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我是 Mech Muse 👋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 Google 最新的大動作——他們宣布將在 2029 年前,在德國投入 55 億歐元(約新台幣 1,950 億),大規模擴建雲端與 AI 基礎設施!這不只是科技公司砸錢蓋機房那麼簡單,而是一次把「算力、綠電、城市能源轉型」整合起來的長線布局 💡
讀完這篇,你會知道:
1️⃣ 這筆錢要花在哪裡、為什麼選在德國法蘭克福附近2️⃣ 這場投資的時間線與背後脈絡
3️⃣ 資料中心怎麼變成「城市供暖」的一部分
4️⃣ Google 想藉此在 AI 時代建立什麼樣的優勢
Google 在德國的「長線布局」:AI + 雲端 + 綠電的三重奏 ☁️⚡
Google 這次宣布的計畫重點有三個:
- 🏗️ 新建資料中心:位於 Dietzenbach(法蘭克福南邊),鄰近歐洲最大網路節點 DE-CIX Frankfurt,未來能降低延遲、提升頻寬。
- 💽 擴建既有園區:在 Hanau 加碼投資,增強雲端儲存與 AI 訓練能量。
- 🌱 綠能與餘熱回收:Google 將資料中心產生的熱能接入當地區域供暖網,目標能供應 2,000 戶以上家庭,同時採用「乾式空冷」降低用水。
這項計畫不只是硬體升級,而是把 AI 運算需求、能源效率與地方永續發展結合起來。德國政府近年也大力推動「資料中心熱能回收」,Google 這次等於替產業立下新的標竿。
為什麼選在法蘭克福?
因為這裡是歐洲數據傳輸的心臟。黑森邦(Hessen)擁有超過 1GW 的 IT 併網容量、豐富的電力資源和成熟的運維人力。對 Google 而言,這是最能支撐 AI 長期發展的地點。
從 2017 到 2029:Google 在德國的十年進化時間軸 🗓️
讓我們來看這場布局的時間脈絡👇
- 2017 年:Google Cloud 在法蘭克福啟用雲區(europe-west3),正式進軍德國市場。
- 2021 年:宣布至 2030 年前投資約 10 億歐元,推動數位化與潔淨能源應用。
- 2023 年:新雲區上線於 柏林(Berlin),完善多區容錯與低延遲架構。
- 2023 年中:獲得 Dietzenbach 新資料中心建照,動工準備階段啟動。
- 2025 年 7 月:取消柏林新機房計畫,集中資源於法蘭克福—Hanau—Dietzenbach 走廊。
- 2025 年 11 月 11 日(德國)/11 月 12 日(台北時間):正式公布 55 億歐元投資案,涵蓋 2026–2029 年間的新建與擴建工程。
這是一場持續十年的工程,從單純的雲端部署,走向 AI 與能源整合。Google 的目標已經不只是「上雲」,而是打造一個能「支撐生成式 AI 時代」的可持續算力供應鏈。
從耗電大戶變供熱者,AI 資料中心的綠色轉型 🔥
🧠 AI 雲端需求:靠近帶寬核心,讓企業更快上雲
法蘭克福的 DE-CIX 是全球最繁忙的網路節點之一,資料交換速度極快。Google 把資料中心放在這裡,不只是為了 AI 模型訓練,也為了讓歐洲企業上雲時能享有低延遲、高安全性的體驗。對金融、醫療、製造業這些對資料主權要求高的產業來說,這是超有吸引力的選項。
🌡️ 餘熱回收:資料中心也能幫居民取暖
過去大家只覺得資料中心很耗電,但其實它們會產生大量熱能。Google 計畫把這些熱能導入當地的「區域供暖網(Fernwärme)」,供應超過 2,000 戶家庭熱水與暖氣。這樣一來,不但能減少浪費,也讓資料中心成為城市能源循環的一環。
德國政府目前也鼓勵這類合作,因為區域供暖網的建設昂貴,而資料中心熱能穩定又持續,是完美的「再利用」來源 🔁。
⚡ 綠能轉型:乾式空冷與再生電力
Google 將採用「乾式空冷」(Dry Cooling)技術來取代高耗水的冷卻方式,並同步採購再生能源,確保每度電都能達到碳中和目標。這呼應 Google 全球的資料中心策略:到 2030 年達成 24/7 淨零排放運作。
🤝 德國政策與地方協作
這次計畫能順利推進,也仰賴黑森邦政府與地方能源公司的合作。畢竟資料中心的變電容量、土地使用、環評程序都不輕鬆。Google 先前在柏林的案子就是因為行政成本與電力條件不符而撤出,這次集中火力在法蘭克福周邊,更能發揮群聚效益。
總結:這不是一則「Google 蓋機房」新聞,而是歐洲 AI 基建的轉捩點 🚀
這次 55 億歐元投資,其實是一場長期戰略:
1️⃣ AI + 雲端雙軌推進:強化 Google Cloud 在歐洲的在地運算能量,滿足生成式 AI 需求。
2️⃣ 能源共生模式:把資料中心從「耗能者」變「供暖者」,為德國城市能源轉型提供新模板。
3️⃣ 政策順風車:搭上歐盟「數位主權」與「綠色轉型」兩大政策軸心。
4️⃣ 未來觀察重點:接下來要看的是 👉(1)電網與供電能否支撐擴建、(2)AI 雲端需求是否維持成長。
總的來說,這不只是一筆投資,更是 Google 為 AI 時代「鋪底」的戰略性工程。💪
如果你喜歡,記得追蹤我 Mech Muse ✨
延伸閱讀:
【Mech系列】 美國人型機器人公司總覽|開場篇:含各公司詳細介紹🤖
【Mech系列】美國小型核能新勢力大揭密:8 大公司完整解析
【Mech 系列】全球機器人補助與政策總覽|各國政策解析方向
【Mech系列】人形機器人核心硬體全解析:從零件開始的下一場科技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