需要一到兩週。
因此,預計 ISBN 的實體書籍上市時間會落在 12 月份。明天的主要工作有兩件事:
- 申請 ISBN。
- 設定書籍頁首:
- 單數頁右上角為章節名稱
- 雙數頁左上角為書名
這樣設定完成後,書籍內容的呈現會更清楚完整,接下來,需要再與印刷廠確認一些細節,包括材質相關事項,如果樣品書第二版順利且品質良好,就可以開始行銷推廣,並根據收到的預售款量來安排印書,大致上,這就是整個出版流程與時間節奏(Tempo)。
我都覺得其實還蠻感恩的,因為每次在闡述內容時,我其實是在記錄自己目前的進展、進度以及一些想法。透過文字的方式進行記錄與整合,每當整理完,我都能更清楚地知道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包括代辦清單或需要追蹤的進度。我自己對這種方式——透過部落格來進行——感到非常感恩,也覺得非常不錯。
具體來說,這禮拜六和禮拜天我都在我太太的早餐店幫忙。其實,只要你在做生意,無論是自己創業或從事業務,都會遇到很多問題。這裡有一個概念:在行動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問題,就要去解決問題;解決完後,又會再遇到問題,再去解決問題。這是一個反覆循環的過程。
在我之前的部落格中,我就提到過這個概念。重點不是抱怨問題,而是採取「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的態度,並持續在這個循環中前進。
藉由這樣的過程,我們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就會隨之增強,心智力量也會變強,解決方案也會更加完善。因此,我們會累積許多經驗。我常說,不管是得到還是學到,你都沒有任何損失。以這種心態去行動,不論結果如何,你都能累積許多寶貴的經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接下來,我覺得還有一些需要持續關注的重點,其中之一就是「人與人的連結與互動」。我對此感到非常感恩。無論是在做業務,還是過去經營自媒體,我都覺得非常感恩。因為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大多屬於非主流的方式——文字與影片的創作,其中影片比較偏向主流,而文字則偏向非主流。
舉例來說,如果你在做 YouTube、Facebook Live 或 IG Live,YouTube 相對偏主流,而 FB 與 IG 的 Live 則偏非主流。而我大部分仍習慣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在這個記錄的過程中,我獲得了許多收穫與價值。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獲得了許多經驗與成長,對此我感到非常感恩。
另外一個重要的部分是閱讀。其實在我的 Vlog 裡,我一直強調閱讀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平均一天可以看一本書,一年大概閱讀兩百本書左右。有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可以看得這麼快,大約三十分鐘就能讀完一本書,保守來算,一年兩百本書也是非常保守的估計。
我查看了我的借閱帳號,發現兩個帳號加起來,一年多的時間已經借閱了六、七百本書。真的非常感恩,這個過程對我來說非常珍貴。在工作上,我也學到了許多,包括如何與人互動、相處、溝通,以及如何關心別人,並從他人的身上學到觀念或方法。
最近,我開始研究拼多多這個 App,了解怎麼買得划算、便宜,以及如何有效運用。透過實際操作與詢問他人,我累積了新的經驗。這個過程讓我發現,光是熟悉這個平台,我就獲得了許多實用的知識和洞察。
舉例來說,看到拼多多上的產品,我會驚訝地發現中國大陸的一些商品便宜到不可思議。這種資訊差距其實就是財富差距。如果有人願意投入研究與操作,就能利用這種資訊差距創造價差,進而獲得收益。
這個概念其實很簡單:無論是不同的銷售平台,或者是自媒體,都是渠道,關鍵在於你如何運用你的影響力,進而創造新的財富。
針對財富而言,我覺得首要任務是把書籍搞定。搞定後,就可以往前推進,開始行銷。接下來還有稅務方面需要了解,以及寄送書籍給讀者的流程,也都必須熟悉並實作。這個過程中,會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再繼續實作,形成反覆循環。重要的是,遇到問題時不要抱怨,因為問題本身會幫助我們獲得新的經驗,促進成長。
另一個重點是提升語言能力。語言能力的提升只有加分,沒有負分。因此,可以透過每日行為確認表,一項一項累積。對我來說,寫部落格本身就是每日行為確認表,每天兩篇,到年底完成兩百篇文章,這是一個明確的目標與事項。
此外,英文學習也是每日行為確認表的一部分。每天五篇 IG Story 的英文版本,是基本款的訓練。再加上與 ChatGPT 的互動,這些都是有趣且實際的練習,幫助進步與提升。
