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公司抓交替的季節,這次被抓交替的苦主就本人我….
「抓交替」是啥意思呢?就是有同事要離職,但沒有新人來承接,但有些工作不得不做的時候,主管就是部門內隨便抓個人來度過新人到職之前的時刻,而且不會跟你討論喔,是單方面被告知,這次被抓交替的就是本人我~~~沒錯…就是剛好抽到下下籤
上週才剛休完連假回來,就被主管抓去會議室告知:XXX要離職,做到這周五,因為距離新人報到還要一段時間,有些時效性的工作需要我先承接。

老實說,正常人聽到這裡都是內心肯定都十分抗拒,本人不是聖人 當然內心也是十分抗拒,我也沒當下拒絕只是很直接地說:我只是暫代喔,只能說這些暫代工作就以不出包為主喔,新人報到後我就整個還他喔!
當下主管也沒說好還是不好,但我很肯定的是,他只要有人做這些事就好,因為離職同事有些事情很瑣碎而且也有時效性,就是要暫代這些任務並完成(暈~~
後來在某場會議 我跟主管與即將離職的同事 姑且先稱為A小姐,在一個交接會議當中,A小姐開始提到一些文件跟要交接的內容,我看到的當下覺得很奇怪,就直接說:等一下,為什麼我要知道這些?沒有說要交接這些文件跟工作啊?
A小姐就轉頭看主管,主管只淡淡地說:就先交接下來就對了
我內心就開始腦補很多小劇場:靠!真的是抓交替.....當初主管根本沒說要交接這些!!
而且!!!
自古以來,在職場交接這件事裡,有個不成文的定律:你知道越多,就代表你要做越多。我覺得這非常的不公平,老實說我也只是個低薪社畜,為了五斗米 我就象徵性稍微抗拒了一下,但還是默默地承接這些文件與工作的交接。
後來主管先離開會議室,我就開始跟A小姐閒聊,他後續生活狀況等等,聊到交接工作內容的時候,A小姐突然說:我就到這週五,離職後會離開公司所有群組,也不會回任何人訊息。 (語氣十分堅定)
我當下聽了其實有點傻眼,但仍然保持冷靜地說:好,我了解,我也不希望你到職新工作後還打擾你~
之前有聽主管說因為A小姐跟我們部門另外一位男同事有點不合,兩人在工作風格與作風都非常迥異,A小姐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不被受尊重,兩人多次產生口角,工作以外的交流基本上是零,以同部門來說,氣氛一直是非常的尷尬,但主管只在乎KPI達成,至於部門間的氛圍或同事間的相處狀況,基本上是不聞不問,導致每個人的職務都沒有所謂的職務代理人,只要是部門內有人休假,就是放著沒人管,形成一個非常詭異的工作現象…..
A小姐的交接文件或清單,本人很堅持要離職當天下午才提供,也不給其他人時間提問或檢視,也許是保持很大的恨意離職,導致我這個被抓交替的,也不確定新人上崗會不會交接錯誤,本人抱持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只希望新人報到後可以安全下莊……
身為資深社畜,我的交接生存筆記
一路看著職場「陰陽兩界」輪替幾十回,我也悟出一些交接哲學,算是保護自己也不會連累到他人啦。
如果你哪天也被抓交替,分享幾個我個人覺得比較理想的工作交接方式:
1️⃣實際交接工作流程操作一遍:
很多工作自己未經手過,缺乏經驗或是實戰流程,有可能光是初期摸索就會試事倍功半,這是最痛苦的,當然有SOP操作流程是最好,但很多人實戰經驗習慣存在腦子裡,沒有文件化或是圖像化的習慣,我自己是習慣如果是一個全新的工作(沒有前任同事做過的) 就會順手作筆記並且分類,後續操作流程或是交接甚至的職務調動,都有跡可循,自己也可以作筆記,畢竟人腦有時候不可靠,也避免承接的人員同個問題反覆提問,可以節省大家的時間。
2️⃣ 交接會議不是例行公事,是自保儀式
開交接會一定要有人見證、有紀錄。
尤其是主管——一定要在場。(雖然主管也可能選擇性失憶…哀)
因為有句話說得好:「沒有主管在的交接,就是兩個苦主的互助會。」
3️⃣ 記得畫界線,說明「暫代」不是「繼承」
要明確表達你只是「代管」,不是「永久轉職」。交接文件上可附註「此項為臨時支援,後續由新人接續」,保護自己,免得三個月後主管忘了這段歷史。
4️⃣ 把「問問題」當武器
有時主管講一句「這不難啦」,你就得自己摸黑前行。到時候沒做好吃虧的還是自己,
這時候多問問題、確認範圍,不是笨,是聰明。因為問得越清楚,越能讓主管承認「這份工作原本不該是你在做」。
5️⃣ 若真的避不開,就把它變成作品集
既然逃不了,那就想辦法從中偷學點技能。
記錄下過程、整理出流程,未來跳槽時還能寫進履歷:「協助部門過渡,建立SOP與文件制度」——瞬間化怨氣為履歷價值。
最後的話:抓交替不可怕,被當理所當然才可怕
我們都知道,職場有時像一座「輪迴場」,每個人都可能在某天被點到。被抓交替不丟臉,丟臉的是整個部門制度長期靠人撐。
所以啊,下次再聽到主管那句「你先暫代一下」,請深吸一口氣,笑著回答:好喔 要暫代多久?我只是暫代喔,其他一概不知道!(裝死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