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台最期待的事情,應該就是「普發現金一萬元」了吧?至少我個人是滿期待的啦~有種小意外之財入袋的感覺,也讓我這個小社畜有點小確幸的Fu!
影音好聽版:普發現金到手後,然後呢?
一萬元入帳的那一刻
這週大家應該都陸續收到普發現金了吧?
帳戶叮咚一聲的那一刻,可能會有種:「啊~終於來了!」的爽感。

但錢進來之後,然後呢?
有人拿去繳帳單、有人立刻下單、有人乾脆請自己吃一頓好料。
這筆錢看起來像是小確幸,可是也很快就會消失。
甚至很多人可能過了幾天,就已經不太記得這筆錢花去哪了。
一萬元的「心理補償」?
有趣的是,這筆錢雖然是「普發」,但實際上大家的用途卻各有分歧。
有人真的拿來救急,有人拿去買一直捨不得買的東西,
也有人把它當成一種「心理補償」——覺得自己努力撐了一年,終於被政府「看見」了一次。
但問題來了,這樣的普發真的能解決什麼嗎?
如果沒有改變收入結構、沒有改善理財習慣,
這筆錢就只是暫時的止痛,甚至可能讓人更依賴「補助感」。
錢,其實在照出我們的生活狀態
我覺得這反而是值得觀察的地方。我們對「突然多出來的一筆錢」的反應,
其實很能看出一個人目前的生活狀態。
有的人第一反應是:「太好了,終於可以買那個了!」
有的人則會想:「這筆錢我要怎麼用才最划算?」
而也有人會說:「我乾脆拿去投資、存起來。」
這三種反應,其實就劃出了三種不同的人生方向。
普發現金只是一個縮影,它讓我們看到,當人面對「意外的小確幸」時,
到底是選擇短暫的滿足,還是長期的改變。
所以,與其討論政府該不該普發,
我更想問的是——當你拿到錢的那一刻,你想的是「花掉」,還是「改變」?

說說我自己的普發現金的規劃
我自己這次決定,把這一萬元拆成兩份:一半拿來消費,不管是吃喝玩樂都可以;
另一半則拿去投資,買點零股、參加高利率活存……什麼都好。
但我覺得自己的「金錢運體質」很神奇,
每次一有小入帳,就會突然出現一些突發破財事件。
像是家裡洗衣機突然壞掉、眼鏡吃飯吃到一半斷掉(真的發生過)、
機車騎到一半卡死……諸如此類。

我根本就像是在跟自己的財運玩零和博弈一樣。當然,我後來也不再覺得這是什麼衰事,反而轉念想——這些突發事件,也許是在幫我「擋煞」吧。至少我現在還是人好好的,這樣想就比較開心 XD
錢不是拿來存的,是拿來讓你生活更好的
所以我想,與其讓錢一直躺在帳戶裡,不如挪出一部分,讓「錢錢變成你喜歡的樣子」。也許生活會因此開心一點。我們努力工作賺錢,不就是想讓生活更舒心嗎?而不是僅僅為了「生存」而已。
如果錢一直存著,結果哪天自己突然生病,努力工作存的錢最後都變成醫藥費,或是成為別人的遺產,那不就失去了努力賺錢的意義嗎?
小確幸的十一月
總之,還是很感謝政府發放這筆「零用錢」啦!讓我多了點摳摳可以清空蝦皮、momo購物車,那些本來猶豫很久的東西,這次就乾脆給它敗下去了。

給自己一個小確幸的十一月,也算是對這一年努力生活的獎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