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我是 Mech Muse 👋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 Tesla 最新的人形機器人佈局。外媒 Teslarati 在 2025/11/10 報導指出,Tesla 準備在德州(Giga Texas)建一座全新的 Optimus 生產設施,而弗里蒙特工廠(Fremont)則先啟動試產線。這意味著:試產在加州,量產移回德州。
讀完這篇,你會更清楚:- Tesla 為什麼要分兩地生產
- Optimus 的量產藍圖是怎麼規劃的
- 目前進度在哪裡
- 以及這對人形機器人產業意味著什麼 🚀
Tesla 要蓋「Optimus 專屬工廠」,弗里蒙特先跑、德州接棒主力
Teslarati 在 2025/11/10 報導指出,德州 Giga Texas 最近出現整地與工地清理的跡象,顯示 Tesla 已經在為 Optimus 新工廠做準備。
根據現場觀察者 Joe Tegtmeyer 的無人機拍攝畫面,工地已在進行地面平整作業。報導進一步提到,弗里蒙特目前已有試產線運作,但長遠來看,大規模量產的重心會放在德州。
在 Tesla 最新股東會上,Elon Musk 更直接拋出驚人的產能目標:
- 弗里蒙特:年產百萬台;
- 德州:年產千萬台(他甚至開玩笑說「要不要一億台放去火星」😂)。
雖然這些數字聽起來很夢幻,但重點是 Tesla 的策略方向已經很明確:
👉 用弗里蒙特打樣、用德州放大。
這背後也有實際考量:弗里蒙特靠近研發團隊,方便快速改設計;德州則有更大的腹地、成本優勢、也能容納更多自動化產線。
從概念、樣機、內部導入到「弗里蒙特試產+德州量產」
這裡我們用時間線幫大家整理 Tesla Optimus 的完整發展脈絡👇
🧩 2021–2022|概念到原型階段
Tesla 在 AI Day 首度公開「Tesla Bot(後更名為 Optimus)」概念,隔年展示能走能抓的樣機,重點是驗證硬體與控制架構。
⚙️ 2023|持續改版與工廠測試
Tesla 開始在自家工廠內測試 Optimus,負責分類、搬運等重複性任務,這階段仍屬研發與能力堆疊。
🏭 2024|明確時程出現
Elon Musk 多次表示,2025 年 Optimus 將在內部導入、2026 年對外商用。這就是「先自用、再商用」的典型路線。
🔩 2025 上半年|試產線成形、供應鏈挑戰浮現
Musk 承認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影響稀土磁體供應,也提到弗里蒙特的試產線正在按計畫運作,目標是讓製程穩定、良率可控。
🚜 2025/11|德州動工信號出現
Teslarati 與 Tegtmeyer 的現地畫面顯示,德州工地正在整地。Tesla 官方口徑也確認:德州會成為 Optimus 的量產基地,並將目標指向2027 年量產啟動。
🔚 總結來看,Tesla 採取「研發靠加州、放大靠德州」的雙線並行策略,時間軸清晰,里程碑也越來越近。
為什麼試產線不等於量產線?百萬、千萬台真的有可能嗎?
這段我們來聊聊幾個大家最想知道的關鍵問題 👇
🧠 試產線 vs 量產線:目的完全不同
所謂「試產線」(pilot line)主要是為了找問題、驗證製程、訓練團隊。節拍慢但可調整。
「量產線」(production line)才是追求穩定、高速、標準化的階段。
所以現在的弗里蒙特線比較像「研發型線」,而德州的新廠才會是「真正衝產量」的主戰場。這樣分工很合理,也符合 Tesla 一貫的做法(像當年 Model Y 也是 Fremont 先試,之後 Giga Berlin、Giga Texas 再放大)。
⚙️ 百萬、千萬台的產能現實面
Musk 說弗里蒙特要做到年產百萬台、德州千萬台,這是非常高的目標。
以常理推算,百萬台意味每日要生產 3,000 台左右,千萬台甚至要 3 萬台/天。這只有在極度模組化、高度自動化的情況下才可能實現。
這代表 Optimus 的設計、零件、裝配方式都必須達到像汽車那樣的製造等級。
🔩 零件與供應鏈:看起來小、卻是大挑戰
Optimus 的關節致動器、手部機構、感測與線束系統,都是製造瓶頸。
特別是稀土磁體的問題——這不是能靠「多下訂單」就解決的。Tesla 可能得自己內製或尋找長期供應夥伴,否則產能規模會被卡住。
🏗️ 為什麼選德州?
德州有幾個明顯優勢:
- 腹地大,可以蓋全新獨立工廠
- Giga Texas 本來就是Cybertruck 與下一代車的中心,可共用設備與供應鏈
- 勞動與土地成本比加州低,長期更有利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會出現「弗里蒙特先跑、德州接棒」的雙點配置。
👉 一邊研發、一邊蓋廠,是典型的 Tesla 節奏。
總結:德州衝量,三件事最值得追
整理一下這波 Optimus 新聞的重點👇
1️⃣ 明確的分工方向
弗里蒙特負責試產、德州負責量產。Tesla 的路線圖清晰。
2️⃣ 產能目標 vs 實際挑戰
雖然 Musk 提到百萬、千萬台產能,但那仍是願景。實際落地還要看製造技術、供應鏈穩定度,以及軟硬體成熟度。
3️⃣ 關鍵觀察點
- 弗里蒙特試產線的節拍能否持續提升;
- 德州工地的實際進度;
- 稀土磁體與機構件內製化的進展。
⏱ 本文主要根據 Teslarati 2025/11/10 報導(未標時區)與股東會資料撰寫,未來若官方文件公布確切開工日期,我會再更新。
如果你喜歡💬 歡迎追蹤我 Mech Muse 🙌 我會持續幫大家追蹤人形機器人、AI 與能源的新動態,用簡單的語氣講清楚複雜的產業變化。 下次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