運動也是每日行為確認表的一部分。透過運動,可以提高標準,改善體態與新陳代謝,這些都是健康的重要因素。
綜合來看,人們最在乎的三大領域是:財富、健康、人際關係。將這三大領域具體化,轉換成每日行為確認表,明確列出要做的事項,並且落實執行,會讓人生更有力量,也更有成效。
針對我自己,目前可以從三個面向來快速整合:財富、健康、人際關係。
財富方面,就是收入。收入的來源包括書籍製作,書籍的製作需要加速進行,部落格的撰寫也是一種累積。除此之外,還要思考如何把書籍轉化為商業模式,並實現明確變現。
另外,在業務上的提升也很重要。這包括對產品的認知提升,例如 Skincare(護膚)、健康、瘦身、保健等相關知識。透過提升自己,不僅可以改善自身狀態,也能將這些知識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因此,待辦事項相當多,需要持續執行。把這個過程視為有趣、好玩的歷程,會讓整個提升的過程更加輕鬆且充滿動力。
健康方面,維持良好的狀態可以帶來更多能量與精力,進而提升創造力、注意力以及執行力。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其實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加乘效果。
人際關係方面,核心在於提升自己,而不是專注在自己缺少的東西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舉例來說,當某個事件導致我們產生情緒時,關鍵在於你把焦點放在哪裡——是停留在情緒本身,還是聚焦在目標與問題的解決上?你是處於受害者的狀態,還是積極尋找解決方案的狀態?這其實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心智修練,幫助我們避免輕易陷入情緒的漩渦。
這時候,其實考驗的就是你把焦點放在哪裡。有時候,即便你擁有的比別人更多,如果你的焦點仍停留在匱乏,停留在「為什麼」的思考上,就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
舉例來說,當你遇到一些生活上的困境時,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問句:
「為什麼我搞不定這件事?」 「為什麼我無法負擔目前的費用?」 「為什麼需要向別人借錢?」
這些問句其實都是情緒的表現,很容易讓人陷入負面循環。這時候,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將「為什麼」抽離,轉換成「如何」——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對方不願意討論,也要學會接受,然後自己思考:我如何變得更強大?如何承受並解決所有問題?
我覺得,這一切都是一種心智的修煉。重點在於,有意識地把自己修煉得更好,並將焦點放在你真正想要的事物上。否則,很容易陷入受害者心態,進入負面循環。
當然,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改變的。即使我自己,也在不斷地有意識修煉。比方說,有時候遇到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過後仍可能陷入「為什麼我要多負擔這個」的情緒裡,但這就是練習的過程——學會覺察、抽離,再回到焦點上。
我覺得厲害的人,就是他可以非常有意識地抽離情緒,然後再把焦點聚焦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上面,同時去創造正確的問句。
舉例來說,當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讓我產生情緒時,我認為信念非常重要。
其中一個信念是:你不僅沒有資格發脾氣,你甚至要在任何情況、任何危機中,保持正面積極。
除了信念之外,更重要的是有意識地抽離情緒,把焦點放在目標上,並提出正確的「如何」系列問句,例如:
-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 如何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 如何創造更多收入?
- 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 如何把自己打造得更好?
透過這些正確的問句,可以幫助自己扭轉負面狀態,讓情緒不再主導行為。
對我自己而言,我在這個過程中學到很多。我會透過文字的方式把自己的體悟記錄下來,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並做出新的決定。而這些決定,最終會透過行動改變自己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