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格會被忘記,而情緒會被記住。
這是我在每一場演講和跟客戶分享時,拿來收尾的那句話。
這幾年,我們都充分感受到科技的衝擊,尤其是AI帶來的生活質變。日常開始標準化,所有事情似乎都有可以複製的模板, 人們的生活被快速地推進,以一個我們不能輕易判斷好壞的速率,也因此許多品牌和他們的商品默默地推移,從人性最深層的需求開始探索,陪伴他們過上不一樣的人生。
這本書是我看過最貼近對未來社會互動的想像與觀察,作者蔡鈺可能大家不甚熟悉,她是中國知名學習品牌「得到APP」商業參考的課程主理人,也是《底層邏輯》作者劉潤盛讚的商業講師。而這本《情緒價值》,是她研究數個爆紅品牌所理出的消費者底層邏輯。
進入正題,作者提到情緒價值有三個等式,其中一個等式:
產品價值=功能價值+資產價值+情緒價值
我在另一篇文章「一張椅子,你只能賣給想坐下的人?」已經有詳細分析和舉例過,這邊就不多做贅述。這一篇文章我想要討論另一個情緒融入商業的概念
情緒=感受+動機+行為
當我們將產品和服務傳遞給我們的情緒,再往人們的內心剖析,可以得到上面三個相輔相成的心理學上的答案,也是人們真正喜歡品牌且採取購買行動的原因。
這一篇文章會談到感受:人們究竟是為了什麼感受決定要下單付錢的?
最核心的需求有三個基本盤:安全感、新鮮感、價值感
安全感
大家有沒有發現疫情後,人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大大改變了?
有一種商品近年在社群很燒、直播台幾乎轉三台就有一台大力銷售、去逛假日市集也常常看到這類型的商品,那就是水晶手飾 + 宇宙能量的組合。
為什麼突然水晶、玉鐲等突然廣受到大家的需求,而且幾乎是一買再買?
絕對不是因為這些礦石水晶突然很漂亮、或是大家戴起配件突然很好看,而是宇宙能量的加持,提供人們一種心理感受,就是安全感。
疫情過後,生命的無常更加放大,在人們心中對生命的不安全感也在無邊境擴散,發現人類文明和醫學有所極限,所以會寄望其他看不見的能量來尋求守護。而水晶、礦石這類型的商品,放進宇宙能量的加持中,就被人們更加需要了。
新鮮感
純粹是人們好奇心作祟?其實更多的是和他人比較時還能擁有優越感。
為什麼最近LABUBU爆紅?泡泡瑪特的盲盒經濟在世界炸開?因為他們營造了一種氣氛,讓人們趨之若鶩,像是病毒般地分享給身邊的人。
盲盒的每一次開箱,都給人們一次期待感和新鮮感,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這一次收到的娃娃會是哪一隻?是心裡想要的?櫃子裡重複的?還是售價很高的限量款?人們總是不斷期待,所以不斷購買。
假設運氣爆棚,拿到了限量版,第一件是人們會做什麼?
沒錯,就是趕緊拍照,放上社群,讓全世界知道,你手上有什麼寶貝。
就是這一股油然而生的優越感,讓泡泡瑪特旋風式襲捲全球。

Source: The Straits Times
價值感
價值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覺得我們自己被需要了。
這在我陪跑情商成長與溝通人際的學員過程中,也是不斷強調的情緒價值:重要感。我們要懂得給對方重要感,才會讓他人更穩定重視彼此的關係份量。換做品牌的經營,我們要如何提升客戶的重要感和價值感呢?
支付寶懂!他們於2016年8月推出了一項專案「螞蟻森林」,用戶透過生活繳費、地鐵出行、網上購票、預約掛號,及電子支付等方式減省碳排放量,便能獲得及積累虛擬的「綠色能量」,用於種植虛擬樹木,而支付寶螞蟻森林和公益合作夥伴,會跟據虛擬樹木的長成而種下真實樹苗,如果你的每一筆消費都可以為地球的綠色及低碳生活盡一份心力,是不是覺得用支付寶結帳,讓人生更有價值了?
每一樣產品和服務,都有人味,所以被人喜歡或討厭。
唯有先知道消費者的感受,才知道我們服務流程應該怎麼設計與優化。
這是我看完蔡鈺《情緒價值》最深刻的感受,也讓我幫助客戶從一個禮拜內成交6位數的訂單,不僅品牌需要情緒價值,我們身邊的每個人也需要我們提供情緒價值。
如果你喜歡情緒價值的概念,我會持續分享,你也可以訂閱追蹤我的沙龍,在第一時間收到最新文章。
而如果你是企業主或是工作需要大量溝通的人,長期有以下的任一個煩惱:
你是否不知道主要客群內心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你是否遇到客流瓶頸,好不容易開發到客人卻留不住?
你是否遲遲找不到品牌定位,行銷預算如流水般花費?
別猶豫,讓我幫助你的品牌作一場情緒價值健檢
30 分鐘諮詢,從現在起和目標對象說對話、建立長期良好關係
預約連結





